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栋 崔雁冰
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任 栋 崔雁冰
随着我国劳动力规模出现拐点和老龄化程度加剧,人才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地区间激烈争夺的重要资源。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着眼,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及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并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将对流出地区产生负向的外部空间效应。
高素质劳动力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面板模型
作者任栋,经济学博士,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济南250014);崔雁冰,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济南 250014)。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第一资源,其中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第一动力。自从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念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分析经济宏观现象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基本认同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性作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质的转变,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效应,高素质人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的创新(Romer, 1989)、引进与吸收(Ciccone & Papaioannou,2006;Acemoglu, 2003),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化。何菊莲等(2013)实证研究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效应;王健等(2013)总结了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的三种机制,即技术进步、收入提高以及城镇化,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广泛关注,一些新的理论开始涌现,陈凌等(1997)提出了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陈晓光(2005)提出了高素质人力资本具有“向下兼容”的特征,而低水平劳动力无法替代高水平劳动力,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异质性;代谦等(2006)认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特征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这些理论意味着高素质人力资本对于产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创新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
现有研究表明,地区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青年劳动力已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相对于中年劳动力来说,青年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更高,因此劳动力流入对于扩大地区高素质人才规模具有重要影响。于涛方(2012)通过对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地级市层面的流动人口数据的分析发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极强的人口集聚力,人口流动更看重集聚地区的“综合机会”,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是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流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创新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集聚已成为东部地区高素质劳动力流入的重要原因,而中西部人才集聚的因素则较为复杂。另外,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相关特征,孙健(2008)以软件产业为例,检验了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于斌斌(2012)进一步验证了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现象,同时提出二者之间存在磁场效应、根植效应、激励效应、群体效应和自强效应。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重点从高素质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视角,研究高素质劳动力的区域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分析高素质劳动力流入对集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影响。
(1)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首先检验人口受教育水平和高素质劳动力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使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式中,下标i与t分别代表省份与年份,TSit为产业结构升级变量,hcit为人口素质水平变量,Xit为控制变量集合,η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定效应,εit表示与解释变量无关的随机扰动项。
产业结构升级变量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指标(TS), 借鉴干春晖等(2011)的做法,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即测度产业结构的“服务化”程度。
劳动力素质水平变量则分别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Edu)和高校毕业生数占从业人员数比重(CGR)表示。 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六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按现行学制的受教育年数计算,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文化程度12年,初中文化程度9年,小学文化程度6年,文盲为0年。由于1992年数据缺失,故采用相邻年份的平均值替代。特别指出的是,各地区高校毕业生占从业人员数比重能够体现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实力较强的地区能够更直接地作用于高素质劳动力的产出。
设定人均GDP(PGDP)、户籍城镇化率(Urb)、进出口额占GDP比重(ExR)、FDI占GDP比重(FDIR)、发明专利授权量(IP)、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比重(IFA)等指标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控制变量,分别控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外依存度、外商投资水平、科技创新水平、资本投入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样本数据包含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时间跨度为23年(1990-2012年),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人均GDP按2012年价格平减,进出口额和FDI按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进行折算,人均GDP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以保证变量的平稳性,变量统计描述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
(2)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分别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模型(1)进行检验,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更为可靠。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均为平稳的,即模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2汇报了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估计结果。
表2 劳动力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面板回归结果
表2的结果表明,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现有研究结论相符。而高校毕业生比重虽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较为微弱。本文认为,这与高校毕业生较强的流动性有关,本地区高等教育实力强并不一定意味着留在本地发展的高校毕业生比重高。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区域更广,流动性更大,也更向往在发达地区就业。李强(2003)的研究表明,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倾向于长距离流动,受教育程度越低则越倾向于近距离流动。朱迎春等(2010)实证发现,1996-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梯次分布。毛盛勇等(2010)基于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贡献率由东向西逐步递减。因此,本文认为,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各地区高素质劳动力结构有重要影响,在考察高素质劳动力的影响时,也需要考虑人员流动的因素。
由于地区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差异,高素质劳动力流动可能造成地区教育水平与实际人才数量的不匹配,使得地区高素质人才培育能力并不能很好的体现本地实际的高素质劳动力水平,因此还需要考察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集聚能力。正如刘林等(2013)的研究所述,地区提升人才集聚水平既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人才培育能力,又要加强区域的人才集聚能力。鉴于此,本文将高素质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性纳入回归模型,考察在空间关联视角下,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模型与变量说明
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因此空间模型的建立条件满足,同时考虑到高素质劳动力存在空间流动性,因此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素质劳动力的空间外溢效应,模型如下:
其中,TSit表示i地区t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衡量了因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Wij为以省份邻接矩阵为表征的空间权重矩阵,ρ是空间自回归系数,α是常数项,Xit是控制变量,hcit是劳动力素质变量,θ是解释变量空间滞后的回归系数,εit是残差项。
样本变量的选取继续沿用前节的所有变量,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纳入空间相关性因素后劳动力素质变量(Edu、CGR)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考察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结构的空间效应。
(2)回归结果分析
表3 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面板分析结果
表3汇报了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即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外部性特征,但并不显著;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高校毕业生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依然均呈现正向作用,但也不显著。考虑空间相关因素后,受教育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高校毕业生比重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这说明普通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差异。一方面,劳动力整体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能够通过人口的流动实现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具有较强的集聚性,经济发达以及教育水平更高的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从而吸引周边地区的高素质人口在本地集聚,造成周边地区产业升级速度减缓。正如魏浩等(2012)对国际间人才流动的考察结果所显示的,地区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吸引人才集聚的主要决定因素。综上所述,高素质劳动力流动会扩大集聚地区的劳动力规模,提高劳动力总体素质,从而造成劳动力流出地区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制约产业创新和科技研发型产业的发展;同时,集聚地区劳动力整体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有利于带动周边区域整体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区域化的人力资本集聚优势,促进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区域化的产业结构差异。
本文基于静态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整体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并产生正向外部效应,但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将产生负向的外部效应。这意味着,以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高素质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将改变区域间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会对高素质劳动力流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但区域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仍有利于带动区域整体的产业升级。
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区域加快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高素质劳动力集聚能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和智力支撑,因此应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扩大高素质劳动力集聚规模,从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构建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合理分布的体制机制,制定差别化的人口迁移管理政策,鼓励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三是欠发达地区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力度,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努力吸引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入、引进。四是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降低投资依赖的同时,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1.Romer P.,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89.
2.Ciccone A,“Hall R E.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6, No.1, 1996.
3.Acemoglu D.,“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70, No.2, 2003.
4.何菊莲、李军、赵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2013年第2期。
5.王健、李佳:《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二次人口红利获取之解》,《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6.陈凌、姚先国:《论人力资本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科学》1997年第4期。
7.陈晓光:《人力资本向下兼容性及其对跨国收入水平核算的意义》,《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8.代谦、别朝霞:《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9.于涛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
10.孙健、尤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责任编辑:梁洪波)
Effect of High-Quality Labor Force Agglomeration on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Ren Dong , Cui Yanbing
With the size of workforce passing over the turning point and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aging,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talent is rising,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 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re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min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and spatial effect of high-quality labor agglomeration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building a static panel model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abor is beneficial to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 also generates positive externalities. Agglomeration of high-quality labor plays a signif cant positive role for regional industry escalation, but it will produce a negative outside space effect on outf ow area.
high-quality labor force;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spatial panel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