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应在“九化”上下功夫

2016-02-10 17:22王国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下功夫绿色经济

王国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应在“九化”上下功夫

王国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要加快发展地方区域经济,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做好的工作很多。其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在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网络化、城镇化、法制化上下功夫。

地方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

无论是省里、市里,还是县里、乡里,大家都想加快发展经济,这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的很多问题,都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了,很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很多问题就很难解决。但是,想发展经济不等于会发展经济、能发展经济。在我看来,要加快发展地方区域经济,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做好的工作很多,其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是在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网络化、城镇化、法制化上下功夫。

一、在市场化上下功夫

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当下的现实情况都昭示我们: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效益更大,进而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和掌握的配置资源的主要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靠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计划配置,一个是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进行配置。这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我们都用过,结果计划配置,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市场配置,效率高、效果好、效益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之所以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法宝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无形之手推动经济发展繁荣的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不是资本主义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是市场经济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内容很多,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最大目标。没有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在此之前,中国还不敢理直气壮地搞市场经济,因为大家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此后,中国开始走上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也标志着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更快地崛起。

从有效配置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究竟是市场经济好呢,还是计划经济好,究竟是看得见的有形之手做“一把手”好,还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手做“一把手”好,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市场经济好于计划经济,看不见的无形之手做“一把手”配置资源,比看得见的有形之手做“一把手”配置资源,不仅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效益更大,而且更公开、更公平、更公正,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市场机制是一种极具魅力的经济调节手段,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主观是利己,客观上利人。每个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增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进步。

现在,恐怕没有人公开反对搞市场经济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有些政府部门工作的越位、错位、缺位,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问题还比较严重,所以,中央提出并不断强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为此,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到位地做好“放、管、服”改革,切实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依法履行职责,放心、放手、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在特色化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视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多样性的农业,一定要在‘特’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有特,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出路。”总书记在这里针对的是农业问题,其实,这句话对地方所有经济工作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要在“特色”两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同志甚至是一些专门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对总书记的这句话学习还很不够、领会还很不深、理解还很不透、贯彻落实还很不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是鲁迅先生针对民族文化讲的一句名言,其实也适用于经济工作。为什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有特色;而越有特色,就越有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西北的新疆、青海、宁夏等民族地区考察,还是在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民族地区考察,都反复强调:“要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实践证明:在经济工作中,突出特色,培育特产,展示特长,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能只是“说在会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必须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落实到经济工作等一切具体工作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曾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为城里人服务,掏城里人的腰包。正定挨近石家庄,我们要投其所好、供其所需、补其所短、学其所长、解其所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优势。真正发现自己的特色优势,切实做大自己的特色优势,充分做强自己的特色优势,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做任何工作尤其是做经济工作,一定要同时讲“三句话”:一是贯彻上级的要求,二是借鉴别人的经验,三是立足自己的实际。无论是贯彻上级的要求,还是借鉴别人的经验,都不可脱离实际、照搬照套,都要立足自己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

三、在规模化上下功夫

发展地方经济,无论是培育产业,还是开发产品,再有特色,但没有一定的规模,也不行。再好的东西,太少也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更谈不上赚大钱。

很多经济学书上都讲:“企业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主要有三:一是低成本,二是规模化,三是差异化。”这三条对企业很重要,其实对发展地方区域经济也很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很多地方以世界平均增速的三四倍甚至更高的速度迅速发展,主要就是靠两条:一是低成本。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二是靠规模。我们人口多,市场规模大,企业可以薄利多销。

当然,强调规模化,不是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而是优质高效的规模化,是低消耗、低污染、有市场、有效益、绿色环保的规模化。现在,有些产业产能过剩,但是,还有一些产业有市场。特别是优质高效的供给不足,规模还不够大、品质还不够好、特色还不够突出。例如,香格里拉市的牦牛产业。大家都很喜欢喝真正的牦牛奶、吃真正的牦牛肉,但是,苦于“挂牦牛头、卖水牛肉”的人太多,很多人只好“望牛兴叹”,不愿买,也不敢吃。因此,香格里拉市的牦牛产业有做大、做强、做优、做活、做真的空间。

