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改革的思考

2016-02-12 01:46文/张
质量与标准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审查员质监实地

文/张 洁

上海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改革的思考

文/张 洁

本文以上海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改革为依据,从压缩审批时限、简化申请材料、改进核查方式和优化检验环节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内部配套系统、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培训方面的一些建议,为开创产品质量社会共治的新局面献上绵薄之力。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流程 改革

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国家质检总局推进生产许可审改的部署要求,立足改革全局,创新发展思维,深入推进上海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流程优化,更好地消除企业办事的盲点、疏通企业申证的堵点、展示质监部门审批发证的亮点,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推向至高点。

一、生产许可审批流程现状和分析

一直以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的审批流程是企业提出申请、质监部门受理材料、委派实地核查、企业现场产品抽样送检、审批发证共五个环节。其中,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两个环节是缺一不可,且结论均合格才可发证。此次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1. 审批时限压缩一半

自2016年4月10日起,本市省级发证产品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市质监局应做出是否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直接将原有生产许可审批时限60个工作日缩短一半。

这意味着质监部门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加快工作节奏,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因而,从企业申请、实地核查、产品检验、审批发证实现全流程覆盖使用信息化审批系统,是实现全面压缩审批时限的最优化途径。企业通过网上申报,减少了出错率,缩短原有人工传递材料的时间,加快行政审批响应时间,实现各阶段时间节点的可追溯、审查员审查痕迹的可追踪,为生产许可审批和审查员的管理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生产许可审批过程透明公开,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的创新模式,做到真正服务企业,减少企业来回奔波之苦,消除企业感受的痛点。与此同时,在企业进行网上申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棘手问题,诸如无法填报、系统报错、数据丢失等,企业应第一时间与生产许可审批人员进行反馈,配合技术开发人员做好修改、维护工作,保障生产许可审批顺利进行。

2. 大幅简化申请材料

① 采用新版申请书

将原来的申请书、变更申请书、补领申请书3份文件合并为《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删除了企业人员情况、主要生产设备、主要原材料、主要检测仪器、总分公司5个表格。改由专业技术强、审查经验丰富的审查员在企业实地核查时进行书面和现场实地查证。

这种“受理前书面资料审查”转变为“生产现场实地查验”的“瘦身”方式有利有弊。利:降低生产许可受理人员不熟悉企业产品特性造成的差错率;减轻企业生产许可申请难、受理难的问题。弊:不利于审查员实地核查工作的开展。由于审查员事先对企业的人员结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及检测仪器的不了解,无法在实地核查前做好充分的审查准备,核查当天还需要核对企业是否具备各产品单元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设备等要求,从而延长了审查时间,加重了审查员的工作强度。

②“前置”变“后置”

原先产品实施细则规定的安全生产、环保、土地等其他前置条件要求,改由审查组在企业实地核查时现场查验原件并复印加盖企业公章存档备查。无法提供相应材料的,审查组在《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的“其他情况说明”栏填写企业无法提供的材料名称,判本次核查不合格。为保证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审查组仍需按计划完成实地核查工作。

这种“前置”转变为“后置”的创新思维来源,就是质监部门想企业所想。以往,很多企业因为安监部门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环保部门的环保达标证明等文件迟迟未到手而耽误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直接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负责人往往焦头烂额、苦不堪言。现在这些证明性文件的提交时间延迟到受理企业申请后实地核查当天,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不少宝贵的宽裕时间,对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但是,也会导致出现部分审查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企业在实地核查时仍未能提供证明文件,使得原先可以避免的实地核查活动按期举行,增加了质监部门的人力、物力和审查经费。

3. 首次提出“延续免实地核查”

企业在生产许可证到期前6个月申请延续的(本市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企业除外),企业在申请时提交承诺书(生产地址、产能、重要生产工艺和技术、关键生产和检测设备、公司法人与获证时相比无变化的)并加盖公章,可免于实地核查。

这一创新举措,完全站在企业的角度,建立在企业的诚信自律之上,打破了传统思维和局部利益束缚,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确节省了生产许可工作人员和审查员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许可审批效率,加快了企业的获证速度。但是,却给整个市场带来了风险,试想一下,企业只要按期提供了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承诺书,就可免去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5年有效期的生产许可证如此换发下去,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况如何得知?质监部门的质量监管如何落实?服务企业的背后生产许可证的意义何在?

4. 免检验或自主委托送样检验

原先在企业实地核查合格后,由审查组按照产品实施细则要求抽封样品,企业送样检验。改革之后,企业在申请到期延续时,若提交6个月内,与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产品单元相同的省级及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该产品的合格报告,其检验项目覆盖生产许可证全部检验项目且结论符合申报产品技术要求的,经实地核查合格或免于实地核查的,还可免检验。此外,企业还可在受理后,实地核查前或实地核查后,自主委托送样检验,审查组实地核查时如企业提供该检验报告,则不再抽封样品重复检验。

这两个改革措施的推出,增加了企业的自主选择性,推进了生产许可检验市场化;减少了企业的送检次数,减轻了企业的送检负担,节省了企业的检验费用;提高了质监部门行政审批效能,深化了生产许可审改工作的新成效。 但是,同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企业自主委托送样如何保证满足产品实施细则要求的抽样基数?对于抽样单(一式三联,留存于企业、质监部门、检验机构,原先由审查员在实地核查当天封样并填写),企业自行填写出错如何处理?企业抽错样品送检造成重新送样检验的额外检验费用怎么办?检验机构未及时向质监部门送达检验报告怎么处理?

