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卫国
树立党的意识和坚持“党员姓党”
◎文/常卫国
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是摆在全体共产党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广大党员党的意识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这是主流。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在一些党员中确实存在着“在党不言党、在党不爱党、在党不忧党、在党不护党、在党不为党”的现象。有些党员不仅“不想党事”,甚至“不说党话”。有的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置党的原则于脑后,热衷于拉小圈子,彼此称兄道弟,江湖味儿十足。有的党员议论我们党信口开河,犹如议论自家邻居“张家长、李家短”,张口“他们共产党”,闭口“你们共产党”,说话口气俨然是局外人。这是站在党的大门外说党,忘记了自己是门里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姓什么。倘若真有人问一句“你不是党员吗?”则或哑口无言,或支支吾吾,含糊搪塞,其实心里是在说“这与我何干”之类的话。更有甚者,听到当面诋毁、污蔑我们党的言论,只是打哈哈,听之任之。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若此,实在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近一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牢固树立党的意识这一重要问题。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他强调,“必须坚持军报姓党”,“军报姓党,就要爱党、护党、为党”。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一次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姓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部门单位的最根本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要求这些部门单位必须“姓党”,而且要求这些部门单位的党员也应当“姓党”。他说:“对党校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说到底,做事关键在人,人是事业根本,只有这个部门单位的党员“姓党”,才能做到这个部门单位“姓党”。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说的“党校教师姓党”“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实际上是对各个岗位上从事不同工作的广大共产党员提出的共同要求。所有党员,理应“姓党”。
“党员姓党”,这是每一个党员特别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懂得的一个基本道理。全国8000多万共产党员,其中姓氏繁多。众所周知,中国百家姓里有一个“党”姓。然而,“党员姓党”的“党”不是那个作为姓氏的“党”,而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党员姓党”不是说党员的姓氏,而是说党员的“党性”,是讲党员应当具有党的意识。每个党员虽然姓氏各异,但无论“赵钱孙李”,凡党员必须“姓党”。“党”应当是所有党员的“共姓”,因为党的意识是所有党员都应当具有的“共性”。
“党员姓党”,就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自觉地坚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在党”是个大前提,这是党员的身份,更是党员的立场。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党员不仅要身在党,更要心在党。“在党言党”,就要坚定自觉地站在党的立场上,想党的事,说党的事,做党的事。“在党爱党”,就要满怀对党的深厚热爱之情。党员是党培养哺育成长的儿女,这是骨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热爱党应当是党员对党的天然情感。“在党忧党”,就要充满对党的神圣责任感,时刻关注党的事业,始终关切党的命运,勤于深刻思考,勇于赴汤蹈火。“在党护党”,就要坚定维护党的原则和规矩,捍卫党的荣誉和形象,保护党的肌体健康,绝不容忍任何对党的一丝一毫的损害。“在党为党”,就要以身许党,把一切献给党,为党增光添彩。树立党的意识,归根结底,靠行动体现,靠实践检验。党员要真正做到一生一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永远“姓党”。
“党员姓党”,重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党的意识源于党性修养,“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一个党员的姓氏是与生俱来的,而坚定的党性是需要经历与日俱增的长期积累过程。只有通过不断与时俱进的修炼,逐步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