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抗战救国的职教思想对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2016-02-13 00:39:40袁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黄炎培爱国主义教育高职院校

袁巍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天津300350)



黄炎培抗战救国的职教思想对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袁巍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天津300350)

摘要:在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黄炎培形成了与抗战救国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他的这些思想给当今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将国防观念融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职生个人品德培养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职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黄炎培;抗战救国;职业教育思想;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

黄炎培先生及其领导的中华职教社,在抗战烽火中坚持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落后地区建立起新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承和弘扬黄炎培先生抗战救国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完善当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开展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炎培抗战救国职教思想的形成过程

黄炎培早年致力于“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事业。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碎了他“教育救国”的梦想。黄炎培认为1931年是其一生思想和行为急剧转变的一年(1)。“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的形势,他认识到光靠“教育救国”是不行的,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开始和抗战救国联系起来。1931年12月,职教社创办《救国通讯》(后改为《国讯》),通过刊登国难的消息作为救国的重要形式,宣传抗日主张。1933年5月,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办》一文中说:“吾同学诸君,无论已毕业、未毕业,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国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社会、国家效用。”(2)

1934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职教社第八次专家会议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标志着职业教育与抗战救国结合在一起。此次会议后,黄炎培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名义发表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提出“立国之道,首在民心,次为民力”,职业教育的实施要以“自治治人、自养养群、自卫卫国”为原则,联合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全体动员,方能完成救国大业。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黄炎培更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在黄炎培等爱国人士的努力下,到1945年职业学校的学生增至10万2千余人,比战前增加近80%,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为持久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

二、黄炎培抗战救国的职教思想及实践

1.将“抗战救国”纳入到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

东北沦陷后,鉴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侵华步伐,黄炎培等爱国民主人士明确地把“抗战救国”纳入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1935年2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第九次专家会议,大家一致认定今后职业教育的目标方针,必以训练学生生产能力与发扬学生民族精神以及养成民族保卫能力为中心;而且要使普通学生都彻底认识到“增加生产能力,非为个人乃为国家,庶几出校以后,工作多加一分努力,即民族经济多受一分利益,而此特殊之增加,实纯出爱国的热念。”(4)

全面抗战爆发后,黄炎培为了在抗战时期继续坚持职业教育,他和职教社同仁们把总社迁至重庆。1939年,为规划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黄炎培与职教社同仁在昆明召开工作讨论会。此次会议确立了职教社新的努力目标:“以最高的积极性参与抗战建国的努力”,进而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并在这个社会达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目标。为此职教社规划了各种工作任务。就职业学校教育而言,将研究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创设职业学校或添办各种短训班,“培养能为抗战建国切实服役的人才”;就职业补习教育而言,在于“配合抗战建国需要,通过补救方式,在技术上培养各种抗战必需之人才,在政治上提高受教育者之抗战情绪,在公民道德上养成勇于为群之公民,使受教育者皆能积极支持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5)。这表明此时的黄炎培已经和广大职教同仁一道,以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为抗战大业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抗日救亡中的作用。

2.将抗战救国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个人修养教育

黄炎培认为,个人修养“实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中心基础条件”,他提倡五种基本个人修养:即“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和“正确进步的思想”。在黄炎培看来,没有这五种品德,就不配救国。他指出,理想的国家必须有铁的纪律,而这就需要每个人有金子一样的人格,要抗战救国,就应该保持自己金子一般的人格。他还认为,抗战救国能否成功,取决于“博爱互助”精神的消长。在抗日救亡的危急时刻,每个人都应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为民族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才是天下古今最高最大的侠义”。强敌当前,不可贪图安乐,只有自己刻苦耐劳,才能唤醒大多数民众的同情,为抗战救国大业凝聚群众。在抗日救亡运动中,黄炎培和他带领的职教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倾心教育,救济难民,无愧于“正确进步的思想”的表率。1944年,黄炎培在《我们为什么这样努力办〈国讯〉》一文中再次重申抗战救国与兴办职业教育并不矛盾,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个人修养与抗战事业是统一的。他强调,这五种个人修养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也是人群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抗战建国的重要条件,人们只有具备这些修养功夫,才能救得了国;只有倡导、实行这些修养,我们民族才有前途(6)。

3.抵抗日寇经济侵略、振兴民族产业的职教思想及实践

自“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带领中华职业教育社多次倡导、组织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反抗日寇的经济侵略。黄炎培认为只有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产业,中国才能有能力抵御外敌入侵,而这又要从青年学生的教育做起。1934年5月26日黄炎培在上海青年会作了《华北当前的危机》的演说。他指出,日本的眼光和目的,不但是华北、华南,而是独吞“中国”。所以,我们必须锻炼体格,化私为公,加强精神团结,开展生产整顿,努力工作,提高生产力,以增进生产。1935年1月1日黄炎培发表《慰谢妇女国货年勉学生国货年》,在该文中说:“提倡国货,不单是发于抵抗强暴一时的情感,直是从学理上确认为复兴民国不二法门。”他还创作了《学生国货歌》,里面写到:“学生乎!学生乎!而忘九一八之炮声乎?……不用干戈而已足。吾衣谁制乎?我勤我织;吾田谁耕乎?我力我穑;吾物谁运乎?我行我舶。学生!学生!一人传十,十人传百。行此策,得!得!得!”(7)他在重庆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讲演《国难中的职业教育》时,勉励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商业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在国难当头之际,商业界不应互相竞争,自削力量,而应互相配合,实行统制。国家每年入超甚巨,对经济危害极大,应群起提倡使用国货,抵制外货,挽回利权(8)。

