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2016-02-10 20:37侯文利天津市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301900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转色杂菌菌袋

侯文利(天津市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900)

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侯文利
(天津市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900)

总结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要点,解决香菇菌棒不能按时转色,造成香菇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问题。

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香菇是食药兼用的食用菌,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也是国际公认的保健食品。天津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到2015年食用菌产量达到10万t,其中香菇3万多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香菇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在香菇生产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或制约着我市香菇产业的发展,比如培养料组分配方、无菌接种、转色期管理技术等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特别是很多菇农和合作社还没有完全掌握菌棒转色管理技术,致使香菇菌棒不能按时转色,产品产量和品质偏低,菌棒的生物学效率还不高,成为限制菇农收入的技术瓶颈。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要点,为广大香菇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支撑。

转色是代料栽培香菇必经的一个生理阶段,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在适宜的温、光、气、湿条件下,菌棒表面的气生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吐出黄水,形成一层具有保湿、保温、避光、抗杂菌作用的菌膜,菌棒颜色由白色转向棕褐色,这一过程称为转色。菌棒转色的深浅、菌膜的薄厚直接决定香菇原基能否正常发生和发育,对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是香菇栽培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适时促进菌棒转色是香菇生产成败的关键。以香菇出菇方式的不同,转色管理可分为不脱袋转色法和脱袋转色法,下面重点介绍脱袋转色管理技术。

1 脱袋转色管理技术

1.1菌袋脱袋时机的把握

脱袋前,先在出菇温室地面拉设好立排菌棒的支撑线,地表铺一层沙子或炉灰渣,将待脱袋转色的菌袋运到温室内。当菌袋表面瘤状物占三分之二以上,接种孔附近开始转色(菌龄在30 d以上)时,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是脱袋的最佳时期。选择气温在18~22 ℃,晴天上午或无风时的阴天脱袋,气温高于25 ℃或低于15 ℃暂时不能脱袋。脱袋早了易造成杂菌污染,不易转色;脱袋晚了菌丝老化,泌出黄水过多或者菌膜增厚,会造成菇原基分化困难。

1.2脱袋方法

用消过毒的刀片划破菌袋,脱掉塑料袋。脱袋后立排菌棒要迅速,菌棒按6~8 cm的间距,以70~80°的角度斜靠在支撑线上,脱袋后的菌棒要避免风吹日晒。

1.3脱袋后转色管理

1.3.1控温控湿

脱袋后3~5 d内,温室内光线适当暗些,温度控制在18~22 ℃(不要超过25 ℃),湿度控制在75%~80%,不必通风,使菌丝在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继续生长。如果棚内温度高于25 ℃时,早、晚温和通风20~30 min降温。1.3.2 揭膜通风

在菌棒脱袋5~7 d后,菌棒表面长满绒毛状白色菌丝时,要加强通风管理。结合温、湿度调控,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 min,拉大菌棒表面的干湿差,同时增加散射光照,限制菌丝生长,促进菌丝倒伏,形成菌膜。

1.3.3喷水、通风

菌棒脱袋7~8 d后开始转色时,如菌棒开始吐出黄水珠,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起菌体自溶而易感染杂菌或造成菌膜增厚。管理上,一是结合通风,冲洗菌棒表面泌出的黄水,每天向菌棒表面轻喷水1~2次,一般连续喷水2~3 d。二是加大通风量,每天早、晚2次,每次通风1 h。三是增加散射光照,促进菌棒转色。这样到第12~15 d转色可基本完成。

1.4菌棒转色的标志

当菌棒表面形成了一层棕色至棕褐色菌膜,白色菌斑占菌棒表面积的10%以下时,菌棒转色基本完成。此时菌棒有弹性,一般完成转色的菌棒重量较转色期轻20%左右。菌棒转色后,栽培管理上进入催蕾育菇阶段。

1.5转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5.1转色太浅或不转色

菌棒呈现白色或黄色,原因一般是脱袋过早或菇棚内湿度偏低。宜采取增湿控温的管理措施:一是喷水保湿,结合通风,连续喷水2~3 d,每天1次。二是加强通风,早、晚通风换气,每次30 min。三是增加散射光线刺激,促进转色。

1.5.2菌丝生长旺盛不倒伏

原因一般是通风不够,湿度偏大,或者培养料含氮量过高。管理上宜加大通风量,可于中午前后,每天通风1~1.5 h;让菌棒接受散射光照,加大菌棒表面的干湿差,促使菌丝倒伏。

1.5.3菌膜瘤状凸起,出现片状脱落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脱袋太早或脱袋后温室内温度变化较大。应对措施包括:一是控制棚室内的温度,以18~22 ℃为宜;二是喷水加湿,控制棚室内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三是适度通风,每天早晚通风 2次,每次30 min。这样经过5~7 d的管理,菌棒表面可形成新的菌膜。

1.5.4菌棒霉烂或杂菌污染

原因是脱袋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杂菌滋生。应对措施:一是控制喷水,防止湿度偏高,地面可撒一层石灰粉降湿;二是早晚加强通风,保持棚室内空气新鲜;三是菌棒表面发现霉菌(轻度)污染时,可用5%浓度的石灰水刷涂,或用Ⅱ型克霉灵1∶500倍液喷洒菌棒,每天1次,连喷2~3 d。

2 不脱袋转色法

不脱袋转色法一般适用于香菇越夏栽培。待菌袋接种穴周围出现香菇原基时,用刀割破原基周围的塑料袋露出菇蕾,进行出菇管理。出完第一潮菇后,整个菌袋转色基本完成,再脱袋注水培育第二潮菇,这是不脱袋转色管理方法。这一转色方法具有杂菌污染少、菌袋保湿性好等优点,但第一潮菇菇形往往不理想,产品商品性差。因此,不脱袋转色方法生产上较少采用。

S646.1+2

A

1002-0659(2016)04-0021-01

2016-04-16

侯文利(1965-),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tjhouwenli@126.com

猜你喜欢
转色杂菌菌袋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交换生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