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矿产勘查企业对策分析

2016-02-09 09:14:26邵风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矿业权矿产新常态

■ 邵风雨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新常态”下矿产勘查企业对策分析

■ 邵风雨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矿业市场深度调整,矿产勘查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勘查投入减少、社会投资占比下降、勘查企业效益下滑和勘查重点矿种出现分化,充分反映了矿产勘查市场的现状。在此背景下,矿产勘查企业陷入了勘查成本高企、行业竞争加剧、融资困难的境地。为推动矿产勘查企业的平稳发展,保障国家的资源供应,矿产勘查企业需主动适应市场新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加强地质科技创新、盘活矿业权、调整勘查矿种、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新常态;矿产勘查;难题;对策

当前,我国正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将转向科技创新,过度依赖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我国对大宗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速会减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大宗矿产品价格。受此影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行业正面临着与以往矿业“黄金十年”不同的新形势,并呈现出某些新特征。因此,充分掌握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市场现状,深入剖析矿产勘查企业面临的难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矿产勘查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市场现状

1.1 勘查投入大幅减少

受宏观经济增速减缓、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整体走低,进而波及矿产地质勘查市场,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近三年来持续下降。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下降,2013年至2015年,分别同比下降9.3%、12.6%、18.9%,降幅不断扩大[1](参见图1)。

图1 2006—2015年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

1.2 社会投资占比下降

矿业市场的低迷,直接打击了社会资本进入矿产勘查市场的积极性。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社会投资占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总投入的比例明显下降,2014年社会投资占比虽有所回升[1],但受矿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的影响,2015年社会投资占比加速下降(参见图2)。

图2 2006—2015年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中社会资金占比变化情况

1.3 地勘企业效益下滑

随着勘查投入的大幅减少,全国矿产地质勘查项目数量和完成钻探工作量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与前些年地勘项目应接不暇相比,现如今地勘企业很难在市场上承揽到大型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以致企业近三年效益持续下滑。2006年至2012年,地勘企业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2013年以来,这一趋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年收入逐年下降[2]。目前,地勘企业效益下滑已成为“新常态”下矿产地质勘查市场的特征之一。

1.4 勘查重点矿种出现分化

过去,我国在重化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投资力度很大,对煤炭、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使得煤炭、铁矿成为当时矿产勘查的热点,全国先后发现了一大批煤炭、铁矿大型矿床。而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成重点需求矿种的变化,不同矿种之间的勘查投入出现了分化。煤炭、铁矿勘查投入明显下降,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铜、镍、三稀金属等矿产受到更多的关注,相应的勘查投入仍保持在高位。

2 矿产勘查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勘查成本高企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带动了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导致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矿产勘查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已步入高成本时代。

一是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矿产勘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上升,临时建设用地补偿标准不断提高,特别是劳动力价格上涨最为迅速,已出现了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情况,致使勘查成本不断提高。二是找矿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大幅增加。如今,我国地质工作程度已大为提高,露头矿和近地表矿已基本查明,尤其是在中东部地区,新发现这类矿床的概率已经很小,只有在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可能,深部及隐伏矿床是未来找矿的主要方向。深部及隐伏矿由于埋藏深、成矿地质环境复杂,给找矿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勘查此类矿床,不仅需要先进的勘查技术作为保障,而且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找到每吨矿石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大幅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勘查成本。

2.2 行业竞争加剧

自2003年矿业进入“黄金十年”,矿产勘查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一个地勘企业承担几十个项目,或者一位地质工程师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地勘企业为了承担更多的项目以加快企业的发展,大量购进物化探设备和新式钻机。一时间矿产勘查行业的职工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行业,地质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非常好,地质勘查从业人员急剧增加。然而,目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的矿产勘查行业,勘查投入大幅下降,地勘项目数量大量减少,矿产勘查行业实际上已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状况[3]。从以前地勘项目到处追着地勘企业,到现在各地勘企业相互竞争以获得地勘项目。面对可能继续发展的“产能过剩”之痛,各矿产勘查企业为求得生存,不得不到处寻找项目,而趋同的产业结构,又势必会加剧行业竞争。

2.3 融资困难

矿产勘查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的投资领域,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在当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矿产勘查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首先,传统渠道融资困难。矿产勘查投资形成的是探矿权,其取得的勘查成果是科技成果,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产权。因为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很难通过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贷进行融资。其次,融资成本较高。即使矿产勘查企业以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了贷款,仍需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由于矿产勘查周期较长,企业短期内没有收益,无法承担数目不菲的财务费用。再次,社会资本找矿积极性陷入低谷。矿业市场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矿产勘查市场步入转型期,与前些年一片繁荣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未来市场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心,社会资本从追求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考虑,逐渐规避具有高风险属性的矿产勘查业。最后,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目前,以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为代表的国内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制度还不尽完善,市场活跃程度还有待提高,暂时还无法成为矿产勘查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

