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方向研究
——以贵州省某地质队为例

2016-02-09 09:14孟昌忠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贵州省勘查单位

■ 张 海/孟昌忠

(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六盘水 553001)

经济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方向研究
——以贵州省某地质队为例

■ 张 海/孟昌忠

(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六盘水 553001)

选择贵州省某地质队作为典型地勘单位样本,收集并整理该队2001—2015年(1-9月)经济发展数据,系统研究和分析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认为地勘单位过分依赖外界市场,经济结构简单,且以简单技术服务输出作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地勘单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拓展服务领域求生存;二是勘查开发一体化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三是长远谋划进行资本运作。

经济新常态;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方向;贵州省某地质队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颁布以后,地勘队伍开始属地化管理和企业化运营,地勘单位除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补贴绝大部分外,离退休职工补贴的部分差额和在职职工收入需要地勘单位自己解决。这意味着地勘单位依靠市场生存的格局就已基本形成[1-5]。2015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74个项目的中标单位,此次招标共发售招标文件896份给全国20多个省(区)400多家地勘单位,“僧多粥少”的地勘市场可能将长期存在,地勘单位未来发展方向成为当前地勘队伍需要思考的问题[6-13]。本文以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1-9月)经济发展特征为例,系统分析研究地勘单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地勘单位的发展方向。

1 典型地勘单位经济发展里程简介

贵州省某地质队,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综合性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及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勘探、规划、设计和开发,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测绘和工程测量,地下水勘查与施工,探矿工程,岩矿测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以及房地产开发、印刷等行业,基本涵盖了地质勘查的各专业,是谓“小而全”,也是典型的国有地勘单位代表。

该队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大致划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93年以前包含民用工业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市场化转型探索阶段(1993—2002年)、“黄金发展”阶段(2003—2013年)、经济新常态阶段(2014年后),以下分别简要叙述。

1.1 计划经济阶段(1993年以前)

本阶段为计划经济阶段(建国初期至1993年以前),该队基本是以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为发展目标,人才基本是国家分配及招工。该阶段因为地质找矿业绩突出,该队曾被国家地质总局(原地质矿产部)授予了“大庆式企业”“找矿重大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本阶段由于我国地勘经济长期处于“事业行为”,而非从事商业的“企业行为”,造成矿产勘查的下达者、执行者、成果使用者都与盈利无关,因此,尽管找矿业绩突出,但与经济收益无关。

1.2 市场化转型探索阶段(1993—2002年)

本阶段为地勘单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在国家地质勘查经费拔款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该队陷入了生存危机,为了生存,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改革,并进行了预算包干、节约分成和承包经营,期间地质工作严重萎缩,不到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出台后,地勘单位进行属地化管理和企业化运营。在此阶段,该地质队尝试发展多种经营,但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和相关专业人才,并未探出一条多种经营的路。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人员下岗和人才流失,地质勘查业务严重萎缩,该队在岗地质技术人员仅剩十几人,经济状况异常严峻(参见表1)。

1.3 “黄金发展”阶段(2003—2013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各种经济体及个人大量办理矿业权,正所谓“全民办矿”,勘查投入也出现了“井喷”,地质勘查项目大量增加,该队地质勘查收入和利润大幅增加,由此,迎来了地质勘查行业的又一个十年黄金期(参见表1、图1、图2、图3)。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和各省相继开展整装勘查工作,地质勘查项目逐渐由小、散、乱向大、集中和规范化转变,特别重要的是,2012年该队在面临地勘项目萎缩的情况下抢抓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在地勘经济走向低迷时,将经营总收入、利润再次推向高峰。经过市场的洗理和不断整合,主营业务逐渐形成了矿产地质勘查开发业、水工环勘查施工业和房地产业(以基地开发为主)三大版块。

