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探索
——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的上虞做法

2016-02-12 16:25顾利民
浙江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上虞企业信用抵押

顾利民

区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探索
——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的上虞做法

顾利民

上虞在创新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过程中,将体制机制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平稳,重大企业发生“两链”风险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生态系统的“绿水青山”逐步显现

上虞是浙江省创新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的试点区。上虞在浙江省率先探索“以企业信用征集运用体系为基础,以资产抵押、融资性担保、融资结构优化、融资风险稳控、困难企业处置五大机制为支撑”的“1+5”企业融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按照区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先行先试。总结上虞试点经验,对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防控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做法

(一)建立企业信用征集运用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经济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企业信用是在金融市场被投资人或贷款人所关注的关键因子,随着经济契约化的发展,企业信用成为合作与交易的先决条件。

着力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是企业信用征集运用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整个省级试点基础中的基础。该平台是全省首个用于防范企业融资风险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公共信息为主体、银行征信为基础、非财务性信息为补充。实时采集分散在各个行业部门的能够反映企业运行质量的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产值税收、守法情况、资债情况等,并建立市场主体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和评估模型,建立反映企业运行质量的指标体系。搭建企业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通过“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应用系统”“金融信贷风险警示系统”的建设,面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征信服务,实现征信信息查询、征信信息发布,构建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机制。

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坚持“依法有序、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积极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为核心,深化对外联系合作,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加强第三方信用评级,促进企业信用应用,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微观基础。围绕“信用服务机构专业化、企业信用评价合理化、信用评价应用常态化”的目标,具体落实引进培育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评价综合服务、推进企业信用评价成果应用、规范信用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四方面任务。

建立信用等级与贷款挂钩制度。一是推动主办银行授信制度改革;二是推行银行贷款年审制度;三是支持银行依据企业信用等级控制融资规模。扩大信用贷款业务,对优质借款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其自身信誉获得银行贷款。对信用等级优秀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对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予以自有资产足额抵押贷款,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限制贷款。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用贷款优先准入机制。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一是风险网格化分类分级管理创新;二是风险指标体系、量化评估和预警处置模式创新;三是风险分布数据采集交换、监测预警和指数评估等集成技术创新。

(二)创新企业资产抵押质押机制

抵押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防范经营风险、弥补贷后损失的基本保障,因此将厂房、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的抵押担保品作为发放贷款的必备条件,但这些条件对扩张中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缺乏实物资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构成很大束缚,必须通过创新企业资产抵押质押机制破解难题。

积极创新不动产抵押方式。一是推行不动产动态评估制度。允许银行和企业在不动产抵押存续期间,以不动产的市场价值予以评估,体现不动产动态价值,保障抵押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推行不动产抵押变更制度。允许银行和企业以不动产动态评估价值为基础,调整抵押金额,根据抵押补充合同,对原不动产抵押进行变更,实现不动产市场价值。三是推行不动产余值顺位抵押制度。允许企业将已抵押的不动产以不动产的剩余价值抵押给其他抵押权人,实现不动产价值最大化。

探索无形资产抵押机制。支持企业通过专利权、商标权等进行质押融资。

推行股权质押贷款和排污权抵押贷款。在实现排污权抵押价值最大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是实现排污权抵押价值市场化;二是进一步扩大了抵押贷款市场;三是丰富了抵押排污权处置途径。将抵押排污权处置方式由单一的政府回购变为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转让和政府回购两种方式处置。

(三)创新企业融资性担保机制

融资担保业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传统融资担保业存在平均担保放大倍数过低、盈利能力偏弱、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上虞通过四个路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

鼓励发展本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出台扶持发展担保机构激励政策,鼓励发展本地融资性担保机构,支持区域内银行业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通过政府参股发起设立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5.3亿元。

探索仓单融资四方合作模式。建设大宗物质商品质押监管融资服务平台,采取“四方合作”(物流企业、担保公司、放贷银行、融资企业)运作模式,利用企业存货(原材料、产成品)作质押,实行集中仓储、第三方监管,降低企业贷款担保互保风险,不但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质押渠道,而且将有效带动物流产业发展。这种模式属省内首创。

支持担保机构的风险代偿。加大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和代偿补助力度。按其年度日均融资性担保余额给予1%的风险专项补助;对担保机构实际发生担保损失并代偿的,按照法院判决书确定的金额(只限本金部分)给予10%的政府补贴。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按照“政府引导、有限责任、专业管理、风险可控”原则,设立中小企业共同基金,由上海舜元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5家企业,组建上虞首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注册资本5000万元。

(四)探索企业融资结构优化机制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清晰、产权开放、产权流转”为导向,主动探索和实践以“正向引导、政策激励、规范制约”为重点的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机制体制,引导企业实行规范化股改,明晰法人资产与企业家自然人财富的产权界限。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加强科学的管理机制。

发展直接融资。实施“上市和挂牌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按照“主攻境内外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进入区域股权市场”的思路,推动企业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上虞板块”。

(五)构建企业融资风险稳控机制

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风险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虞运用系统性、协同性的原则和逻辑,明确政府、企业和银行在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风险中的角色定位,构建政府、企业和银行“三位一体”的风险稳控机制。

