阮爱君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类人才核心能力培养
阮爱君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国际商务类专业教学中存在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及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训练等问题。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应以国际商务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行业需求界定其所需核心能力。树立基于三个核心能力的“三位一体”培养理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行业需求接轨,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我国应用型人才数量短缺现象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根据其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全国各地亦推出系列政策举措,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因此,从国家、各省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使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困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1]。
目前大学本科培养国际商务类人才的专业主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和商务英语专业,这三个专业既有一定的联系也存在一些差异,每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也都存在一些不足。
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类,其主干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培养目标为: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语,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广泛知识面及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创新能力,能够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2]。
国际商务专业原来是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新专业,在2012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它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属于工商管理类,其主干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培养目标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时间不长(2007年开始设立),在2012版的专业目录中属于文学门类的外国语言文学类,其主干学科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2]。
从以上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虽然国际商务类三个本科专业所属类别、培养目标与定位有所差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最终培养的都是能够从事与国际商务有关的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且其就业的方向也基本是一致的,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合作、国际金融、跨国企业管理等工作,其落脚点都是要求毕业生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律和行业需求,掌握相应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拥有从事国际商务实践活动的能力,能够运用外国语言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
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类人才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专业在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时,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学科化和体系化,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偏重商务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同时对外国语言教学与应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其知识与能力滞后于国际商务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或者外语不通或不熟练,无法开展正常的国际商务谈判、写作或管理等工作,无法满足社会、行业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对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在理论及实际操作环节上亦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界更多的还停留在商务英语姓“英语”还是姓“商务”的讨论中,较少从行业对人才的各项能力要求角度来考虑,并且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以商务知识学习为辅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学生语言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能力及技能,毕业生较普遍的弱势体现为知识面比较狭窄,较缺乏商科的思维能力(经商头脑),社会适应能力不够强,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定位国际商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理清国际商务类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配套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行业需求为本位,面向行业设置专业,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的是理论应用型人才[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要求具有适度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适应面,要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4],要拥有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而核心是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强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5]。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界定要依据行业需求来确定其专业核心能力。
对于应用型国际商务类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考虑其毕业后就业去向的趋同性,本文认为国际商务类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对核心能力的要求都离不开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能力、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一)商务活动能力。商务活动能力是指人的商业素质素养,也就是人们在经济事务、商业往来中表现出来的商事专业技能和水平,包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诸如商务环境分析能力、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实务操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和更高层次的能力(诸如商务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等)[6]。从事商务活动既需要操作层面的实际动手能力,也需要敏锐的捕捉商机的能力,更需要对跨越国境的各种商务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
(二)外语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是指使用非本国语言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强调学生能够把外语语言知识转变为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外语应用技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语言知识向应用技能转变的过程中,实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7]。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学生具备日常外语交谈能力,更需要用外语撰写或翻译商务信函、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外语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类本科毕业生往往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同文化中价值观和准则的差异,往往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因此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有效交往的能力[6]。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认知能力,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外语、自我调整和应变的行为能力,以及跨文化执行能力等[8]。
为了解决目前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脱节的问题,应以国际商务行业标准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与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树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开发新的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具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外语语言应用、跨文化交际等三个核心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
(一)以国际商务行业标准为导向,确立“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即培养学生三个核心能力,使三个能力集于一体,形成有机整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国际商务类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与用人单位对该类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障碍,因此,需要基于行业标准、企业需求,调研、分析并梳理国际商务类本科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能力。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定位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构成,国际商务类学生今后从事的是国际商务这个行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从事的更多的是国际贸易的工作,主要包含管理类、业务类、单证类等职能,通俗的说,国际商务类专业培养的是精通外语能做外贸生意及跨国管理经营的人,不仅需要处理语言或商务沟通及商务操作层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国际市场走势、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及行业需求等,能把握商机,能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思维,也即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运用外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和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因此,国际商务类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能力,包括商务与管理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熟练运用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
(二)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国际商务类相关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应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课程内容体系[9],而是需要构建充分反映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应用型取向”,要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国际商务类行业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接受全面的外语技能训练,是融商务知识与外语应用能力等为一体的知识能力综合体,因此,需要设置多学科的课程体系。但是正是由于其多学科、课程门类繁多的特点,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陷入商务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课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抉择的境地,需要取舍和整合课程,进行各模块的设置及总学分的合理分配。
本文认为在课程的选择与设置上,要紧紧围绕三个“核心能力”展开,研究分析多学科课程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按能力要求来连接不同学科,由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及知识应用组成模块,进行模块化整合,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国际商务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架构。如针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分为两大类课程模块,一类是商务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会计学》、《创新与创业》等,另一类是国际商务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商务谈判》等;针对外语应用能力,构建视听说课程模块,包括《英语听力》、《英语会话》、《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和辩论》等,以及构建译写课程模块,包括《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包括《国际商务文化》、《国际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模块。
(三)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模式。要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实践、乐于创新、惯于独立思考,专业课程侧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转化,教学中做到讲解专业知识与培训专业技能并重,并充分结合商务活动的真情实景,灵活运用“案例式”、“协作探究式”、“实习式”等教学方法[10],以激励学生高度参与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锻炼、交际、商务和管理实践,在参与中理解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最终达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业精神。
(四)构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为了解决实训与实践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应根据三个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设计相应的几大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国际商务实践模拟(如进出口业务流程、单证实务、货代业务流程等)、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国际商务活动策划设计(海外市场营销策划、涉外型创业项目等)、商务英语视听说实训、商务英语读写实训、商务翻译实践(商务合同、企业介绍、政府招商引资+会展英语等),构建课内外及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商务实战、语言运用、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并成立各分项训练与考核小组,实施分项能力训练及考核,真正落实各项能力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是一件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学院针对行业需求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也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实践训练,而不少企业出于企业商务机密、学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对合作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实习通常停留于浅层次的层面,深度校企合作远远不够,因此,需要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政策。针对教师层面,首先要全体教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以切实培养学生的三个“核心能力”为目标,思考所执教课程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真正投入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中,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培育出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1]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59-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88-92.
[4]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5]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4-98.
[6]林孝成.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2(12):161-167.
[7]孙蓝,陈纪梁,莫青杨,等.加强英语实践教学提升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建设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39-42.
[8]白远.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2):77-81.
[9]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10]阮爱君,刘富丽,房佳婕.“学生参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地方综合性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13,35(5):64-67.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Ruan Ai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s the main task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eaching tends to have three problems:1)emphasis on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2)lack of practice on business;3)lack of practice on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s should be guid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dustry standards and industry needs from which the core competence defined.Besides,it needs to establish the culti⁃vation philosophy of“trinity”based on the three core competence,and build competency-based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mode and practice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socially popular complex, application-orient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s with industry demand knowledge and ability.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business;talent cultivation;core compe⁃tence;countermeasur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1.010
2015-12-22
阮爱君(1964- ),女,浙江台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