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建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价值研判与路径创新
杨建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当前,互联网正以始料未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透视网络育人功能特性、价值优势与现实困局,高校既要总结提炼经验,又要论证探讨创新路径,从弘扬主旋律、夯实主阵地、壮大主力军、把握主动权等方面科学打造高校网络育人系统工程,为高校制定兼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积极指引。
关键词:网络育人;实践路径;系统工程;价值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虚拟空间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共享资源、互动交流、传情达意的重要途径。网络为高校教学形式的灵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造了可能,但高度融入背后是全方位的影响与挑战,变幻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年学生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要认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把握网络育人工作的节奏方向,丰富网络育人工作的内容形式,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创新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
当前,互联网正以始料未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这给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全新挑战。
(一)行为模式
1.语言表达低俗化。网络时代热衷于制造新词,网络语言低俗化的现象愈演愈烈,简单化、娱乐化、低俗化、极端化的话语日益成为主流。比如尼玛、你妹、装逼等等,这些容易被同音利用、彻头彻尾的脏话,经过所谓网络,摇身一变,登上大雅之堂。大学生更是乐此不疲,挂在嘴边。
2.思维方式直观化。大学生习惯于每天浸染在由图像和声波组成的世界里,热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和青春偶像剧,缺乏耐心对长篇文本的研习揣摩,思考问题往往缺乏深度,呈现出简单化、直观化、表象化特征。
3.行为习惯虚拟化。青年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习、文娱、求职等各方面的需求,如在线阅读各类电子文档、书籍、杂志等。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稳定阶段,更易被网络独特的自由放纵特性所吸引,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释放自身的个性,将在真实环境中压抑的情怀完全暴露在开放虚拟的网络中。[1]
(二)价值取向
1.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大学生都是高中时代的佼佼者,而步入大学后,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就很难再像高中时那样突出。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优越感丧失。而在虚拟网络里,特别是在“网游”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舍我其谁的霸气,可以找回昔日“一览众山小”的高峰体验。久而久之,就会惧怕现实生活,导致空虚、颓废,最终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2.社会价值陷于迷茫。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给人类认知带来信息过载与真伪难辨的难题。面对网上充斥的各种“西化”信息,少数意志不坚定者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受到蛊惑,淡化理想信念,造成价值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网络不良、垃圾信息、网络骚扰和网络犯罪等危害,诱使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缺乏足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世界局势,也难以做出准确而成熟的判断。
(三)心理发展
1.人际关系冷漠。迷恋上网,热衷“人机交往”,减少了大学生参加户外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机会,使得部分学生疏远人际交往,忽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造成了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障碍和角色错位,导致心理空间的实际封闭,最终带来人际关系的冷漠。
2.网络成瘾增多。少数大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预警、人际关系恶化等现象。一些大学生因过度上网,导致身心俱疲、思维模糊等不良生理反应,变得体虚多病、面容憔悴、情绪低落,并伴有莫名言行。
3.性心理畸形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全球性、超地域性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性意识高涨,具有猎奇心理,且自控力较差,加上当前各高校开设的相关性知识课堂较少,面对网上良莠不齐的色情、暴力信息轮番冲击,很容易诱发他们性心理的畸形发展。
(四)道德观念
1.网络诚信危机。网络社会的诚信问题,实质是人的诚信问题。网络内含着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不经意间就逾越束缚、跨越雷池,出现不得当的道德缺失行为,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欺诈。越来越扁平化的新型信息获取渠道,使网络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也成为“网购诈骗”、“QQ诈骗”、“飞信诈骗”的重灾区,到处弥漫着对诚信的质疑。
2.网络道德失范。在虚拟世界里,高度的虚拟性、隐密性,对传统道德伦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加上大学生的好奇猎奇心理和挑战自我的高峰体验容易极度膨胀,从而弱化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导致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放纵不羁。他们大力施展计算机和网络运用技术,将破译密码、制造病毒、传播谣言等当作是对自我智力的一种挑战。这种网络自我约束力的降低或失控,久而久之会导致网络道德失范。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概念界定
网络育人是与网络社会相伴而生的一个系统概念,既是引导受教育者更加辩证地看待网络与现实的世界观教育,也是帮助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实现更好成长发展的方法论教育。[2]网络育人是以网络环境为生态场域,以网络平台为工作载体,以价值传递和思想引导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观念教育活动。它是一项立足实践、服务实践的系统工程,是在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发展。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指高校师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根据网络文化发展规律,利用高校网络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各文化层面不断发展,最终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
(二)高校网络育人的功能特性
高校网络育人并不是虚无缥缈、漫无目的、毫无价值的工作,它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充分彰显了三大功能特性。
1.思想性。高校网络育人是围绕大学育人的本质属性而进行的平台建设。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汲取传统精髓、体现时代特点,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充分发挥着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校园网络的文化品位和育人价值。
2.针对性。高校网络育人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相协调,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承接,力求用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3.实效性。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实现对大学生生活的全面覆盖、全程融入。为此,高校要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对象的全覆盖,以“微媒体”工作体系实现思想引领的全过程,以党员全媒体平台实现骨干成长的全追踪,以交互式学习平台实现学工队伍的全引导,拓宽有效教育渠道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网络育人的优势
透视高校网络育人三大功能特性,对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
1.“多对一”的教育引导模式。网络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引导模式,辅导员数量短缺、时间精力不够、知识内容更新过慢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众多老师、学生骨干乃至我们身边的普通个体,会就某一同学提出的具体难题进行开解辅导,从而颠覆性地自发形成了“多对一”教育引导模式。
2.交互参与中疏导。网络给芸芸众生提供了走向“世界大舞台”的便捷通道,给予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均质互动的环境。网络社会彰显以自由、平等和民主为核心的互动交流理念,为大学生提供了观点沟通和价值观互证的机会和权利公平。在网络社区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氛围下,高校可以掌握当代大学生关注焦点的转移路径和基本立场的变化过程,合理创设情境,主导校园网络舆论。
3.资源共享中创新。校园网络文化提供的虚拟空间和自由平台,有利于青年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而校园网络文化所营造的民主、包容的舆论氛围,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自由、愉快、舒适的畅谈空间,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助力人格塑造,实现全面发展。
