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探究

2016-02-10 18:29原霞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习俗少数民族民族

马 忠 原霞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探究

马 忠 原霞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在民族心理视角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竞争力和培养民族审美观。但是,二者的协同发展,面临着思想观念与现代化衔接、传统媒介向新媒体的过渡、经济水平对教育程度的影响等系列挑战。为此,要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就必须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民族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民族认同感;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人民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人民长期积累劳动成果,“是各少数民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经过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少数民族对自己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1]我国是一个以民族文化多样性著称的多民族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其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同发展,使人们在文化认可的前提下,求同存异,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较为零散,但拓展空间大,优势明显,故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价值

“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3]即为协同发展。泰勒指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与习惯。”[4]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环境并促进其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内核,引领民族文化的价值建构并弘扬其优良品格。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一)增强民族认同感

心理学视野中的“认同”,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5]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归属感,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6]作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第一,民族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核,其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第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价值取向等,都潜移默化地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故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民的归属意识,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民族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文化竞争力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驱力,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全体人民的集体记忆符号,代表着民族精神凝结的结晶。其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维度有“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涵摄力;文化的认同度、信任度;文化的活力及其创新力;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展现等。”[7]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浩瀚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和进步,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以亲和与特色为标志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在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并彰显国家的价值倾向,从而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培养民族审美观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判断、品鉴和欣赏。”[8]一个地区或民族审美观念的形成,包括该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特有的风情民俗、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在一种文化中,如果语言——思维模式是其最基本和核心的部分,那么审美模式则是其最升华最显露的部分。审美模式包括审美情感、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活动等方面的特有方式及其特有对象。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最初形成的时期,就已经悄然诞生着它的审美模式。”[9]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各少数民族的精神积淀和智慧结晶,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第一,可达到陶冶人们精神生活、塑造完美人格、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二,在促使少数民族人民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上,内化心理品质,鉴赏甄别异域文化,促进自我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基本手段,其传播过程也是社会文化不断发展、逐步繁荣的过程。”[10]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价值转化,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但两者在协同互动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思想观念与现代化的衔接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所赋予它的意义却是由个人所决定的,人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来认识世界和赋予其意义。”[11]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紧密依附于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实际且受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引领。而“少数民族文化塑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12]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产生根深蒂固的烙印。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盛行着臣民型政治文化及相应顺从性政治价值观,缺乏公民和民主以及现代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等级特权观念强烈”;又如,“一个苗族妇女只要守住那一身银饰,即使此外一无所有,也会认为自己拥有全部财富”;再如,“部分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具有消极无为的思想,悲观、厌恶、相信宿命论,对现实漠不关心,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守旧而不创新,固守传统和习惯,顽固地排斥现代化和新信息。”[1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时代主题且代表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具有显著的进步性。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下,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衔接出现落差,因而具有相对迟缓性。故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进步性与相对延缓性的矛盾。

(二)传统媒介向新媒体的过渡

“新媒体”是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它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14]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展了信息交换的层面,尤其是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向以手机、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过渡。在这个获得信息与掌握话语权正相关的时代,新媒体以其即时、权威、快速、广泛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带动下,以手机、互联网为信息载体的新媒体时代,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突破了传统介体的“灌输式”,以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愿的主渠道,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同时,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多种新媒体,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如何推进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就成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三)经济水平对教育程度的制约

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5]而“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制度与体制的形成确定,还决定着教育的结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16]因此,教育与经济相辅相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效益不显著,束缚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与驱动力。第一,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少数民族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性较弱、认可度较低,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犹如恩格斯所说:“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17]第二,少数民族文化依赖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的民族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定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教育的充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内在动力。第三,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下,地方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致使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质量降低。众多不利的客观因素,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同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提出了巨大挑战。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

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解决其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当今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紧迫任务。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促进学科发展,而且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对接。

(一)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根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古代社会人类与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从而使人类对该力量产生敬畏及崇拜,于是引申出了某种信仰认知及一系列的活动仪式,其实质是一种心灵寄托。信仰是“人们基于有限、当下和未知的基础上对所崇拜的事物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坚定信念,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所产生的某种价值判断。宗教信仰指的是对具有超自然的超人格性质的存在(如造物主、绝对者、至高的存在,其中尤其是神、佛、仙灵)的确信、敬畏或崇拜的心情和行为。”[18]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9]我国是一个有着55个少数民族、多种宗教并拥有过亿信教群众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存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种。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第一,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宗教活动的自由。第三,实行政教分离。第四,实行独立自主自办。

在信仰宗教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依赖于其宗教价值取向。如《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典,“强调安拉至上,宣扬后世的乐园火狱、复活日的审判,告诫信仰者应坚忍、顺从、行善、施舍和为主道而战,并且明确了伊斯兰教信众的行为准则与伦理道德规范,在其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指导、约束与协调的重要作用。”[20]宗教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的合法宗教信仰活动。因此,“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在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主要体现在:第一,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如恢复和新建了宗教活动场所、批准和成立宗教团体,并且注重教职人员的生活保障、妥善处理各种涉及宗教事务的矛盾。第二,大力推进宗教法制建设。如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宗教事务条例》,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宗教院校设立办法》等具体措施。第三,加强对宗教人士的教育。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不仅重视对民族信教群众的教育,而且注重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2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人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所尊重。

