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东风吹,战鼓擂
本刊评论员
从规划纲领到专项规划,浙江“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道路清晰可见。东风已吹、战鼓已擂,唯有不忘初心,坚守前行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编制对象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磨刀不误砍柴工,制定各个领域的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环,是为浙江未来五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等提前设定具体可操作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在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十三五”时期的浙江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连接性更为紧密,恐怖主义、地缘政治、他国货币政策等都有可能对国内乃至省内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经济呈现L型走势,下行压力依然不减。但从浙江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为经济转型升级找准了跑道,浙江也因此更有信心和底气全面布局“十三五”。上半年,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统领下,浙江已陆续出台了近20个专项规划。
海洋港口:四个全球一流。《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四个全球一流”(即全球一流现代化枢纽港、全球一流航运服务基地、全球一流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900万标箱以上、力争3000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以上。
信用体系:“信用浙江”。《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要建立与现代治理体系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明确了浙江信用建设在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重点领域32项具体建设任务,构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制、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机制、信用信息应用机制、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宣传机制等五大运行机制,提出综合创新示范工程、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征信机构培育工程、发展改革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信用地理信息工程、社会信用满意度评估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首创信用建设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绿色循环转型。《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围绕九大领域、打造九大载体、实施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万元GDP能耗达到国家下达水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5立方米,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高到32万元/亩,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商贸流通:现代流通强省。《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浙江商贸流通业要在“十三五”时期实现“现代流通强省”的目标,按照“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推进大开放”总要求,以“率先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加快内外市场、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流通渠道、流通业态、流通主体、流通平台、流通设施和流通治理全面升级,把浙江建设成为国际商贸功能区、美好生活服务先行区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另外,还有涉及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城市化发展、低碳发展、文化发展、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等多个专项规划或已通过评审或已印发。从规划纲领到专项规划,浙江“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道路清晰可见。东风已吹、战鼓已擂,唯有不忘初心,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