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016-02-08 10:35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公共财政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徽经济发展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形成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阐述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本课题立足安徽实际,分析安徽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差距和努力方向,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安徽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一、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安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精神,破解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一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以来,安徽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三次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005.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2:51.5:3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持续优化态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由上年的34%、34.8%提高到35.7%和36.9%,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20.2%提高到22.4%,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由40.3%提高到58%。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67.8%提高到70.4%,民间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9.1%提高到72%。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高于全部投资6.9和1.7个百分点,投资额占比分别由上年的16.5%、23.7%提高到17.5%和24%。

二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突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战略平台建设,成功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电子信息等八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加强智力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协同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目前,安徽共组建了79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建成使用,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获国家批准。2015年,安徽获授权发明专利11180件,增长1.2倍,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1位;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96家,累计达3157家、居全国第8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8%,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4.8%提高到36.9%。

三是突出生态强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安徽强力推进生态强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的力度明显加大,以大气、水为重点进行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城乡环境,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出台《安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将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逐步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015年,安徽单位GDP能耗下降5.5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1.2%,为近五年来的首次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7758.3万吨标准煤,下降1.2%;PM10年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8%。

四是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近年来,安徽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支持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加快发展,成功推动皖江、皖北、大别山片区和皖南四大区域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版图渐渐经络分明,多极支撑、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加速形成。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安徽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在3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启动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省工作,农村发展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GDP)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GDP达22005.6亿元,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高出全国水平,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也应清醒看到,安徽仍是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靠后,综合实力不强,尤其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本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迫切。

1.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1-2015年,安徽GDP增幅分别为13.5%、12.1%、10.4%、9.2%和8.7%,平均增幅达到10.8%,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效益却不高,人均GDP未能实现实质性跨越,增幅持续走低,始终在全国的80%以下,全国排名倒数第7。2014年安徽宏观盈利率(营业盈余占生产总值比)为24%,居于中部六省末位,远低于江浙等发达地区,说明经济发展效益不高,与中部省份特别是发达省份的差距依旧明显。同时,安徽各市发展很不平衡,市级经济发展差距逐年加大,2015年市级GDP最高的合肥5660.30亿元,而最低的黄山则仅为530.90亿元,两者相差10.7倍。

图1:2000-2015年全国和安徽GDP和人均GDP 比较

2.居民消费逐步走低。安徽属于中部地区,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明显,但由于服务业发展不足,导致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居民消费水平逐步走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15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09.0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40.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中部排名靠后。当前,安徽正处于城镇化拉动消费增长的黄金期,2000-2014年间,安徽城镇化率从28%上升到49.2%,但同期居民消费率却由37.1%下降到3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应受城镇化拉动效应最为明显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并未受到明显正向刺激,尤其是文教用品及服务类的城乡居民消费占比呈下降趋势。

安徽经济增长过多倚重投资尤其是建设投资。从2003年开始,安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2014年,安徽投资率达52.3%,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相比于沿海省份,安徽的经济外向度一直比较低,出口贡献率也较低。2014年,安徽外贸依存度23.6%,远低于全国的41.5%,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93%,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10.5%。

图2:2000-2014年全国及安徽投资率、消费率变化情况

3.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安徽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14:52.1:33.9调整为2015年的11.2:51.5:37.3,同期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5%,安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与中部省份比较来看,同期湖南、湖北两省三次产业结构比分别为11.5:44.6:43.9和11.2:45.7:43.1,第三产业比重比安徽分别高6.6和5.8个百分点。从工业结构来看,安徽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2014年,安徽生产总值贡献率前十的工业行业中,重工业占了七个,冶金、采矿、能源和化工产业等资源型行业占主导,工业发展结构不合理。2014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02.81亿元,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2.9:67.1,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4.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科技创新在投入、产出、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内生增长乏力。资金投入比重偏低,2014年安徽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科技经费筹集额为27.2亿元,政府资金比重为21.7%,但较2000年下降了6.6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GDP比重较低,2014年安徽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39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有待提高,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来看,安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较为依赖资源、资金和劳动的投入,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强。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521.5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8.9%,但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50%以上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表1 2000-2014年安徽科技投入情况