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实践证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符合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能更好地保障人权,促进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增强。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对信教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节信教群众的心理,稳定其情绪,从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22]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3]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社会交流的工具,语言具有信息功能、情感功能和认同功能。文字是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其出现,突破了口语受到的时空限制,促进人类精神财富的传承,促使人类快速步入文明社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见证了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并传播了其优良文化。作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民族数量多、语言种类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除回族、满族之外的53个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4个民族有文字。但是,有的民族不只使用一种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通用于整个蒙古族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而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广西壮族将壮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利用汉字及其偏旁,模仿汉字,形成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纳西族使用图画象形文字和表词的音节文字。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重要象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既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熟知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除回族和满族两个少数民族群以外以及部分少数民族的部分人转用汉语外,大多数民族继续以本民族语言作为日常交际工具。在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双语现象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各民族在祖国大地上交错居住和相互往来、相互交流,并使用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与之配套的多种形式和方法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用民族语言辅助于教学,实行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是因地制宜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教育体制。双语教育体制的确定,要以当地的语言环境为基础,同时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办学效益和群众意愿并使之同基础教育的普及进度相衔接。具体措施有:开展双语教育,不仅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群众顺应现代化潮流,更好地促进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规范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制定了藏文、彝文、维吾尔文、蒙古文、朝鲜文、傣文等文字编码字符集的国家标准矩阵键盘。多语言促进多视角,多文化形成多色彩,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实现二者的交流共享。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秩序、形成共同的价值准则,而且有利于扩大信息传播、增加文化积累,对边疆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在尊重民族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习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习俗认知、习俗信念、习俗感情、习俗态度、习俗价值观等。”[24]民族习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吸取和改造后,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共同的喜好、风尚、习气、禁忌和信仰……对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心理习惯和思维模式产生着重要影响。”[25]一方水土,一方风情。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习俗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日常生产生活、经济活动以及民族心理,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民俗习俗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其分类有:物质文化生活习俗(反映民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社交习俗(见面、称呼、祝贺、请客、通信、拜访等个人或集团交往方面的全部习俗和礼仪);家庭习俗(称谓习俗、辈分习俗、敬老习俗、回避习俗等);人生习俗(降生礼俗、生日礼俗、成人礼俗、结婚礼俗、丧葬礼俗);岁时节庆习俗(时令节日、宗教节日、庆丰收节日,传说、念型节日)。例如,回族在服饰方面的礼拜帽、盖头;在住房方面的清真标志、阿文书法;在食物方面忌食猪肉、禁烟酒;在行为方式方面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且对违背家规的家族成员可施以教训或体罚;在人生礼俗方面的“教内婚”或“族内婚”等。再如,海南黎族纹身,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纹身绣面,纹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

民族习俗文化是民族的一种历史积淀成果,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喜好、风尚、禁忌和信仰,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具有强大的隐形制约作用,对人们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意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重要性。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有利于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1.尊重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习俗。例如,在西藏,由于生产方式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居建筑,有藏北的帐房、卫藏南部谷地的碉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板屋和阿里高原的窑洞等,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式家具。在藏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的建筑风格、生活文化。

2.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交习俗。例如,蒙古族来了客人,主人都要迎出门外,并叮嘱家人监管狗,主客相见,晚辈须向长辈曲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辈分比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相互融合、协调。

3.尊重少数民族的人生习俗。如彝族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庭外婚、姑舅表优先婚等婚姻观念习俗,维吾尔族的“没有女儿,就没有亲族”的观念,蒙古族产妇生产期蒙古包前都挂以标志,白族的忌山神做佛事等。这些传统习俗文化,作为该民族的生存发展根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其做充分的了解。

总之,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起着引领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传统的民族习俗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发扬和传承优良的民族习俗文化,调整落后的不合理的习俗文化。只有在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民族内部的协调和稳定,规范和促进民族的道德发展。

[1]丛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现代管理词典编委会.现代管理词典.第3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876.

[4]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76.

[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81-282.

[6]张媛媛,鲍江.“文化自觉”视野下的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

[7]范玉刚.试析文化产业对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意义[J].学习与实践,2006(11).

[8]谷玉梅.论价值取向与现代人的审美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9]张文勋.滇文化与民族审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8-9.

[10]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5-46.

[11][12]杨立江,杨民.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7).

[13]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169-172.

[1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2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60.

[16]戴伟.我国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5:4.

[17]吴德刚.中国民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5.

[18]高静波.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3:5.

[19]于光君.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6).

[20]唐小蓉,陈昌文.《古兰经》:伊斯兰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导向[J].新疆社会科学,2006(05).

[21]刘源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33-134.

[22]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72.

[23]宋振华.语言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88.

[24]涂可国.社会文化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571.

[25]戴岳.论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教育意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12).

责任编辑:刘建文

G412

A

1671-2994(2016)05-0144-05

2016-06-30

马 忠(1974-),男,甘肃通渭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原霞霞(1990-),女,甘肃陇西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项目《甘青地区藏民的政策认知与接受心理研究》(12YJCZH15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习俗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