建立政银企会商制度。通过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对接、会商协调,构筑新型政银企关系。一是确定了会商范围为担保关系复杂、担保额度较大、影响面较广,有可能引发重大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的规上工业企业。二是明确了申请、审定、会商和执行四个会商程序。三是坚持依法合规、市场运作、分类处置和各司其责四项会商原则。四是围绕建立“一稳贷、二清算、三追偿”机制,按照有保有压推进企业解困,重点会商确定分类解困方向、协商化解担保风险、协调不良资产处置、商定社会稳定措施和研究企业帮扶政策五大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完善企业逃废债管控机制。建立线索传递、案件会商、银行查询、警示谈话的逃废债管控机制,实行属地监控管理、法院依法处理、跨部门协同配合,限制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房地产过户、资产租赁、资产转移等手段逃废债务。

(六)创新困难企业处置机制

在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营素质、市场能力的欠缺,困难企业有增多的迹象。上虞在困难企业处置上,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出发,针对企业呈现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

有保有压。依据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和风险程度,确定企业“保、帮、破”的解困方向。

尊重市场主体选择。由困难企业申请、债权银行商定、属地政府研究,并综合各方意见,确定企业解困方向。

快速推进资产处置。探索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抵押物(房产、土地等有形资产)的非司法快速处置通道,对有意向代为偿还的第三方,通过共同协商代为偿还,并直接转让相关抵押物。开展企业破产案件审理常态化简易化试点,解决破产案件立案难、审理周期偏长的问题,依法畅通立案通道,简化立案手续,建立“执转破”工作新机制。

成效分析

上虞在创新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过程中,把体制机制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金融环境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全区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平稳,重大企业发生“两链”风险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生态系统的“绿水青山”逐步显现。

企业并购重组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强力度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通过并购重组企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效化解区域金融风险,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不但实现了存量资产的重组,也有利于双方企业的销售渠道、原料供应、产品结构、人力资源等实施优化组合,提升比较优势和核心竟争力,取得了“1+1>2”的实际效果。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融资结构日趋优化。通过“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升级路径,推动企业实现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财务透明的运作机制,既实现传统企业的“凤凰涅槃”,又提高直接融资在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使融资结构更好地符合“金融脱媒”的趋势,降低融资成本和负债杠杆,提高融资质量。

贷款、还款方式创新化解“金融扼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以有效缓解。还款方式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生存空间。主推“年审制还贷”,打破贷款到期必须先归还贷款再放贷的传统做法,企业在通过严格的年审条件下,实行无还贷环节的自动续贷,切实减轻企业的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同时也缩减和挤压了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的市场空间。扩大信用贷款业务,既可以打破优质借款人正常发展所需融资受制于抵押品不足的瓶颈,也可以有效抑制因过度担保、相互担保而带来的担保链风险蔓延势头,激发诚信意识的提升和信用环境的优化。创新资产抵押方式,有效解决部分企业融资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推行股权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不动产余值再抵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绿色通道。

金融诚信化、法治化进程较快推进,融资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和化解。建立企业信用征集运用体系,有利于对守信企业采取“热情战略”加以激励、对失信企业采取“冷酷战略”加以约束,从而既建立企业守信的激励机制、体现企业守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又建立企业失信的约束机制、体现企业失信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力量。

工作建议

注重将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与区域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补齐融资体制机制短板,创新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有效供给,着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区域金融创新体系,解决区域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改革创新与风险防范、传统信贷业务与新业务拓展、旧模式与新模式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两手兼用,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自身运作机制,激活各种市场因子的活力,重塑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政府积极作为,有效调控,创新区域性金融制度和体制供给,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体制机制保障和市场公共产品。搭建市场高效运转、生产要素流转顺畅、市场信息充分对称、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各类平台,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系统。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有机结合。企业融资风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相互交织、盘根错节,牵涉到方方面面。既要突破思想观念和原有制度的障碍,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上虞试点中,充分注意到创新的复杂性。系统性上主要把握“1+5”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体制机制;整体性上主要把握试点的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协同性上主要把握各项试点之间的相互协同,政府、银行、企业、中介机构相互协同,企业解困、企业转型、企业发展的相互协同。

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有机结合。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确立基本建立融资风险防范体系、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主要目标,并预置各个时间阶段的任务。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因地制宜,聚焦具体问题,细化措施,细分责任,细排时间,把握工作的时度效,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有的放矢,在推进过程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及时研究分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打通关节、疏通堵点。

注重区级层面的总体设计,发挥部门、银行、企业、第三方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有机结合。建立和巩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互信互助、互利互惠、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构建职责明确、奖惩分明、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责任体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层层负责、人人担当。注意充分听取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把一线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梳理形成理性认识,强化部门、银行、第三方的责任,将改革方案落准落细落实。加强上下联动,加强督查评估,牵头部门积极与省市对口部门沟通对接,进一步争取上级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上虞企业信用抵押
扬州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企业信用修复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涉军”企业信用评论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
租车抵押获利行为的定性及数额认定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