三、对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1.将国防观念融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

“机构监管”体制是基于金融机构的类型划分而确定监管权力的界限,即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由证监会负责监管,保险公司由保监会负责监管。在这种体制下,监管者权力行使的对象是金融机构本身,而不是金融机构的某项具体业务或产品。那么,商业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不论其法律性质如何,一律划归银监会监管。然而,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其产品往往集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法律特性于一身,难以将其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这样的业别分类模式对号入座。如此一来,“机构监管”体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具体说来,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存在以下弊端:

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七十年,但天下并不太平。近年来美国加紧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修改和平宪法。这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告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居安思危,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防观念是高职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天,黄炎培将抗战救国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思想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国防观念融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把对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铸造大国重器需要大国工匠。在理论和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如果能把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和国防军工需要联系起来,将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如黄炎培所说“求学目的在于服务,服务不忘爱国,爱国不忘服务”。在这方面,天津的职业院校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们一直积极为国防科工企业发展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学院长期为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公司、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十八所等企业和研究单位提供订单培养、员工培训和技能大赛等技术服务。这些工作不但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军工产业,而且增强了高职师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操。

2.爱国主义教育应与高职生的个人品德培养相结合

在抗战救亡的岁月里,黄炎培教育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人人要有君子的品格,那么才能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9)。他还提出了前述五种基本修养作为培养抗战救国人才的要求。黄炎培的这种职教思想是对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先贤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价值追求时,就曾认为“修身”是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古人谈的“修身”,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个人品德修养。近些年在网络和现实中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爱国”思潮和行为,对高职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构成了一定干扰。黄炎培把抗战救国与学生个人修养教育结合起来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一个有“高尚纯洁人格”的人是不会在网络上用污言秽语表现自己爱国的;一个有“博爱互助精神”的人是不会靠砸毁自己同胞购买的进口车来表现自己爱国的;一个有“侠义勇敢气概”的人可以为保卫祖国舍生取义,但不会无视他国遭受地震或恐怖袭击的无辜平民的痛苦而拍手叫好;一个有“刻苦耐劳习惯”的爱国者绝不会到外国人在华合法餐厅吃“霸王餐”;一个有“正确进步思想”的爱国者必然是一个理性的爱国者。因此,我们对高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当然,黄炎培先生也倡导过抵制日货的运动,但我们不要忘记那是在列强以武力强迫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时代;那是在中国关税不能自主,民族产业濒临破产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早已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签订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经贸协定。这是我们要用发展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的。

3.爱国主义教育应与高职生的技术技能培养相结合

抗战救国时期,黄炎培除了通过抵制日货、倡导国货的教育宣传来促进民族产业的振兴外,还特别注重将抗战精神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技术技能教育中。1936年在四川大学的讲演中,黄炎培强调大学生肩负研究机械学、化学等国防科技的任务。1944年,在都江实用职业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黄炎培号召学生发扬李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了打破敌寇的经济封锁,黄炎培在大后方积极兴办职业学校,为抗战培养了大批经济、技术人才。修筑滇缅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多半是中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数学家华罗庚、混泥土专家黄大能等著名科技才俊,也是中华职校的学子。黄炎培这种将救亡运动与振兴民族产业相结合的思想对今天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建设,我国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产品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我国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仍然是廉价低附加值产品的代名词。作为DVD产量第一的中国竟被6C联盟索要巨额专利费;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的中国,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均被外资把持。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现状中国是难以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能局限于思政课堂,而要将其与专业课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帮助高职生清醒认识到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鼓励他们从所学技术做起,在生产方法和产品性能上大胆创新,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努力奋斗。

除上述几点外,黄炎培在抗战期间以讲座、诗歌、期刊等多种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也值得我们今天借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国防军工企业合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高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鲜活生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形式往往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更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注释:

(1)尚丁:《黄炎培》.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10,第77页。

(2)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见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M].第69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中华职业教育社:《复兴民族目标下之青年职业训练具体方案》,载《教育与职业》第163期,1935年3月。

(5)中华职业教育社:《今天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昆明工作讨论会会后》,载《国讯》第76期。

(6)黄炎培:《我们为什么这样努力办〈国讯〉》,载《国讯》第367期,1944年5月。

(7)黄炎培:《学生国货歌》,载《国讯》第87号,1935年2月。

(8)黄炎培:《国难中的职业教育》,载《教育与职业》第76期。

(9)黄炎培:《非常时期教育实施报告》,中华职业学校1936年编印。

编辑朱荣华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6)02-102-04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简介:袁巍(197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思政教育。

Huang Yanpei's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Anti-Japanese and National Salvation for Patriotic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YUAN Wei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In the Anti-Japanese and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Huang Yanpei create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that closely combined with Anti-Japanese and National Salvation. The thought has provided a very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national defense no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chool-running concept,which promotes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civil sectors,as well as integ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atriotic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Patriotic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students' technical trai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various methods.

Key words:Huang Yanpei;Anti -Japanese and National Salvation;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vocational colleges;patriotic education

猜你喜欢
黄炎培爱国主义教育高职院校
再读黄炎培周期律
中华诗词(2023年4期)2023-02-06 06:06:18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中外文摘(2017年22期)2017-11-13 15:33:56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