5.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单位能耗物耗偏高。2014年,安徽万元GDP能耗为0.636吨标准煤,高于江西、湖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94吨标准煤,高于江西、湖南;万元GDP电耗为839.28千瓦时,高于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4.8立方米,为中部第二高,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2014年,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2万元/人,安徽为4.8万元/人,仅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中部垫底。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三废”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三废”综合利用程度不高。2014年,安徽单位工业增加值产生工业废水7.5吨,高于湖北;单位工业增加值产生工业废气3.1万标立方米,中部第二;单位工业增加值产生固体废物1.3吨;污染严重的“三河三湖”中,安徽占了两个(淮河、巢湖);2014年安徽仅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较2009年减少5个。

表2 2014年中部六省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对比

三、安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势分析

新常态背景下,安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沿江通海,居中靠东,承东启西,呼应南北,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与珠三角引颈相望,与环渤海紧密相连,是中部最靠近沿海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安徽正在成为新一轮梯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区域、开放合作前沿与先行区域、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域。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是安徽以往任何时期没有过的,也是其他省区不能比的。当前,有必要做好交通与产业两篇大文章,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支撑。一方面,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推进皖江高等级黄金水道建设,打造干流与支流相互畅通的黄金水道航运体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另一方面,把握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与战略布局的重大契机,利用好安徽辐射周边市场大、现有基础好的条件,吸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形成进口替代与民族自主品牌的基地。

2.人口红利。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位居全国前列。安徽也是人口大省,拥有较丰富的人口资源,人口数量红利将继续显现。特别地,在人口数量红利不断弱化的背景下,发掘人口素质红利成为安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有必要进一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全面推动产业工人、职业农民、咨询人才、企业家及政府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为转型升级做好人才保障。

3.资源丰富。安徽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探明矿产近百种,其中煤、铁、铜、硫酸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保有储量在全国前列;旅游资源依托皖南秀美山水和皖北悠久的人文景点在全国相对丰富,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 巢湖、太平湖、西递宏村等景观。安徽已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形成皖江、皖北、皖西和皖南四大片区,发展定位基本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围绕特色定位,突出产业发展与试点示范支撑,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

4.创新优势。近年来,安徽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实施创新型产业升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六大创新工程”,创新优势逐步形成。目前省内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全国领先;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21个,中部第一;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个,其中国家级4个;创新成果及转化也出现大幅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有必要将安徽的技术创新打造成为核心优势,把促发展的关键领域改革,与促合作的对内对外开放和促升级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政府的导向性以及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15年安徽GDP达22005.6亿元,但人均GDP为35997元,全国排名倒数第七。安徽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排后,综合实力不强,人均水平偏低,与中部省份尤其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日益明显。而且各地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市级的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安徽又基本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2.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突出。安徽基本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增长过多倚重投资尤其是建设投资。从工业结构来看,安徽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2014年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2.9:67.1,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2014年消费率为48.6%,中部排名靠后,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发展质量不高,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3.城镇化率差距明显。2015年安徽城镇化率为50.5%,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统计显示,安徽中心城市能级不高,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是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示范区,其次是皖南地区,较低的是皖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经济发展转型的两大倚重,城镇化发展不力,两者无法融合发展,不仅影响工业化发展速度和质量,反过来也会制约城镇化的推进。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4.全员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680.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5%,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50%以上的水平。2014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占GDP的比重为1.89%,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0.16个百分点。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仍存在一定差距,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各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相对匮乏,一定程度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制约经济转型。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安徽要紧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人口、资源、产业、创新等优势,在提高城镇化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上下大功夫,做强经济基础,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深挖潜力,变劣势为优势,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结构优化,力争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快人一步、先人一招。

四、加快实现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针对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势分析,我们提出加快实现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改革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居民收入、增进群众福祉为根本,提升经济发展效益;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业为基础,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优化主体功能区配置为核心,打造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驱动,换挡发展动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为保障,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发展。基于以上发展思路, 在“十三五”乃至更长发展时期,重点要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1.转变方式与加快发展相结合。安徽是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人均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必须正视这些发展的差距,加快发展、加速崛起仍是核心任务,仍是第一要务,不能因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停滞发展或慢速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现有良好动能。相反,要针对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结构不优、动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在加快发展中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在转变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由数量型发展向数量质量并重型发展转变,由依赖消耗资源发展向依赖提升附加值发展转变,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变到又好又快的轨道上来。