二、建议

优化本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是市质监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前置服务企业的新举措,是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中的勇于创新和积极探索,创造了市质监部门与广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互惠互利、共创双赢的新局面。在这种改革的新形式下,建议市质监部门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 完善配套系统

① 提高审批系统质量。网上审批系统是实现生产许可审批流程改革的基本,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包含了企业信息、审查情况、检验结论等数据,不但需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出错率,还应不断开发、完善多种功能。例如:每个审查员自身的信息库,各类数据统计报表展示等等,可以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档案库。

② 提高服务工作效能。从各方面为企业着想,例如:提早告知符合延续免核查条件的企业及时进行网上申报,以免错过延续期限;加快网上申报材料的审核,及时与企业沟通并完整告知修改内容,加快企业办证速度;帮助企业正确填写抽样单,避免信息填写错误;针对产品单元复杂抽样易错的企业(例如,电线电缆产品),引导企业选择由审查员抽封样品,避免企业二次送样风险;及时联系检验机构,尽早核实检验报告。

③ 提升审查质量水平。根据各申请许可证产品特性和关键、特殊工序,结合各产品实施细则中的核查办法,制定各产品作业指导书。目前,上海现有注册生产许可证审查员132名,来自各个行业领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审查能力参差不齐,统一核查方法和记录要点将规范各审查员的书面材料,提升核查质量,为后续汇总上报材料节省时间。

④ 细化内部管理制度。根据现今的改革精神,定期收集、整理在新流程实施后各方面人员遇到的难点、疑点,及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对应措施,不断完善、优化生产许可工作程序和审批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确保生产许可审批“不超时”,做到生产许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2. 加强政策宣传

① 将深化改革的要求落实到区县。各区县质监部门本就承担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中观察员的身份和生产许可事后监管的责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情况瞬息万变,获证企业的质量安全是否合法合规,需要各区县质监部门强有力的监管。尤其是延续免核查的企业,更是要把事后监管转变成事中事后“双监管”,成为生产许可流程改革的“双引擎”。

② 将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企业。通过市质监局官网、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平台,将新政策的有关内容公开发布。质监受理部门在受理企业申请时耐心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工作,提醒企业了解新的相关规定。不仅要让企业感受到延续免核查对其的受益和送样检验的自主权利,更要引导企业诚信自律,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③ 将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各生产许可发证检验机构。鼓励有能力的检验机构申请加入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名录。对于流程改革中涉及企业自主送样检验的,做好质监部门、企业、检验机构“三联动”,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位。

3. 组织开展培训

根据市质监局深化改革的精神和未来生产许可证受理、审核、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各区县的改革方向,生产许可证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应组织对各区县相关人员和各产品审查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涉及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专业的审查方法和技巧、专业的产品知识等各个方面,以便各区县相关人员、审查员了解最新的改革动态、把握最新的改革方向、掌握最新的改革要求、熟悉最新的改革举措,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实地核查,大力度、快实施地深化推进生产许可流程优化工作。

三、后 语

此次生产许可流程的优化是从保障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符合性审查,转向质量安全综合性评价,促进了生产许可审批速度快速缩短,调整了生产许可审批模式结构,普惠受益广大生产企业,推动质监部门治理能力提升,既“人性化”,又“高效率”,既“接地气”,又“开先河”,可谓创新无止境、改革正当时。还需要不断地向纵层次更深地推进,再出发、再攻坚、再强化,在制度化上继续创新,在法治上继续跟进,社会各界统一协同推进改革,构建产品质量社会共治机制,才能更有所作为。

[1]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深化本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5-3-4).http://www.shzj.gov.cn/ art/2015/3/4/art_21541_15695.html.

[2] 汪建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企业减负[J].农药市场信息, 2015(26)

[3] 钟质. 重构生产许可管理模式[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5(09):12-13.

(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业务受理中心)

信息专递——

湖北积极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节能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湖北省节能标准化工作有效开展,近日,湖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兴於主持召开节能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分析湖北省节能标准化工作发展现状,听取对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措施。

王兴於指出,座谈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形成了广泛共识。一是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更清晰。节能标准化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是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技术性、引领性的客观要求,是湖北特殊省情的客观要求。二是贯彻落实《湖北省节能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行动更坚决。按照该方案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是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的策略更明确。要坚持做到技术路线优先,认真听取企业、专家、技术机构的意见建议;标准提升优先,结合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引入、制修订一批先进湖北标准;示范引领优先,加强对好标准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系统治理优先,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努力形成企业、专家、政府、公众共同参与节能标准化的社会共治局面,为湖北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According to Shanghai’s reform of the provincial 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approval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reducing approval time, simplifying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improving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optimizing inspection process. It also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 on perfecting internal support system, enhancing policy advocacy, organizing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truct a new quality control system by the all parties’ combined efforts.

Production License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Flow; Reform

猜你喜欢
审查员质监实地
杨 诚作品
浅析基于博弈论视角下专利审查员与代理人间的意见分歧及弱化措施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新加坡启动专利审查非正式沟通渠道
实地海棠雅著
美国专利商标局会晤制度简介
基层质监部门在认证活动中的管理定位刍议
增加“质监史话”内容
多一些执法方面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