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根本保证——论坚持“党校姓党”

2016-02-10 17:22黄建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姓党党性党校

黄建辉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广西 桂林 541003)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根本保证——论坚持“党校姓党”

黄建辉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广西桂林541003)

坚持“党校姓党”是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校姓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委领导、坚持主渠道地位、正确定位办班培训目标、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加强科研工作、坚持从严治校和推进改革创新。

“党校姓党”;党校工作;根本保证

2015年12月9日,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和强调,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什么是“党校姓党”、为什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在党校工作实践中如何坚持“党校姓党”,只有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好上述重大问题,才能在党校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党校姓党”,确保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进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当前在党校工作实践中背离“党校姓党”的主要表现

党中央以及习近平同志之所以突出强调、高度重视坚持“党校姓党”,就是因为有的党校在党校工作实践中确实存在背离“党校姓党”的问题,导致党校工作出现严重偏差失误,给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一)有的党校淡化主渠道意识,导致未能履行好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职能

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中央的这个规定包含如下两层意思:第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主要由各级党校实施培训轮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训轮训的政治方向、党性质量和目标。第二,各级党校必须把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主要职能任务,集中力量办好有关班次。在党校工作实践中,有的党校淡化主渠道意识,没有履行好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能。有的长年不办班,或很少办班,任由党校师资和资源闲置、浪费;有的不热心、不集中力量办好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班次,而是热心、集中力量去办与党员领导干部无关的班次;有的在竞争激烈的办班培训市场不敢亮剑竞争、无所作为,任由国民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抢占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办班培训。由于淡化主渠道意识、未能履行好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能,导致有的党校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下降,给所在地方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二)有的党校对办班培训目标定位不准,导致未能发挥党校的特色和优势

党校的存在发展之所以有价值、有必要,就在于党校自身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如果离开自身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党校的存在发展将毫无价值、毫无必要。党校具有特色和优势,集中、突出地表现在党校办班培训目标上。党校之所以能够与国民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相区别,之所以能够对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校的办班培训目标。在党校工作实践中,有的党校对办班培训目标定位不科学、不准确,把国民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办班培训目标作为党校办班培训目标,导致未能发挥党校的固有特色和优势,进而使党校不能与国民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相区别,不能对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

(三)有的党校在教学中不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导致未能实现办班培训目标

党的科学理论以及党性是党的性质、意志、主张、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治党治国的行动指南和重要手段,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各级党校只有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切实加强对党的科学理论和党性的培训教育,才能实现办班培训目标,才能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全党对党的科学理论、党性的认知、认同、信念以及贯彻执行,进而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得以永远保持、使治党治国得以有效推进,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然而,有的党校不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把大量课时、板块用于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各种管理以及业务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导致对党的科学理论、党性的培训教育得不到加强,进而影响了办班培训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全党对党的科学理论、党性的认知、认同、信念以及贯彻执行的强化,最终影响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永远保持,影响了治党治国的有效推进,影响了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

(四)有的党校科研工作不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以及党委政府决策、中心工作,导致未能增强社会影响力

作为党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党校科研工作的水平、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取决于对党校教学以及党委政府决策、中心工作的服从和服务。服从和服务越好,那么,水平、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就越高、越大;反之,服从和服务越差,那么,水平、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就越低、越小。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党校教学以及党委政府决策、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党的事业发展以及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在党校工作实践中,有的党校开展科研工作不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以及党委政府决策、中心工作,一味为了开展科研工作而开展科研工作,一味为了晋升职称、评上先进、获得奖励而开展科研工作,导致有的党校虽然论文发表多、成果获奖多,但对党校教学以及党委政府决策、中心工作的关联度、影响度、推进度不大,进而削弱、降低了党校科研工作的水平、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五)有的党校不坚持从严治校,导致未能建设良好校风和政治生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是治好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证。在治党中,如果不坚持从严,失之于软宽,就必然陷入空谈、流于形式。同样道理,治理党校也必须坚持从严,而不能失之于软宽,否则,治理党校也会陷入空谈、流于形式。有的党校在对待和处理教职工以及学员中背离党章党规党纪、党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校风、校纪、校规的不良倾向,不愿不敢坚持原则、严肃处理,而是一味予以掩盖、迁就、宽容,导致不良倾向、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未能建设良好校风和政治生态,进而影响了党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比如,有的党校教师利用讲坛、研讨会以及其他公开场合妄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领导人、党的历史,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严重背离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党校领导、教师随意接受学员宴请、礼物,随意利用公款吃喝消费,借考察培训之名利用公款到国内外游玩,严重背离党中央八项规定;有的党校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及公共场合不注意为人师表、不注意检点言行,损害党校以及党校教师的形象声誉,严重背离师德公德;有的党校教师为了完成科研工作、晋升职称,在科研工作、编撰发表著作、论文、调研报告过程中,不愿独立思考、深入研讨,而是一味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请人代笔,严重背离学术道德规范;有的党校学员不重视、不珍惜参加学习培训机会,不把主要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培训、提高自我,而是热衷于建立关系、积累人脉、寻找靠山,上课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作业论文应付了事甚至请人代笔,有事不请假随意离校,严重背离校纪校规。以上不良倾向、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就是由于不坚持从严治校而导致。