2.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两个相对阶段,很多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新发展。安徽传统产业产值占GDP的绝大部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因此,必须要依托传统产业这个基础,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做大做强省级主导产业和市级首位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安徽家电、汽车、装备、化工、医药等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通过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的创新和改进,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正在孕育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选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3.协调发展与功能完善相结合。安徽区域地理和区位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又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根据各地实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完善区域功能互补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形成合理科学的竞相发展新格局。具体说,合肥、芜湖、蚌埠等重点城市,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丰富,重点在于自主创新,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经济增长主要载体,要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机遇,着力推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皖北地区的要抢抓国家中原经济区“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谋划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重点是延伸农业资源利用链条,打造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皖南山区、大别山区要利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实施契机,重点发展三产,加大环保力度,建设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4.外引资源与内生增长相结合。安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各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要高度重视创造好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条件,积极实施资源引进战略,如招商引资、人才技术引进、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等。当前,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律,针对当地全产业链短板,立足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紧盯骨干龙头企业,采取共建特色产业园等方式抓点带面、抓骨干带集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性招商引资引智。从长远看,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发展推动创新,建立健全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工商税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探索教、科、研、企一体化无缝对接机制,推动更多科研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结合安徽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完善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推进主体功能区板块加速形成,紧密结合各功能板块优势,因地制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安徽主体功能区规划》,安徽国土空间划分为三类主体功能区,即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合肥、芜马、铜池、安庆、滁州和宣城六大片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淮北平原主产区、江淮丘陵主产区和沿江平原主产区是安徽的“米袋子”;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定位为生态功能区;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则被划上禁止开发红线。在此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区域政策,充实和完善财税、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政策,促进各板块之间协同互动,在三大产业、旅游经济、消费投资、人口资源要素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实现全省层面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促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安徽经济发展的支撑带,提升安徽在全国区域发展和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长江经济带系列配套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合理布局港口群,有序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等综合交通网建设,搭建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通道,促进港口、物流、产业三者有机结合。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功能作用,通过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沿海与中部互动良性格局,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合作;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优势,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统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依托长江沿岸城市与城市群数量多、结构完善的优势,深化港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同步推进,以城镇化带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农业发展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应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立足安徽南北区域农业生产自然禀赋,有针对性地选择规模农业与高效农业各有侧重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创新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第二、三产业。在农业内部发展多种生产,支持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业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拓宽农业就业领域和范围。建立完善的支农体系,扩大财政、税收和金融支农促农的幅度和范围,注重发展绿色农业,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四)支持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并以旅游为核心引致周边衍生服务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和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安徽产业综合竞争力。重视发展信息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使产业链上的价值和利润逐渐向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环节转向集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扩大商贸流通、家庭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完善服务标准,提高现代化水平,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助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适应农民需求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和新型流通服务网络。

(五)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围绕安徽优先发展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形成梯度化发展态势。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在新型显示产业、机器人产业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安徽制造的知名品牌,形成支撑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突破、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等方式,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实现产业新生。积极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语音合成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及蓄能技术、智能制造、量子通信等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谋划、落实一批战略性好、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形成未来经济的“爆发性增长源”。

(六)支持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投融资体制、税收、流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助力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健全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制度,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乐于创业创新的良性机制。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体系。推动高校普及创业创新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并加强跟踪扶持,营造创业创新浓厚氛围。

(七)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加速成长,进一步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社会事业、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领域在政府投资中的比重。完善协调区域发展政策,继续加大对皖江示范区、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皖北“3+5”现代产业园、皖南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战略平台支持力度。转变扶持方式,由“直接支持”改为“间接扶持”为主,更多使用贷款贴息、担保补助等扶持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清理不合理收费,加强财政金融体系建设。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合理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大幅增加专项扶持资金,壮大民营经济总量。

(责任编辑:庞梅)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earch Group of Anhui Fiscal Science Institute

The report of the 1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ha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speed up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addressed specif cally the demand of one foothold, four working parts and f ve more. The 3rd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has furth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modes, new views and new measures based on the core idea of letting the market play the decisive role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which show us a way of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Anhui based on its developed reality, f nds out the gap among Anhui and other provinces and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working, and advises on process-proceeding and policy-making for the next developing period.

Anhui; economic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本文是安徽省社科联资助课题(A201422)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组长:叶翠青,研究员,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课题组成员:朱克俊、程丹润、余卫民、刘丽雯。执笔人:程丹润。

猜你喜欢
安徽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