1.4 经济新常态阶段(2014年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矿产品价格低迷,矿业经济振荡探底,地勘项目特别是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低迷,该队经营状况也步入转型阶段。面对新常态该队实际上有些准备不足,或者说,在思想上、行动上没有准备,由于有2012年、2013年中标的省地勘基金项目、省地下水机井工程的实施,2014年仍然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但在这几年该队没有承接一个像样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入2015年后,项目经营收入、利润等大幅下滑(表1)。

2 历年(2001—2015年)经济总量发展趋势

表1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经济发展数据统计

2.1 经济总量变化特征

通过分析该队历年经济问题变化特征(参见表1、图1),可以总结出该队2001—2015年经济总量(主营收入,下同)发展趋势:

(1)2003年该队党委班子根据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矿业走向繁荣的态势,制订新的发展战略,重新以地质矿产勘查业为主业,驱动地勘经济发展,结束经济总量下行趋势,从2004年开始经济总量逐年上扬,从2004年的1597.72万元发展至2014年的12721万元,年均增长1112.33万元,年增长率均为两位数。

(2)2015年,该队出现经济总量“断崖式”下跌,经济规模大幅度下滑。从表1可以看出,是由于财政勘查收入出现“电梯式”下降,贵州省省地勘基金整装勘查项目实施方式改变、商业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下滑所形成的一种结果。

2.2 盈利情况变化特征

2.2.1 年盈利额变化情况

从表1、图2 可见:

(1)2001—2003年该队经济情况为亏损状态。表现为多种经营为主、地质勘查业为辅的特征。这一现象是由于地质项目萎缩严重、多种经营亏损严重和逐步减少多种经营的经济行为所形成的。但就总趋势而言,亏损程度逐年下降。

(2)2004—2014年该队经济情况为盈利状态。表现为地勘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特征。年盈利情况基本为逐年上升趋势,只有在2008年盈利程度有所下降,这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地勘项目从以市场小项目为主向以地勘基金项目为主转换,但随着该队积极调整,盈利下行得到遏止,一直保持增长至2014年。

(3)2015年该队经济情况为盈利状态,但盈利幅度明显下降。表现为矿产勘查项目特别是财政勘查项目萎缩严重,呈“电梯式”下降,但水工环项目的大幅上升,弥补了部分缺量。

图1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主营收入变化曲线图

图2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年盈利变化曲线图

2.2.2 年盈利率变化情况

从表1、图3 可见:

(1)2001—2003年,随着逐渐减少多种经营总量,年利润率逐渐上扬,但年利润率均为负值。

(2)2004年结束亏损后,年利润率大幅度上扬至2007年的26.29%。这是国家加强地质工作和规范矿业市场后,地勘项目“井喷”且地勘行业竞争不大所带来的发展高峰。

(3)2008—2015年,经济总量及利润虽然在持续大幅上升,但年利润率却在大幅度下降,至2015年仅为3.24%。

3 历年(2001—2015年)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3.1 经济收入来源分析

从表1、图4可以看出,该队经济结构由财政勘查收入、商业性勘查收入、矿业开发收入、工勘施工收入、水工环收入及其他收入(多种经营)组成。其中:

(1)财政勘查收入对主营收入起绝对影响作用,二者趋势一致;

(2)商业性勘查收入对主营收入起次要作用;

(3)工勘施工和其他收入(多种经营)对主营收入贡献趋于稳定,变化不大;

(4)矿业开发收入从2010年起开始呈上升趋势,但对主营收入贡献不大;

(5)水工环收入对主营收入长期趋于稳定,但2015年出现大幅度上升趋势,这与国家重视和各级财政投入水工环、地质灾害项目有关。

3.2 经济组成结构分析

我们将2001年—2015年各业务收入占经济总量(主营收入)百分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从表1、图5可见:

(1)2001—2003年,多种经营收入是该队主营收入最重要组成成分,所占比例60%~96%,工勘施工收入占主营收入2%~25%,其它业务收入比例都低于5%。

(2)2004—2008年,商业性勘查收入是该队主营收入最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51%~63%,工勘施工收入占主营收入25%~28%,财政勘查收入占主营收入6%~11%,多种经营收入(主要为岩矿测试和印刷厂)占主营收入7%~10%,其它业务收入比例都低于1%。