(六)有的党校改革创新滞后,导致未能激发党校工作活力

改革创新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以及战略布局、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基本途径、动力、保证。在新形势下,有的党校由于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奋发进取、敢于担当精神,不愿、不敢坚持改革创新,满足、固守陈旧落后的观念、体制、模式、方法、手段,致使党校教学科研工作、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学风校风建设,缺乏生机活力,难以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坚持“党校姓党”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颁布的《意见》、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校姓党”是核心、灵魂和主题。只有紧紧抓住、始终致力坚持“党校姓党”,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贯彻落实,进而确保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笔者认为,坚持“党校姓党”需要抓住和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和改善党委领导,为坚持“党校姓党”提供根本保证

党是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领导核心。任何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一旦离开党的领导,必将偏离正确方向,难以推进发展。同样道理,各级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离不开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的领导。一旦离开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的领导,坚持“党校姓党”必将偏离正确方向,陷入空谈。为此,必须从如下方面去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的领导。

1.用党中央有关精神统一各级党校的思想和行动。党中央制定颁布《意见》、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对各级党校如何坚持“党校姓党”作出了决策、部署,提出了要求。这些决策、部署和要求,就是今后各级党校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必须重视抓好对党中央制定颁布《意见》、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求用党中央有关精神统一全党特别是各级党校的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各级党校正确有效地坚持“党校姓党”。用党中央有关精神统一各级党校的思想和行动,必须澄清、消除如下思想认识误区和疑惑。

有的党校工作者认为,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以及任何工作都为党所领导管辖,都必须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和一致性,这是天经地义、不言自明的事情,对各级党校单独提出、强调坚持“党校姓党”,不免多余、不必要。党中央对各级党校之所以单独提出、强调坚持“党校姓党”,第一,因为党校、党校工作与党的建设、党的事业具有更直接、更紧密、更重要的关联度,更应该、更有必要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和一致性。第二,因为在党校工作实践中确实存在背离“党校姓党”的问题,由此导致党校工作存在偏差、失误,影响、制约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

有的党校工作者顾虑、担心过多、反复提出强调姓党问题,会导致把党的意志、利益夸大化、绝对化、唯一化,而淡化、放弃国家、民族、社会、人民的意志、利益。可以说,上述顾虑、担心是多余、不必要的。党一贯申明、规定,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以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维护、实现、发展国家、民族、社会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坚持姓党、保持对党的忠诚性、服从性和一致性,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战略布局、发展理念,才能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不断维护、实现、发展国家、民族、社会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的党校工作者顾虑、担心过多、反复提出强调姓党问题,会束缚解放思想、影响改革创新。完全可以说,上述顾虑、担心也是多余、不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在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由此使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充满生机活力,使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中国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在党的领导、推动下才得以实施推进。实践已充分地证明:离开党的领导、推动,中国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都将无法实施推进,或者都将走入歧途。

2.强化各级党委办好管好建好党校的主体责任。必须明确和规定各级党委是办好管好建好党校的主体、党委书记是办好管好建好党校的第一责任人,把办好管好建好党校作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并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奖惩。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确保各级党委、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办好管好建好党校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经常关心过问党校工作,努力帮助党校解决实际困难,进而为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条件,提供根本保证。

