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刚
一个乱码数字引发的总师之路
—— 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的质量记忆
■ 林志刚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接到采访者抛出的这个问题时,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有人说,最难忘的是型号首飞成功时眼角那一滴又一滴五味杂陈的眼泪;有人说,最难忘的是“死亡线”临近时嘴角那抽了一根又一根的香烟;还有人说,最难忘的是外场跟产跟飞时那家乡圆缺了一回又一回的明月……对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而言,他最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接到采访者抛出的这个问题时,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有人说,最难忘的是型号首飞成功时眼角那一滴又一滴五味杂陈的眼泪;有人说,最难忘的是“死亡线”临近时嘴角那抽了一根又一根的香烟;还有人说,最难忘的是外场跟产跟飞时那家乡圆缺了一回又一回的明月……对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而言,他最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是三十年前一件跟质量有关的故事,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是我参加工作承担的第一项工作任务。”三十年,足以将邓景辉鬓上的青丝染上白霜,也足以将当初的青涩少年变成今日的成熟大叔。
1986年,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成为了“中国摇滚之父”,我国也在这一年开始取消除粮油外的票证,对消费品敞开供应,也正是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某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当年的邓景辉,和现在新入所的毛头小子一样,走出象牙塔,带着期望和忐忑来到直升机所,原以为西工大结构设计专业出身的自己会被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强度研究室,哪知却被分到了旋翼研究室。那时的旋翼研究室老主任对他说,“旋翼室现在搞力学计算和分析的人比较少,你是搞力学的,有这方面的经历,室里正需要你。”就这样,阴差阳错之间,邓景辉这一生都与旋翼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报到不久,邓景辉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份活儿。旋翼室负责的一个“六五”预研项目要结题,那是一个直-9复合材料夹板国产化项目,室里领导给初来乍到的邓景辉分配了一个重要任务,希望力学出身的他发挥专业优势,把夹板的硬度分布、刚度特性做一个计算分析。
“当时我刚出学校,人也单纯,觉得干的第一件活儿就和本身专业匹配,所以兴致很高,充满激情。”那时年轻气盛的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后面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风险。
他开始认真策划如何对复合材料夹板进行计算分析,从摸清结构、建立模型和本构关系,再到画网格,最后到编写程序,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邓景辉都干得十分顺利,就等着在高性能计算机上“一算验真章”,通过运算分析程序来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
八十年代,那时的电脑普遍还是打卡式计算机,我所还没有性能比较强的计算机,遇到运算量大的项目只能去外地运算,邓景辉这次负责的项目也不例外。
当时所里科研项目少,差旅经费匮乏,如果要出差必须得经过总师审批,邓景辉这次出差的地方是上海708所,机会弥足珍贵。室里领导给他一周的时间,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在一周之内把运算分析结果搞定。
在只有绿皮车的年代,差旅条件十分艰苦,除去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邓景辉在上海实际有效的工作时间也就不到四天。艰苦的条件挡不住年轻人积极蓬勃的心,一到上海,邓景辉就一头扎进了计算机房,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里面,通过三天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所有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调试工作,就在邓景辉以为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计算机上运行出来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完全不符!
碰到这样的结果,第一次接任务的邓景辉无法淡定,计算结果与理论不符,意味着这个项目失败,这也意味着团队成员之前所有的心血全都付之东流,他不甘心,继续在那查找出错的原因,可是时间不等人,所里只给了一周出差的时间,按照规定到时间必须返回,那次,邓景辉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程序的计算,只能悻悻回所。
“回来后跟组长报告说程序出错,事情搞砸了。当时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参加工作负责的第一件事就没干好,辜负了领导的重托,怕大家以后不信任自己。”如今淡然地讲起往事,恍然之间,邓总就像穿越了三十年的烟云。
为了证明自己,他并没有放弃,回所后,邓景辉沉下心来,夜以继日地对上万组原始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梳理,“那段时间查的快疯了,不知道问题在哪,感觉哪都没问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地方引起了他的注意,浩瀚如海的数据中,有两组数字在编码过程中顺序输反了。通过反复的分析和对比,同时多次请教所里的老同志,邓景辉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小小的质量问题就是导致这次任务失败的元凶,他断定,有99%的可能性是因为这个微小数字的输入错误导致整个程序运行失败。
邓景辉鼓起勇气向领导争取再去一次上海,誓必把程序运算后的分析结果拿到手。只不过第二次去和第一次去的心情完全不同,这次可是承载着巨大压力,因为他知道没有第三次机会。“第二次等待计算机运算结果的时候,心里特别紧张,手心里全是汗,幸运的是程序一次就通过了,结果和理论计算完全一致,当时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果然不出他所料,正是那个数字导致了前次运算的出错,质量问题也由此解决。“在当时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还是新鲜玩意,我拿回的夹板应力分析是所里第一张彩色的完整的结构件应力分布图”,当邓景辉拿着厚厚一摞计算资料回来时,他赢得了领导和周围同事的认可。
“三十年前,所里科研任务少,想承担重要的科研任务是要竞争的,如果当时我没有解决那个数字乱码的质量问题,后面就没有机会独立承担直-11桨毂星型件项目,没有完成星型件设计的经历,就没有机会去设计整个旋翼系统从而成为旋翼室主任,我今天也就成不了总师。”
从当初一位普通的设计员,成长为今天的总设计师,从当初沉迷于解决复合材料夹板运算分析质量问题的年轻小生,到如今负责全所科研技术管理的所领导,邓景辉对质量始终这样认为:质量在于细节。
“很多质量问题都在细节,很多人认为差不多了,那就这样吧。我们所里常犯这样的质量问题,就是在对原理没有完全吃透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创新”,最后设计出的东西质量不过关,问题层出不穷,不光年轻设计员这样,甚至一些老同志也会犯这个错误。”谈及全所的质量问题,邓总感慨颇多。
当被问及如何理解“巨匠精神”和促使年轻人提升质量水平时,邓景辉喝了口茶,把目光放在了不远的将来。
“巨匠精神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文化,是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广大职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多去一线提升动手能力,把事情做精做优,做到极致,像空直公司有名的“高老头”一样,虽然他只是一名工人,但在空直的地位却不低,拥有多项专利,是旋翼方面的专家,所以说只要多学习钻研,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大师或者巨匠,到那个时候,质量水平自然就提上去了。”
他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谆谆告诫,希望大家静下心来琢磨业务上的事,保持对直升机事业的激情,把工作、爱好和人生目标相结合,主动作为,持续学习,做好每一件小事,对自己工作的质量负责,总会有更大的舞台来表现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直升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