图3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年利润率变化曲线图

图4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经济发展组成变化曲线图

图5 贵州省某地质队2001—2015年经济结构变化曲线图

(3)2009—2014年,该阶段业务种类较多,受金融危机影响,商业性勘查项目萎缩,占该队主营收入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其中,财政勘查收入是该队主营收入最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43%~75%,工勘施工收入占主营收入8%~28%,商业性勘查收入占主营收入4%~20%,多种经营收入(主要为岩矿测试和印刷厂)占主营收入1%~7%,矿业开发收入占主营收入0~9%,水工环收入占主营收入0~6%。

(4)2015年,该阶段业务种类较多,受国家经济新常态影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财政勘查项目萎缩,但由于国家支持和各级财政投入公益性水工环、地质灾害项目力度加大,该队主营收入未出现“电梯式”下降。其中,水工环收入占主营收入46%,商业性勘查收入占主营收入22%,矿业开发收入占主营收入12%,工勘施工收入占主营收入11%,财政勘查收入仅占主营收入7%,多种经营收入(主要为岩矿测试和印刷厂)占主营收入2%。

总体而言,该队经济结构调整和各业务变化受外界因素影响严重,是依赖外界市场的简单技术服务输出型经济结构。

4 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以贵州省某地质队为典型样本,传统地勘单位可定义为以地勘项目为主,过分依赖外界市场,且以简单技术服务输出作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位。根据该队经济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5点传统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

4.1 经济结构失衡——自身“造血”机能不足

该队的经济增长模式较为简单,经济结构失衡,自身“造血”机能不足。主要是以地勘业务作为单位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缺乏带动单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受外界因素影响严重,简单而言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差。

4.2 技术服务范围面窄——缺乏战略布局

该队的技术服务范围面窄,缺乏长远战略布局。结合前文所述可以看出,该队长期(10年)以地质勘查作为本单位经济发展主要的驱动力,未能培育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3 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传统地质勘查工作,往往是一人一把地质锤、一个放大镜、一个罗盘、一个GPS,基本就能完成大部分探矿工作。技术难度不高,准入门槛低,找矿方式单调,往往造成找矿成功率低。当前,我国地表找矿工作程度高,找矿主体已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发展,传统地质工作手段已经很难有效作用于现阶段的找矿主体。如果继续沿用科技含量不高的地质工作手段,将缺乏核心竞争力。相信,传统低科技含量的地质手段,因准入门槛低,竞争也会加强,利润也会越来越低,维持传统找矿手段的地勘队伍也将被市场淘汰。

4.4 矿业开发产业化程度低 ——资本化运作认识不足

传统地勘单位,往往矿业开发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优势产业。众所周知,地勘工作是矿业开发的上游行业,而整个产业链中,矿业开发的利润率是最高的。以该队为例,尽管当前矿业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对主营收入而言,依然所占比例很小,对该队后续发展很难起到支撑作用。

矿业开发由于技术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是一个准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对于大多未能完成资本积累的地勘队伍而言,往往是“望矿兴叹”。但其实融资的渠道很多,不仅仅靠地勘队伍自身资金积累,可以引入第三方投资、寻找优质风投资金,可以完成股份制改造,可以境外包装上市,但是由于传统地勘行业认识局限,经济发展模式简单,很难通过资本化运作涉足矿业开发。

4.5 制度落后

市场需要地勘单位按照市场要求去完善自身制度,但地勘单位带着“事业的帽子”,很难打破当前制度的局限,“官本位”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事企不分。地勘单位作为政府的一个事业单位,在为政府或社会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的时候,往往能得到便利,但当它想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时,才发现地勘单位不是市场的主体,要想进入市场,就像水和油一样,虽然空间上很紧密,但却很难融合成为一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勘单位本质上应是一个自收自支的经营性实体,而现实中它却作为政府的一个事业单位,其经营势必会受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和财政审核制度的约束。