3.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这是确保党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有关党校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得以贯彻落实,进而确保各级党校更好地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关键。如果党校领导班子不优不强,一切必将陷入空谈。为确保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进而确保各级党校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各级党委在选配党校领导班子成员时,不仅要严格坚持党中央制定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要求,而且必须贯彻执行《意见》的有针对性的规定和举措。

(二)坚持主渠道地位,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

1.深刻认识加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各级党校要从事关坚持“党校姓党”、事关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事关党校自身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认识坚持主渠道地位、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的重大意义,才能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进而在实践中更好坚持主渠道地位、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

2.振奋精神,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多办班、办好班。如果党校长年不办有关班次、少办有关班次、办不好有关班次,那就谈不上坚持主渠道地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培训轮训。所谓振奋精神,就是要求各级党校防止和克服对待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持有无关紧要、无所用心、不想有为的消极怠慢心态和态度,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进取心,自觉、积极、努力地去多办有关班次、办好有关班次,进而更好坚持主渠道地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

3.努力提高各级党校的办班培训竞争力。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党校、不愿意到党校参加培训轮训,而希望、热衷到社会培训机构、国民高校参加培训、轮训,这对党校的主渠道地位是一种严峻挑战和冲击。为吸引、促使更多党员领导干部相信党校、崇尚党校,热衷到党校参加培训轮训,以巩固强化党校的主渠道地位,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除了采取其他途径、举措外,各级党校要从加强宣传推介,切实提高办班培训水平质量效果,建设配套齐全、方便舒适的设施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办班培训的竞争力。

(三)正确定位办班培训目标,充分彰显党校固有的特色优势

根据党中央的有关规定和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新形势下各级党校办班培训应定位、确立、实现如下目标:第一,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第二,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面提升能力素养,解决新形势下能力欠缺、“本领恐慌”的问题。第三,为党员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党校办班培训目标与社会培训机构、国民学校办班培训目标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必须着眼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有效履职。党校办班培训的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因此,必须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以正确有效履职。而只有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有效履职,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才有希望。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社会培训机构、国民学校办班培训的对象是普通公民和社会成员,他们从事的主要是生产经营和专业技术工作,而非领导工作。因此,通过办班培训,提高普通公民和社会成员的素质能力,以更好地生存发展。

2.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培训对象的党性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作为党校办班培训对象的党员领导干部,既是领导干部,又是党员。这种角色和身份,客观上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强的党性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才能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有效履职,才能确保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确保党和国家永不改变性质。作为社会培训机构、国民学校办班培训对象的普通公民和社会成员,由于其角色身份、地位作用、职能工作与党员领导干部不同,就不适宜也不应该在办班培训目标上要求重点掌握提高党性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而只要求重点掌握提高从事生产经营和专业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

(四)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切实实现办班培训目标

1.强化对党的科学理论和党性的信念。在办班培训过程中,有的党校之所以采取忽视、敷衍的态度和做法,没有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置于主课地位,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党校领导和教师对党的理论和党性的认识信念不到位、不坚定。各级党校必须首先抓好对广大教职工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使他们对党的理论和党性的认识信念到位、坚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觉、坚定地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置于主课地位,才会自觉、坚定地去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2.作出硬性制度规定。党中央制定颁布的《意见》,不仅倡导、要求各级党校所有主体班次必须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而且对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两类课在各级党校所有主体班次教学总课时中所占比例作出了具体、硬性规定。各级党校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述硬性制度规定,切实保证和突出主课地位。

