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

2016-02-08 08:26顾景艳朱静曹小云陈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管术成功率位点

顾景艳 朱静 曹小云 陈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苏 无锡 21400)



·经验教训·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

顾景艳 朱静 曹小云 陈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苏 无锡 21400)

目的 研究比较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比较两种置管方案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发生情况、两组置管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穿刺位点出血、导管移位、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方案肘上/下的适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一次穿刺及置管的成功率更高,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化疗

Venous catheterizatio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Seldinger technique; Ultrasound-guided; Chemotherapy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插管,使得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以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长期化疗用药及营养物质传输途径[1]。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建立这种长期的通路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穿刺位点局部的刺激,让药物直接进入静脉发挥作用。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得最多,但传统的PICC置管耗时长、失败率高、患者局部组织受损严重、不利于长期给药[2]。特别对于因各种原因造成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会引起置管困难。所以提高PICC的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23例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长期输液及化疗,其血管条件较差,自愿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和传统的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12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观察组6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1.2)岁;乳腺癌22例,宫颈癌20例,卵巢癌6例,内膜癌8例,侵蚀性葡萄胎6例,绒癌1例。对照组60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5.9±1.6)岁;其中,乳腺癌20例,宫颈癌19例,卵巢癌6例,内膜癌6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子宫肉瘤2例,阴道肿瘤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癌症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置管方法

1.2.1 观察组(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采用8号头皮针替代20G空心套管针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推送导丝,撤出头皮针,保留导丝在现有位置,局部麻醉下采用解剖刀在导丝上方及平行角度进行皮肤切口,扩大穿刺部位,沿导丝送入插管器,包括扩张器及插管鞘套件,打开插管上的锁扣,分离扩张器。在插管鞘下方垫上无菌纱布,缓慢从插管鞘插入导管。

1.2.2 对照组(非超声引导下传统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 选择18 G导管,在确定血管后进行消毒,布置无菌洞巾,运用原装穿刺针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退出针芯,沿着穿刺针外套管缓慢送入导管至预定的长度,拔出导丝,将导管连接安装器,使用无菌纱布清理穿刺位点,最后在穿刺位点上覆盖1.5 cm×1.5 cm的无菌纱布,并粘贴无菌保护膜固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和两种穿刺方案的适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置管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来评价疼痛程度:0级为不疼痛;1级微痛;2级有些疼痛;3级很痛;4级剧烈疼痛;5级难以忍受的疼痛。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穿刺置管适用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穿刺置管适用性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经由PICC置管可以为治疗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反复穿刺以及高浓度药物、营养物质输液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在临床上具有很大应用价值[3]。传统的PCC置管是直接盲穿刺,对于血管条件好的患者,该方法可以实施,但对于局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置管会比较困难,失败率较高,给治疗带来不便[4]。

1953年瑞典的放射科医生Seldinger改良了传统的静脉盲穿刺导管方法,应用导丝导管交换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人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更新,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可以在浅静脉头皮针的引导下,完成静脉置管,从而为PICC置管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5]。

传统盲法穿刺有较多的缺点,比如使用的穿刺针型号偏大,穿刺过程中很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静脉炎。并且由于对血管内膜的摩擦,使得血管壁受损,容易引发穿刺位点的渗血,乃至炎症反应。为了提高盲穿刺的成功率,穿刺位点往往选择在静脉侧方或者上方的位置,穿刺位点与静脉的距离偏近,容易造成出血量增加的情况[6]。

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考察了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通过对123例癌症患者的观察,与非超声引导下传统的PICC置管相比,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一次穿刺及置管的成功率更高,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值得在没有超声设备的医院内推广应用。

[1] 陈菊芬,邵静.9号头皮针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4):614-616.

[2] 陆美艳,沈晓莉,姚惠芳,等.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早期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23(13):1212-1213.

[3] 马娜,程娇新,欧小红.8例恶性肿瘤患者在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后并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48-49.

[4] 姚颖慧,田秀华.超声定位加改良塞丁格技术对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置入PICC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22):4530-4532.

[5] 魏晓辉,张妍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9(19):211-212.

[6] 马健.改良型塞丁格技术在PICC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10):258-259.

顾景艳(1973-),女,江苏无锡,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肿瘤临床护理工作

朱静,E-mail:505908177@qq.com

R472,R730.53

B

10.16821/j.cnki.hsjx.2016.14.024

2015-01-20)

猜你喜欢
管术成功率位点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多组元置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二项式通项公式在遗传学计算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一种改进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提取方法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