四、在优质化上下功夫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物资匮乏,所以,急需解决数量问题。如今,大不一样了。很多过去紧缺的钢材、水泥等等产品,现在却严重过剩。中国经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质量。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老百姓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不是我们没有马桶盖,而是我们的马桶盖不如日本的好。在装修市场上,我们的马桶盖多得很。现在,我们的供给,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质量差。我们很多东西数量很大,质量却很差,粗放经营的产业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更多。很多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着我们的市场。例如,2016年初,一场小雪,冻坏了昆明主城区百分之八九十的水表,水表质量实在太差。这类事情不少,篇幅所限,我们难以这里一一赘述。第二,假的多。假牛奶、假药品、假疫苗、假廋肉等等,防不胜防,老百姓深恶痛绝却无可奈何。所以,全国各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都很重,最重要的是要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给。

我们很多人甚至一些长期做经济工作的同志都认为需求决定供给,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其实,好的供给,不仅可以满足需求,而且可以引领需求,甚至还可以创造需求。

古人讲:“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也。”这句古训对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就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细节、讲细节、抓细节;从每个具体产品的质量提升抓起,从每个具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做起,从每个具体领域的提质增效干起。

五、在绿色化上下功夫

经济转型升级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绿色化。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绿色化,吃住行都追求绿色化。住要绿色的,穿要绿色的,吃更要绿色的。不绿色的东西,越来越不受欢迎,因而也就越来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我的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有个大城市里的一个大老板的两个不满10岁的儿子,都得了白血病。为什么呢?根据医生的诊断,根本原因就是这个老板太有钱,生活过得很奢侈,却很不绿色。具体说,这个老板因为忒有钱,经常换新车,住新装修的别墅,而这两个小孩就经常在不太绿色、气味很浓的新车里坐,房子里睡。久而久之,就得了大病。

经济能不能绿色化非常重要,不仅关乎大家的日常生活,还关乎大家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食品。绿色的,不仅气味好、口感好,营养更好。用饲料养的昆明鸡很大,却不好吃;用包谷养的临沧鸡很小,却很好吃。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前者不够绿色生态,后者更绿色生态。

大量的事实证明:真正绿色的食品,越是绿色化,越有市场,越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产品绿色化、产业绿色化、整个经济绿色化,应该成为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谋划,切实抓紧、抓细、抓好、抓到位。

六、在品牌化上下功夫

很多经济学家讲:“一流企业卖知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原料。”这话说得很形象,也很深刻。其实,不只企业如此,一个人、一个地方也一样。可以说:一流的人和一流的地方卖知识,二流的人和二流的地方卖品牌,三流的人和三流的地方卖产品,四流的人和四流的地方卖原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到处应邀讲座,一本《论语心得》销量达到几百万册,卖的就是知识,卖的就是文化;我们云南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应邀到处演出孔雀舞,卖的也是知识,卖的也是文化;我们云南宣科先生,带着几十个古稀耄耋老人,在丽江古城演奏纳西古乐近30年,听众趋之若鹜,还不时应邀到境外国外演出,卖的也是知识,卖的也是文化;当年,美国人的一部《泰坦尼克号》大片进入中国市场,就赚取了中国三四亿票房,占当时中国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还多,美国人卖的还是知识,卖还是文化。所以,我们说一流之人、一流之国卖知识、卖文化、卖科技。

知识之后就是品牌。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一双球鞋,用国内的商标,卖一两百元人民币。然而,一旦贴上国际品牌商标,销价就上涨三四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国外的商标是品牌商标,而我们的不是品牌。

我们花大钱进口德国奥迪汽车的制造设备,我们自己的工人师傅用这些设备生产奥迪汽车。但要在车前车后贴上奥迪的标志,也就是“四个塑料圈”,每辆车需要支付给德国人五六万人民币,这就是德国人卖品牌。

