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探讨
—以鸡泽县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为例

2016-02-07 03:13罗河月方路斌郭冬梅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模式现状农业

罗河月,方路斌,李 平,郭冬梅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邯郸 056006)



现阶段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探讨
—以鸡泽县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为例

罗河月,方路斌,李 平,郭冬梅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邯郸 056006)

摘 要: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文章对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鸡泽县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为例,总结了其经营模式的成功之处,旨在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 规模化经营 现状 模式

加快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设,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工作目标,也是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重点强调落实的农村政策。为此,各地纷纷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影响和制约因素也日益突出。分析现阶段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在土地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当前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新模式,对现代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 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要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土地经营规模从几百亩到上万亩不等。十八大前,农业规模经营侧重的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产品带动为主,并通过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机具统一使用、产品统一标准生产和统一销售等方式,将分散的农户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公司加农户”模式。该模式本质上只是技术和标准的统一,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分散管理为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年轻一代外出务工增多,导致留村务农人口急剧下降和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土地撂荒或转租现象普遍,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条件日益成熟。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建设模式重点强调土地流转,即将农村零散的土地经营权,统一流转到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手中,农民只享受转租土地带来的收益,土地的生产经营活动由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统一安排,通过大型农机具的应用,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当前由于政策催动,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土地流转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成本日益攀升,从几年前的400~500元/667 m2迅速攀升到1 000元/667 m2以上;二是农业生产管理用工成本也随市场不断提高,平均人工由30~50元/日上升到60~100元/日;三是以往我国的农机具主要是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前提研发生产的中小型农机具,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程度不足,因而短期内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土地规模化经营需要;四是由于很多投资农业的新型主体本身缺乏农业耕作知识,对土地规模经营又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因此在土地流转后,很大范围内就出现了生产模式又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生产队模式。在规模经营生产活动中,如果只是进行常规作物生产,生产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将导致整个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收益甚微,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因此,探索现阶段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适宜模式,保障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不亏损、有效益,是确保土地流转政策顺利推进的关键。

2 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土地流转经营模式

鸡泽县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有入社会员500人,合作社同时组建了有限公司和农作物研究所,有技术人员15人。该合作社在大田作物育种、繁种、示范推广方面优势明显,对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行了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和经营模式。从2010~2014年,已累计流转土地86.67 hm2,平均实现纯收入500元/667 m2,发展势头良好。

2.1 控制土地流转成本

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经营现状进行成本核算,制定了新增土地流转租金不超过800元,每村至少流转3.33 hm2以上的政策。只有符合两个条件才可签署协议,接手经营。合作社始终坚持标准,不盲目追高,确保了流转土地的盈利底线。

2.2 减轻合作社管理压力

认真分析各地在土地流转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出合理有效地管理办法。吸引各村“能人”主动组织土地进行流转,即合作社不主动去做农民工作,各村有兴趣、有能力的村干部、种地大户以及个体农户,只要认可合作社政策,达到合作社要求,均可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并担负该块流转土地的“小队长”,履行组织管理职责,同时负责处理好合作社与流转土地农户之间的“琐事”。

2.3 制定互惠互利政策

制定互惠互利政策,充分调动“小队长”的积极性。一是合作社按照每年50元/667 m2标准支付小队长管理费,作为其在流转土地和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中的补助。二是根据当地农作物平均产量水平进行产品分红。规定种植小麦的,以单产400 kg/667 m2为标准,增产50 kg,小队长可分成10 kg,增产100 kg可分成25 kg;种植玉米,以单产550 kg/667 m2为标准,增产分成比例同小麦。三是生产管理各环节包干制。通过核算,确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管理费用,如播种5元/667 m2、浇地30元/667 m2、打药4元/桶,收获10元/667 m2。小队长负责雇工或独自完成,合作社统一提供所有农机具,并按标准给小队长支付费用。四是鼓励小队长争先创优。规定每个小队长在各自负责的流转土地上,必须建设0.67 hm2以上的样板田,精心管理,统一进行评比,根据管理水平及产量等进行评奖,给予奖励。合作社负责总结最优样板田管理经验,并在其它流转土地上进行推广,推动生产效益的不断提升。

3 模式优势分析

3.1 以确保不亏损为前提,为争取更大盈利创造空间

通过核算土地流转成本和生产管理各环节成本,制定了标准。即每个小队长管理3.33 hm2以上,小麦产量400 kg/667 m2,玉米产量550 kg/667 m2,可保证不出现亏损或略有盈余,确保了合作社可以稳步健康发展,为创造更大效益奠定基础。

3.2 实现各方优势互补,达到合作、互利、共赢

流转的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采取传统模式,直接安排负责人管理,很容易走入改革前的生产队模式,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合作社具有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优势,而农村一些有能力、有兴趣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个体,多数又缺乏资金、信息等,两者联合后,个体无需进行任何资金投入,只需按合作社的生产计划,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即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3.3 符合当前国情,有利稳定发展

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而我国由于长期的土地零散经营,使得目前的农机具都是以针对零散地块进行操作的中小型机器为主,灌溉也仍是以机井漫灌为主,效率有限。因此,当前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在此现实基础上稳步推进。蕾邦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模式,在整体控制的基础上,按适当规模进行分组,从而达到了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各单元的生产作业科学高效管理,也为合作社逐步升级农机具,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打下了基础。

另外,合作社在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发挥土地规模优势以及发展订单农业方面也同其他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一样,实现了节本增效。据分析,通过种子、农药、化肥的统一采购,每667 m2可节约成本20%以上;农机具的统一使用,每667 m2可节约成本50元以上;对外开展繁种、订单生产,每667 m2可增加收入100~150元。总之,通过科学组织和优化管理,即可实现流转土地的高效生产经营。

猜你喜欢
模式现状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