3.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形成完善,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必要蓝本、依托和依据,是提高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质量效果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因此,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有利于突出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第一,各级党校要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教学急需且相对薄弱学科,逐步形成突出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中央有关部门要把党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党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必须体现、突出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党校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效果,进而有利于突出强化主课地位。第二,教材体系是学科体系的表达、传承和规整。党校不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就无法通过教育培训使学员理解掌握学科体系,进而实现教育培训目标。为更好实施、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有必要制定、编写全国党校系统通用的有关教学大纲、课程教材。党校教材体系建设必须体现、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从而加强、推进教育培训,进而突出、强化主课地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取决于其质量实效;没有质量实效,主课地位难以服人、巩固。而主课的质量实效,最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的党校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所以无法实施加强、没有占据主课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关师资队伍紧缺或素质能力偏低、薄弱。要实施、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突出强化其主课地位,就必须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使相关师资队伍结构配套齐全、素质能力高强。为此,第一,要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把培养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后继有人。第二,拓宽师资来源渠道。要坚持严格的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注重从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招录青年教研人员,从高等学校和其他部门引进符合党校教学要求的优秀人才。第三,要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第四,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要建立全国党校系统名师名课库,推动名师名课资源共享。第五,要通过加强经典著作学习、加强教学科研实践、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等多种途径,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第六,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的力度,实行蹲点调研制度,组织党校教研人员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实际,加深对国情党情的认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是决定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质量实效的重要因素。要突出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就要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第一,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注重回答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二,必须倡导和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和现场等各种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领导工作经验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教学活动,重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坚持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党性分析与组织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6.严格教学管理。要突出、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严格的教学管理是重要手段、途径和保证。为此,第一,要实行严格的教案审核、集体备课、课前试讲等制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奖惩机制。对教学认真负责、效果好、深受学员好评的教师,要予以表彰奖励;对教师在备课、试讲、正式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要认真、坦率地予以提醒、指出并切实帮助改正;备课试讲问题突出、不宜通过的,坚决不予通过;正式教学问题突出、学员意见大、反映强烈的教师,要及时果断停止安排教学任务,直到改正提高为止。第二,要根据不同班次的特点,建立严格科学的学习考核制度,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

(五)加强科研工作,切实推进党校教学和党委决策科学化

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的科研工作,只有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校教学和党委决策,切实推进党校教学和党委决策科学化,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更好坚持“党校姓党”,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一致性。科研工作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校教学、切实推进党校教学科学化,就必须做到如下方面:

1.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必须深刻认识、谨记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任何工作包括科研工作,只有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才具有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如果离开教学工作,任何工作包括科研工作,即使搞得再好,也偏离了党校的性质和功能。

2.紧紧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工作。作为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必须重视关注、了解、把握党员领导干部对教育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以及党校教学的需求、计划、安排,据此确立、选择科研方向和专题,而不能离开这些去盲目随意确立、选择科研方向和专题。当前,党中央强调和要求党校教学必须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必须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布局、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中心工作的宣传贯彻,必须加强对基础理论以及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动态、思想潮流的推介、揭示、剖析。作为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必须据此确立、选择科研方向和专题,力求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党校教学提供正确引领、厚实基础、有力支撑。只有这样,科研工作才具针对性、现实性、价值性和影响性。

3.明确导向,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各级党校在制定实施科研管理制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科研人员在围绕教学工作、党委决策开展实施科研工作作出明确、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加强监督、考核、奖惩。

第一,对勤奋努力、成果突出的教师、科研人员,要在科研立项、科研奖励、职称评聘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重奖;对不重视、没有完成有关工作的教师、科研人员,给予必要的惩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有力引导和推动教师、科研人员自觉坚定、积极努力地围绕教学工作、党委决策开展实施科研工作。

第二,强化为党委决策服务的意识。各级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要认识、谨记开展资政工作、为党委决策服务,也是各级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责、任务和工作,对于各级党校而言,这不仅有条件、有优势,而且必要、重要。党校教师、科研人员自觉坚定、积极努力地围绕资政、党委决策开展科研工作,为党委决策服务,切实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校姓党”,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党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扩大各级党校的社会影响力,赢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

第三,紧紧围绕党委决策开展科研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论证调研的过程。不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论证调研,就不可能确保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各级党校在科研工作中,必须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党委政府决策制定执行的科学化作出贡献。

第四,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为确保党校科研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各级党校必须积极、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党校智库运行特点的经费管理使用机制,加强智库成果在决策中的转化与应用;要创新党校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党校学员在决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全国党校系统智库建设协作机制,确立决策咨询模式和智库成员管理模式,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要加强党校系统与行政学院系统、高等学校系统、科研院所系统的智库交流与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4]

(六)坚持从严治校,切实确保党校风清气正

一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政治生态好,改革、发展、稳定就能顺利有效推进;反之,风气、政治生态差,改革、发展、稳定就无法顺利有效推进。各级党校要顺利有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同样必须具有良好风气和政治生态,为此,就必须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党校校风建设、校纪建设、校规建设的根本要求。党中央一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无论治党还是治校,如果不坚持从严,而失之于宽软,那么,治党治校必将流于形式、走过场,良好风气、政治生态必将无法形成、兴盛。坚持从严治校是对党的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党校的改革、发展、稳定,进而事关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因而事关坚持“党校姓党”,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和一致性。

