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冬小麦、玉米、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016-09-16 02:21:57宋福泉鲁民芳薛印革朱学勇天津市静海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1600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需肥吸收量冬小麦

宋福泉,鲁民芳,薛印革,杨 军,朱学勇(天津市静海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 301600)

静海区冬小麦、玉米、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宋福泉,鲁民芳,薛印革,杨 军,朱学勇
(天津市静海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 301600)

概要介绍了北方地区冬小麦、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的需肥特性,并依据2006年以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取得的经验,提出对应的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冬小麦 ;玉米;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正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是完成土样采集。此项工作一般在秋收后进行,要求5 hm2面积为一个单位,所选地点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选择该区域东、西、南、北、中五个点位,各挖取20 cm耕层土壤并将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法不断减少土样数量,直至1 kg左右。首先,将土样装袋,内外都分别放置标明取样地点、日期、采样人及分析内容的标签;然后将采集的土样送静海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检测化验;最后技术人员检测化验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壤数据库,由专家分析研究后,依据种植作物品种及目标产量提供施肥建议卡,种植户可持卡到所在区域培肥站购买对应含量的配方肥。

1 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1冬小麦需肥特性

小麦生育期较长,需肥较多。每生产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N 2.5~3 kg,P2O51~1.7 kg,K2O 1.5~3.3 kg。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想再提高冬小麦产量,则氮的吸收量会相对减少,钾相对增加,磷基本稳定。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到孕穗、抽穗期,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追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这样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1.2冬小麦推荐施肥技术

为促进苗期早发,使冬前达到一定分蘖和拔节期巩固分蘖成穗,要施足基肥和重施拔节肥(干旱地区以重施基肥为主);分蘖期至开花期对磷钾需量很大,要保证供应。

1.2.1施足基肥

有机肥和磷、钾化肥一般全部用作基肥。耕翻前氮肥40%做底肥,磷肥和钾肥全部底施;微肥可做基肥,也可拌种或叶面喷施。

1.2.2合理追肥

根据苗情长势,分次施用氮肥。返青期撒施25%氮肥,拔节孕穗期撒施35%氮肥做追肥。为保证小麦后期营养,也可以在小麦抽穗期,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05%~0.2%的微量元素肥料,增加产量。

1.2.3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增施有机肥,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每亩施用有机肥2~3 m3;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玉米秸秆粉碎翻压前,撒施秸秆腐熟剂30 kg·hm-2,并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增施尿素75~150 kg·hm-2。

1.3.4平衡施肥

要协调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配比,推广使用配方肥。根据土壤墒情和抓住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推荐小麦施肥用量见表1、表2。

表1 冬小麦氮、磷、钾素推荐用量表 (kg·hm-2)

表2 冬小麦配方肥用量表 (kg·hm-2)

2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1玉米需肥特点

玉米所需肥水较多,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N 2.5~4.0 kg,P2O51.1~1.4 kg,K2O 3.2~5.5 kg。玉米对锌非常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少于0.5 mg·kg-1,就需要施用锌肥。

夏玉米从拔节到孕穗吸收养分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吸收减慢,所以夏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是拔节孕穗期,施肥时应采取前重后轻的原则。

春玉米生长期长,前期气温低,植株生长慢,需肥的高峰比夏玉米晚一些,也没有夏玉米集中,一般到灌浆成熟期还需要一定的营养供应。

2.2玉米推荐施肥技术

2.2.1施足基肥

耕翻前氮肥40%、磷肥和钾肥全部底施。基肥要均匀撒于地表,随耕翻入20cm深的土壤中;微肥也可做基肥,每667 m2施用0.5~2 kg硫酸锌作底肥。

2.3.2用好追肥

追肥主要是氮肥,春玉米分两次追施,大喇叭口期追施40%氮肥,灌浆期追施20%氮肥。夏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追施60%氮肥。追肥可条施,也可穴施,施肥深度应达到8~15cm左右,施后要及时覆土。

2.3.3实行小麦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2.3.4肥料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如合理密植﹑化肥机械沟施等。

2.3.5合理施用微肥

玉米对锌敏感,在静海区独流镇、唐官屯镇、陈官屯镇有一部分缺锌地块,应及时补施锌肥。在玉米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0.2%的硫酸锌溶液750~1 050 kg·hm-2,时间间隔7~10 d左右,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推荐玉米施肥用量见表3、表4.