做产业,无论是工业产业、农业产业,还是文化产业、知识产业,品牌都非常重要。有品牌就有人气,就有形象,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前途。所以,我们发展经济,一定要重视品牌,支持品牌,打造品牌。

七、在网络化上下功夫

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认为应该与时俱进,还应再加四个字:“无网不强”。

蒸汽机把人类带进了工业化时代,实现了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发电机把人类带进了电气化时代,也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把人类带进了信息化时代,正在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已经是颠覆性的,而且,这种改变还在继续、还在深入、还在扩展。网上读书,网上做账,网上聊天,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网上工作,网上交往,网上查询,网上宣传,等等,已经把我们原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搞得面目全非,彻底颠覆。90后的小朋友们,经常购物,却很少到商场;经常读书,却很少到图书馆;经常社交,却很少面对面。这些都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如果突然没有网络,不仅银行、机场等会马上瘫痪,而且很多人很可能无法正常维持日常生活。

21世纪将是网络的世纪。谁拥有强大的网络,谁就会拥有未来,谁就会拥有世界。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一天的营业额为571亿人民币,相当于每秒钟做7万笔生意;2015年11月11日,营业额高达921亿人民币,差点达到千亿,我预计2016年11月11日,日交易额会突破1000亿。1000亿元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呢?昆明市700多万人口,现在一年的GDP为3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阿里巴巴的“光棍节”一天营业额的3倍多。即是说,昆明市一年创造的GDP,只相当于阿里巴巴“光棍节”3天的营业额。

阿里巴巴为什么这么厉害呢?阿里巴巴到底有什么杀手锏呢?其实,阿里巴巴,既没有商品仓库,也没有销售网点,更没有运输车队,只有网络,有购物网络,有支付网络。阿里巴巴的杀手锏,就是拥有强大的网络。因此,我们要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跟上时代步伐,迅速融入全球大网。

八、在城镇化上下功夫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富裕不富裕、发达不发达,一个很重要、很综合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城镇化的水平。

美国、日本、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美国的农民只占总人口2%—3%。

改革开放前,中国有10多亿人,其中8亿是农民。全国的城镇化率只有20%左右。这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和显著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城镇化步伐,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历史性进步,是名副其实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已有近7亿人住在城镇里,相当于我们已经解决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五个国家总人口的城镇化问题。

尽管我们国家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力度空前、进步巨大、成绩斐然,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人口多、底子薄,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化率到底以多少为最佳,至今没有一个很准确、很公认的说法,从实际出发是最好的办法。就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为目标,我们的空间也非常大,意味着还有几亿人要从农民变成市民。所以,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城镇化,努力把城镇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打造更多、更好、更宜居宜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各类城镇。

九、在法治化上下功夫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完备的法治,永远也不可能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一个法治状况不好,治安很乱,腐败很多,资源总是“靠政府配置而不是靠市场配置”的地方,很难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当然,也就很难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乌克兰等前苏联已经独立的加盟共和国,资源比我们多,人才素质比我们高,发展基础比我们好,但引进外资和经济发展远远不如我们。究其原因,法治状况不好,尤其是腐败问题严重,几乎到了不送钱,就寸步难行;不送礼,就办不成任何事的地步。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国家,怎么引进外资?谈何发展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都有精辟精彩的论述,但如果做点概括,我认为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逐梦,改革,抓规矩。其中,抓规矩就是抓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没有严格规范而且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矩,经济就很难很好发展,社会就很难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强化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必须注重法治建设,必须切实做到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用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责任编辑:马树勋

F124

A

1671-2994(2016)04-0103-04

2016-08-02

王国忠(1964-),男,云南香格里拉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区域经济问题。

猜你喜欢
下功夫绿色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要在精准摸排上多下功夫
在建立就医新机制上下功夫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