3 针对矿产勘查企业的建议

面对矿产勘查市场出现的新形势,矿产勘查企业如何正确看待新形势,并主动适应,是一件十分值得思考的事情。应当看到,虽然目前矿业市场出现了深度调整,但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推进,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对矿产资源的旺盛需求。因此,矿产勘查企业不应丧失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而需主动适应市场新形势,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为此,笔者建议矿产勘查企业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3.1 加强地质科技创新

矿产勘查是一项复杂的科技劳动,在同一勘查区块,或在地质成矿条件类似的不同勘查区块,能否找到矿,起主导作用的是勘查者所掌握的地质成矿知识和勘查技术[4]。所以,地质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才是找矿第一生产力。要想解决矿产勘查企业成本高企和找矿发现率下降的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地质科技创新,突破重大地质成矿理论和技术难题。

深部找矿是未来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相关的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研究是全球矿产勘查发展的趋势之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使用可大幅提高深部找矿效率,降低勘查成本,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矿产勘查企业应在深部成矿理论研究、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和深部找矿装备研制开发等方面不断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3.2 盘活存量与优选增量

现如今,矿产勘查企业融资困难,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对勘查企业至关重要。现在看来,勘查企业拥有的矿业权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要好。如果没有优质的、能够产生正向现金流的矿业权,数量多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担。矿产勘查企业要调整好已有矿业权与新增矿业权之间的关系,盘活存量矿业权,优选增量矿业权,确保企业的现金流处于安全水平。

如何盘活存量矿业权?一方面是对无找矿前景的矿业权要果断地注销或转让,以节省矿业权维护费用,避免消耗公司的现金流;另一方面是对找矿前景较好的矿业权要集中资金加大投资,加快勘查进程,早日取得勘查成果,再通过转让矿业权或者吸引投资进行矿山开采的方式,将已有矿业权流转起来,以获得保证企业发展的现金流。优选增量矿业权是指,矿产勘查企业在选择新的勘查项目时,要选择那些勘查程度较高、找矿前景较好、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短期内能够取得找矿成果或进入生产阶段产生正向现金流的项目,避开勘查程度较低的“绿地项目”。

3.3 调整勘查矿种方向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矿产资源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矿产勘查的结构性调整也已成为业内共识。钢铁及相关产业所需矿种、铅锌需求进入平稳期,不再是矿产勘查的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三稀金属、铂族金属、镁、锑、萤石、石墨等新技术矿产的需求。且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新技术矿产暂时还难以被替代。因此,矿产勘查企业应该顺势而为,主动调整勘查矿种的方向,将更多的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矿种的勘查上。

3.4 拓宽融资渠道

勘查资本作为纽带,可将分离的勘查技术与勘查区块链接起来,以实现矿产勘查的最终目标。所以,勘查资本是矿产勘查极为重要的条件,没有勘查资本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勘查成果的产出。在当前传统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下,矿产勘查企业积极融入市场,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显然是明智之举。

国内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虽远未成熟,但已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和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都已设立了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这为投资者和矿产勘查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资本融通平台。通过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勘查企业可以采取发行股份、私募股权融资、矿业权质押融资和联合风险勘查协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而且也有助于分摊企业的找矿风险。此外,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金融理念已被引入矿业领域。以“矿业圈”为代表的矿业互联网金融平台正稳步发展,创新出了矿业众筹、矿业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矿产勘查企业要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的全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1]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5.

[2]赵腊平.对当前地勘行业形势的研判及其对策思考[N].中国矿业报,2015-03-02(06).

[3]刘益康.“去产能”,矿产勘查不能缺席[J].青海国土经略,2015(6):43.

[4]邢新田.试论找矿三要素功能作用与优化配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1):4-9.

Analysis on the Measures that must be taken by the Mineral Exploration Enterprises in the "New Normal"

SHAO Fengyu
(Tongling Nonferrous and Metals Group Co., Ltd.,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into the “new normal” stage, the mining market is in a period of deep change,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dustry faces new situation. The reduction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the fall of social investment in the ratio of the total, proft decreasing,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ppear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key mineral types have bee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onditions of mineral exploration market.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minerals exploration enterprise has confront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high exploration cost, intensifed business competition, and fnancing diffcul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mineral exploration enterprises, and ensure the state mineral resources supply, the enterprises need to adapt to the market's new situation, and adjust business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engage in major efforts to enhance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put mining right to good use, adjust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tend fnancing channel.

new normal; mineral exploration; diffcul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08-0069-04

2016-05-31;

2016-06-13

邵风雨(1987-),男,安徽省怀远县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管理和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矿业权矿产新常态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01-04 21:04:51
2020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
石材(2020年5期)2020-01-02 09:32:59
矿业权审批优化服务改革的举措、成效及展望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河北地质(2017年1期)2017-07-18 11:08:09
透视矿业权的虚无性
海峡法学(2015年2期)2015-02-27 15: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