表3 玉米氮、磷、钾素推荐用量表 (kg·hm-2)

表4 玉米配方肥用量表 (kg·hm-2)

3 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1棉花的需肥特点

棉花在不同产量水平下,需肥数量有所不同,其吸收氮、磷、钾的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根据多方面试验资料统计,一般每生产100 kg皮棉需吸收N 11.8~17.8 kg,P2O53.9~6.5 kg,K2O 11.8~15.5 kg。

棉花苗期和成熟期吸收养分较少,现蕾后逐渐增加,花铃期达到高峰,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对养分的吸收也下降。

棉花苗期吸氮量、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5%~6.5%、3.0%~3.8%、3.7%~9.0%;蕾期需肥量增加,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5.8%~30.4%、18.5%~28.7%、28.0%~31.6%;盛花结铃前的10 d左右,是高产棉花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盛花后吸收氮磷钾的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4.8%~62.4%、64.4%~67.2%、61.6%~63.2%,所以棉田需适当早施、重施花铃肥,做到“花肥铃用”;吐絮期吸收氮磷钾的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7%~22.2%、1.1%~10.9%、13.9%~6.3%。

3.2推荐施肥技术

棉花施肥要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

3.2.1施足基肥

磷、钾化肥全部作基肥,基肥均匀撒于地表并进行翻耕,氮肥的50%在种植前半个月左右施入10cm左右的土壤中。棉花对硼比较敏感,施用硼肥可防治棉花“蕾而不花”症。硼肥可做基肥,也可叶面喷施,底施硼砂用量为7.5~11.25 kg·hm-2或用0.2%的硼砂溶液750 kg· hm-2,在现蕾期至始花期叶面喷施2次,每次间隔7 d左右。

3.3.2重施花铃肥

花铃期追施氮肥的50%。对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棉田要及时采取化控措施,追肥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有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低、长势弱的棉田,花铃期追肥应在初花期早施、重施,追施后还要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适时浇水和化学调控。

3.2.3注意施用硼肥

棉花对硼比较敏感,施用硼肥可防治棉花“蕾而不花”症。静海区独流、台头、王口、杨成庄、子牙等乡镇有一部分缺硼地块,在棉花现蕾至始花期每hm2叶面喷施0.2%的硼砂溶液750 kg,喷施2次,每次间隔7~10 d。

3.3.4叶面喷肥

根据棉花长势,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为防止早衰,可用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1125 kg·hm-2叶面喷施,7~10 d一次,连续喷2~3次。推荐棉花施肥用量见表5、表6。

表5 棉花氮、磷、钾素推荐用量表 (kg·hm-2)

表6 棉花配方肥用量表 (kg·hm-2)

[1]宋志伟,张长春. 新型农民科技人才培训教材: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问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S147.35

A

1002-0659(2016)04-0017-02

2016-05-15

主要作者简介:宋福泉(1972-),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343843579@qq.com

猜你喜欢
需肥吸收量冬小麦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节水灌溉(2022年2期)2022-03-04 07:55:40
菜豆对铜镁钠吸收利用的特点分析
甘肃冬小麦田
植物保护(2017年1期)2017-02-13 06:44:34
冬小麦和春小麦
中学生(2015年4期)2015-08-31 02:53:50
浅谈红干椒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8
冬小麦——新冬18号
冬小麦—新冬41号
5种蔬菜和基质对土壤重金属吸收量及土壤钝化的影响
不同浓度指数施肥方法下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需肥规律
大葱需肥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