(一)各部门相对独立,缺少联动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指挥、体制混乱的现象。各部门从便于实现各自工作目标的角度出发,独立制定规划,推进工作,缺少协同合作,难于彼此呼应,造成资源共享不够、信息沟通不畅、流程衔接脱节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全局层面的共享发展。面对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的网络社区,高校必须综合运用管理、服务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通过部门的设置与整合,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形成工作合力,进行线上引导、线下指导,积极培育和推进“全环境育人”系统工程。
(二)阵地单一分散,缺少“集群”
目前,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大多依赖校园BBS、微信、QQ群等,缺少“集群”支持,导致部门职责不明,条块分割严重,难于有效满足网络育人不同层面的需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难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和服务育人。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性能优化,“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越来越快,高校要积极借力新媒体平台,主动融入大学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加快阵地和平台的进一步改造、提升、优化升级,建立“可用”、“可信”、“可控”的集群式的高校网络社区。
(三)内容照搬移植,缺乏共鸣
大多数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是机械照搬传统育人模式,将书本理论和传统文化直接植入网络新媒体,缺乏对网络社会特点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高等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与把握,走进“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和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误区,陷入缺乏新意、难引共鸣的境地。网络育人如果没有教师的巧妙设计与引导,没有鲜活内容的更新与升级,就会成为一种在高科技包装下的以数字科技实现原有理念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因为网络育人不是简单的网络与育人的结合,不是简单地用网络来直接呈现教学提纲,而是通过引入实例、创设情境、拓展载体等,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
(一)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育人
校园网络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校园主流文化,是师生情感交流、信息交互、思想交织的重要平台。
1.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占领这块阵地,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作用,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学风建设、日常管理和主题教育之中。
2.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第一,要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引导体系,坚持内容创新,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民族性和高雅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全过程,并最终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坐标和心灵归宿。第二,要帮助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唱响网上思想主旋律,推进优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二)夯实主阵地:用数字化基础平台实现校园网络文化育人
1.推进数字化基础平台建设。通过夯实、改造、整合和升级现有校园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工作综合信息基础平台,实现全校范围数据共享和一致,将之打造成为没有边界的“育人生态”。基于数字化综合信息基础平台,统筹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进而优化学生工作业务网络流程,提升思想引领、奖贷助勤、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工作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开展特色网站专题教育。依托红色教育网、PU平台、青年之声等特色网站建设,借鉴“网络祭奠英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建立学校正面教育网络平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例如,PocketUni(口袋校园),简称PU,学生以学号为账号登录,集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服务于一身,深受同学们喜爱。目前,该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江苏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和特色成果。
(三)壮大主力军:用“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助推校园网络文化育人
各高校“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重要的组织保证。”[4]高校应努力构建“网络良师——学工队伍——学生骨干”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在网络引导、信息监管、内容更新、系统保障等方面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育人优势。
1.网络良师。高校可集中一大批阅历丰富、博学多才、热爱学生,且人际关系较好的教师组建网络良师队伍,进行线上线下活动。例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共建,做学生人生导师”活动。学院要求机关各支部的7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级以上职称同志,每人联系一个班级,重点联系学习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困惑或者经济上较困窘的“三困学生”5-8名,通过微信、QQ、邮件等方式,与这几个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他们进行思想上教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引导,生涯上指导和学业上辅导,从而“点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2.学工队伍。学工队伍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利用班级、学院和学校等网络公共平台,开设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讨论专栏,让学生畅所欲言,准确及时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好“服务员”、“管理员”、“引导员”,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方式方法,实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价值判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精致化程度。
3.学生骨干。学校要善于培养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号召力的学生网民,尤其是政治觉悟高、信息甄别力强的学生骨干,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随时随地主动发声,发挥“朋辈教育”的引导作用,在源头上发挥主导性作用。“当大学生个体的某种言行得到其所在群体成员的认可,即使需求行为并非反映大学生群体内所有成员的愿望,只要一旦被群体核心成员等心理认同,就能够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占领舆论空白点。”[5]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在网络平台上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传播青春正能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四)把握主导权:用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保障校园网络文化育人
高校要注重顶层设计,统筹网络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工程,从而牢牢掌握校园话语和青年文化的主导权。
1.建章立制,完善网络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网络信息规范有序地传播、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网络制度建设。因此,高校要在统筹资源和协调各方中,建立网站建设备案制度、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信息监管引导制度、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等。
2.科学管理,规范网络秩序。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主题实践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手段,将管理和教育、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积极融入网络社会,同心共智、同频共振、同力共举,为社会正能量添翼,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清朗工程,共同营造健康和谐、安定有序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靓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2]蒋广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8.
[3]刘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C].教社政[2000]10号.
[5]丁建军.高校网络舆情与应急管控[J].学术平台,2008 (03).
责任编辑:马树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6)02-0036-04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杨建(1982-),男,山东临沂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干事,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