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是伸向泥土的枝叶
——读《斯通纳》有感

2016-02-12 16:25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陈越
浙江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树根世界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陈越

树根是伸向泥土的枝叶
——读《斯通纳》有感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陈越

斯通纳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并不完美的脸庞,激励人们寻找那个最美的角度

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英雄主义”,当好莱坞充斥荧屏,大家开始期待一些与众不同的主角,一种没有太多艺术润色的叙事方式。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坐了50年“冷板凳”的小说《斯通纳》,却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从传统意义上说,它不具备畅销书所要求的条件,既没有幽默浪漫的潇洒笔调,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只有略显老套的人物传记式现实主义。之所以风靡全球,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小说主人公——斯通纳先生的个人魅力。

斯通纳何许人也?人如其名,一个石头般坚强又平凡无奇的普通人。面对外界的冷漠、打击与误解,他始终以顽石的毅力,与世俗撞击,抵抗现实世界的入侵,坚守底线,不懈追求,就像是深埋地下的树根,不论枝繁叶茂与否,都倔强地汲取赖以生存的养分,顽强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回顾斯通纳的一生,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典范,那么后半生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成功者。斯通纳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给不了他足够的经济支撑,连大学都是在半工读状态下完成的。读书期间,他投入了莎士比亚的怀抱,对文学研究的兴趣铸就了他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为日后的种种遭遇提供了随时可以进出的避难所。

凭借着不懈努力,斯通纳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由此走到了人生的拐点。执教期间,他遇到了一个十分糟糕的学生——沃尔克,一名企图浑水摸鱼地通过研究生答辩而留校任教的投机主义者。尽管导师劳曼克斯想尽一切方法帮助他的学生通过答辩,但是斯通纳依旧无法对一名连最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知道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被后来成为系主任的劳曼克斯折磨了半辈子,断送了职业晋升的道路,备受冷落与排挤。面对如此境遇,斯通纳依旧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借用故友戴夫的一句话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不仅事业遭受挫折,斯通纳的感情生活也令人唏嘘。与所有人一样,他渴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完美的婚姻生活。未曾想,美貌的妻子却有着古怪冷漠的性格,夫妇二人终其一生貌合神离。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他深爱的女儿性格叛逆,离家出走,也走出了他原本就冷清的世界。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也许是此生唯一走进过他精神世界的女人,他的女学生——凯瑟琳。尽管真爱点燃了斯通纳对于生活的激情,但依旧没能跨越世俗和道德的压力。最终,在与癌症和衰老的抗争中,斯通纳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他孤独的一生。

有人认为,斯通纳是一个失败者,但作者威廉斯本人并不认同。他曾明确地表态,“我觉得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显然,他的生活比大多数人要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良好和体面的工作给了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习惯了大团圆结局的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斯通纳当初在事业上糊涂一点点,在感情上勇敢一点点,结局是否会不同。但这种假设只会让他陷于完美的怪圈,泯于一众文学作品之间。就好比,相对于一张经过精心雕琢而成的“整形脸”,读者更喜欢不那么标准、有识别度的天然容颜。正因为有所坚持,才会有所偏执;正因为有所缺失,才会奋力弥补;正因为有所局限,才能为灵魂找到一个自由的出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泛泛之辈,皆是如此。

斯通纳就像是一面装有智能系统的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并不完美的脸庞,激励人们寻找那个最美的角度,在“吾日三省吾身”的同时,也不忘自我欣赏、自我肯定。不论结果如何,人们改变自己的努力都不应该被轻视、被否定。

斯通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诠释人类生而不同的意义,不盲从主流目标,不颠倒是非黑白,不学习曲意逢迎,一直追求学术水平的精进,开拓心灵自由的疆界。仿佛上一秒还是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的教授,下一秒就化身为灵魂歌者,高声唱道,“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读到最后,我们似乎都忘了,如此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斯通纳,竟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不可否认,他以最质朴的外表,收获了比枝叶更俏丽的果实,深深扎根在读者的脑海中。既然如此,已经摘得硕果、整装待发的我们,又何必较真呢?

猜你喜欢
树根世界
世界上最深的树根
为啥扔了
巧夺天工
倾 听
树干和树根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