二是用人及分配制度落后。地勘单位用人要经过人事部门层层审批,干部提拔论资排辈,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还是延续“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往往造成人才流失。

5 经济新常态下的地勘经济发展方向

进入“经济新常态”已成为共识,在此阶段,产能过剩将成为新常态下最常见的经济现象。

结合传统地勘单位经济发展问题,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谋求经济的长远发展。

5.1 拓展服务领域——谋生存

地勘经济萎靡时期,生存是第一要务。要发挥地勘单位掌握齐全的基础地质资料优势,拓宽地质在农业、生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方面的应用,拓宽服务领域,走大地质路线。掌握政策,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中,以有为谋有位,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坚守两条底线 建设绿色贵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 指出“守好天蓝底线、让空气常新,守好水清底线、让碧水长流,守好地洁底线、让土壤常净”;加之贵州的发展定位为旅游大省。对于贵州省地勘单位而言,要利用这些利好发挥好地质在政府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走大地质路线,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战略的加快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有定向项目资助,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投行也将随“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地勘单位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借国家政策扶持,与矿业企业或投行结成利益团体,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地质工作滞后的国家释放技术优势,借船出海。

5.2 勘查开发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地勘单位只有实现勘查开发一体化,打造新型地勘航母,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之海中任意航游。通过矿产勘查为矿业开发提供基地;通过矿业开发,矿产品销售和资本化运作,抢占利润高点为矿产勘查提供资金保障。只有完成产业链布局,抗风险能力才可能提高。同时,矿业开发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企业资本化路线,用别人资本壮大自己,“借力打力”,方能事半功倍。

5.3 资本运作——长远布局

地勘单位可通过“四步走”完成产业升级,打造现代化企业:第一步,通过地质技术和成果的有尝使用,为单位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第二步,走企业化道路,勘查开发一体化;第三步,打通地勘行业中下游,集团化发展,完善产业化布局;第四步,走资本证券化道路,将已有实业基本证券化,积极布局全球产业。

[1]刊评.深刻领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1):1.

[2]刘波,龙正发.地勘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几点思考[J].西南地质经济,2013(1):15-18.

[3]李靖国.事转企路还有多远[J].西南地质经济,2013(1):6-10.

[4]高兵,方敏.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路[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5-12.

[5]钱丽苏,张家义.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建议[C]//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座谈会文集.北京: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18-31.

[6]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4年三季度国土资源工作盘点与形势分析[R].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4.

[7]国土资源部.2013 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情况通报[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4.

[8]贺冰清.当前矿业经济与地勘行业形势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4.

[9]马茁卉,范振林.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C]//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0.

[10]王希凯.评“地勘基金”和“商业跟进”的定位和排序——事关地质找矿体制和机制的改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6):4-7.

[11]米保林.对地勘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西部资源, 2013(4):166-168.

[12]刊评.商业性地质找矿是一种“投资”行为——地质找矿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7):1.

[13]刊评.资本是地质找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浅议地质找矿的经济学[J].中国国土资源经,2014(7):1.

Research on the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in the "New Normal" Economy—Regarding a Certain Geological Team as a Case Study

ZHANG Hai, MENG Changzhong
(No. 113 Geological Brigade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Liupanshui 553001,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bas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2001 and 2015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of a certain geological team in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has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fa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are excessively dependent on outside marke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simple technical service output is the major way for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new normal”econom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must lay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expanding service areas to survive, combin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buil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y, making long-term planning for capital operation.

economic new norm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a geological team in Guizhou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08-0059-06

2016-06-03;

2016-06-12

张海(1984-),男,贵州省织金县人,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地质找矿、科研及地勘经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贵州省勘查单位
贵州省种公牛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