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循环发展建设美丽浙江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2016-02-12 16:25周丹
浙江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发展

周丹

推进循环发展建设美丽浙江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周丹

到2020年,全省资源产出率进一步提高,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效,深刻认识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科学论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陆续编制出台《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1—2015年)》《浙江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浙江省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生态省建设考核,为全省面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制和环境。创建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领域各类示范试点,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工程,为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总体上看,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关键期,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期。在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将从注重原生资源循环利用为主向注重产业产品延伸为主转变,从产业内部循环为主向三次产业间复合循环为主转变,从生产性领域为主向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全流程为主转变,对循环经济发展“补短板”、提升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形成和演化,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循环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树立和落实新的资源观,提出“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和建设美丽浙江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新的资源观,以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形成引领循环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供给激发循环经济发展新动力,全面实施新一轮“991”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循环转型,夯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资源环境支撑,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快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推动能源节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创新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注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进一步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政策的有效供给,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强大动力。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明确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合力。

围绕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构建“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资源产出率进一步提高,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分目标为:

——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资源产出率达到国家要求,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5立方米,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高到32万元/亩。

——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生态循环型工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循环型服务业稳步发展,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循环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立较为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推广。到2020年,全省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规模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为100%。

——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改革有效推进,规划政策体系、试点示范体系、监测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继承、延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

从“十一五”开始,浙江循环经济发展五年规划都以“991”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根据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和现实基础的新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十三五”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

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的九大领域:提升生态循环型工业水平;优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结构;加快绿色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强化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与应用;推进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的九大载体: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推进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乡镇;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广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产品;构建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复制一批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完善一批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制定一批循环经济制度。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十大工程:即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培育工程;静脉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利用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绿色消费促进工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应用工程;循环经济能力升级工程。

重在落实,强化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省级循环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把循环经济评价主要指标纳入年度计划,并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完善法规政策。加快循环经济地方法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废旧纺织品、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等领域的配套法规。落实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PPP、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循环经济领域。

优化项目管理。加强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和滚动实施管理,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服务。完善浙江省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对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各类示范试点重点支撑项目的网上实时动态监管。

完善监测评价。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弃物产生的监测分析,完善主要物质资源消费量的测算方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城市循环发展指数等综合性评价方法。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价。

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国内外典型案例、推广示范经验,营造促进循环发展的舆论氛围。把循环发展的有关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和职业院校循环经济学科建设,逐步健全循环经济协会等相关的社会民间组织,共同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环(气候)处处长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