1.扫除误区,强化意识。有的党校之所以不能坚持从严治校,导致学风不好、校风不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严治校意识淡化。从严治校意识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的党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如下误区。有的认为,党校发生、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抓不抓、严不严无所谓;有的认为,党校教职工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党校学员都是有身份地位的领导干部。对他们严了,撕不开面子、会得罪人;有的认为,不良倾向、不正之风不唯党校滋生存在,全党、全社会都滋生存在,有的比党校还严重,光党校抓、党校严解决不了问题、影响不了大局。上述思想认识误区与党中央、习近平同志以及党章党规党纪的有关论述、要求、规定相差甚远、严重背离,是极其错误、有害的。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思考,才能懂得、理解、醒悟上述思想认识误区错误、有害在什么地方,进而才能加以克服、扫除,真正强化从严治校意识。

2.建章立制,加强教育。各级党校要根据党章党规党纪,结合党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更好规范广大教职工和学员的行为,使从严治校有据可依。同时,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党中央八项规定以及校章校规校纪的学习、培训、教育,切实增强广大教职工和学员遵守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坚持原则,违规必究。从严治校不仅体现在对规章、制度、纪律的建立健全以及学习培训教育上,更体现在对规章、制度、纪律的遵守执行上。对违反党章党规党纪以及校章校规校纪的教职工和学员,不论其具有什么级别、地位、身份,必须做到坚持原则、违规必究,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通报的通报、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绝不迁就、宽容、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章党规党纪以及校章校规校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遏治不良倾向、不良风气,弘扬良好风气,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七)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党校工作活力

如同党的其他工作和事业一样,党校工作同样必须增强生机活力。缺乏生机活力,就无法切实推进和搞好。党校的生机活力来自于依赖于改革创新。没有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活力。改革创新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以及战略布局、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只有在党校工作中大力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坚持“党校姓党”,对党保持忠诚性、服从性、一致性,才能把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大力坚持和推进党校领域改革创新,必须做到如下方面:

1.增强改革创新驱动力。各级党校必须认识和意识到,坚持和推进党校领域的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切实推进和搞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而且有利于引领、推动全党、全社会的改革创新;各级党校不仅要为改革创新宣传造势、呐喊助威,而且要成为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先行者、引领者。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改革创新的驱动力,进而积极、努力地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

2.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党校改革创新所作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仅为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作出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也为党校领域改革创新作出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这体现在党中央所制定出台的《意见》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只有认真学习把握、贯彻落实党中央所作出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党校领域改革创新正确有效坚持和推进。

3.坚持改革创新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第一,坚持改革创新的全面性。就是要在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委领导等方面和领域,都要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而不能只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彻底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党校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坚持改革创新的协调性。就是要求党校各个方面和领域改革创新之间以及各种改革创新举措之间必须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不能相互迟滞、相互障碍、相互抵消。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改革创新整体合力,有力推进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第三,坚持改革创新的持续性。就是要求党校领域的改革创新必须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一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而不能一遇到困难、阻力以及其他情况,就动摇、放弃改革创新;就是要求认准了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要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实施并保持稳定性,而不能一遇到困难、阻力以及其他情况就轻易放弃、废止。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确保党校工作的生机活力。

4.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以及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校工作生机活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作为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校领域的改革创新应该实施什么举措、如何去坚持和推进,必须根据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以及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校工作生机活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来考虑抉择。凡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以及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校工作的生机活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改革创新举措、步骤、方略,就大胆、果断去抉择和实施;反之,凡是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以及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校工作生机活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改革创新举措、步骤、方略,就坚决予以反对、废弃。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创新问题上坚持走群众路线而避免独断专行、坚持稳步推进而避免急于求成、坚持求真务实而避免形式主义。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2]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8-119.

[3]赵明刚.习近平关于全党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2-14.

责任编辑:许如江

D261.41

A

1671-2994(2016)04-0091-07

2016-06-11

黄建辉(1961-),男,广西贺州人,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党建科学。

猜你喜欢
姓党党性党校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践行“四向四做” 打造“党报姓党”的新闻铁军
新形势下“党校姓党”贯穿党校教学始终的思考
树立党的意识和坚持“党员姓党”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中共中央党校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1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刘云山强调:坚持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