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丹丹*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121000
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的迁移作用
庞丹丹*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始终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母语的迁移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学习者要尽可能够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规避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母语迁移作用的研究将有利于指导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本篇论文对母语的迁移做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母语迁移的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语言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母语迁移;表现形式;建议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的母语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一定的作用。语言学习者对与母语有相似点的部分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与母语相悖或是差距较大的部分学习起来有困难。这种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影响的现象被语言学家称为母语迁。
从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影响的性质来说,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负迁移”是指阻碍新知识学习的迁移(Johnson,2002:59-60)。
(一)正迁移
正迁移是指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是学习者把已掌握的某些知识以准确、灵活的方式运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去。这样的迁移作用对语言学习者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体现在词汇和句法等方面。
1.词汇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的词类大体相同,都有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代词和连词等,而且很多词汇在词性上是对应的,这样在记词性或词语搭配上便可利用汉语中的词汇知识。
2.句法方面
在句法上,英汉两种语言有一些类似的句式结构和对等语法。两种语言都有以下几种基本句型:
①主语—谓语结构
②主语—谓语—表语结构
③主语—谓语—宾语结构
④主语—谓语—双宾语结构
⑤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结构
⑥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结构
⑦主语—谓语—状语结构
⑧英汉相似的复合句式
正是英语和汉语在这些句式和词汇上的相似性,使得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发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语言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那么将会为语言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二)负迁移
唐承贤(1997)指出母语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英语和汉语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英语和汉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法方面
英语中有16种时态,而汉语动词没有时态之分,只是采用一些副词或助词来表示时态,因此时态使用通常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这使得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犯一些时态错误。例如:I play basketball yesterday(play改为played)。因为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变化,时间体现在时间状语上,中国学生就容易忽视play的时态变化。
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也没有第三人称单数这一说法。因此,汉语中的谓语动词不需要因为主语而作数的调整;而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必须严格地保持一致,谓语动词要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
2.语序方面
英语中,句子的语序通常为主—谓—宾—状,而汉语句子的意思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序。如:“学生们很喜欢这位英语老师。”受母语思维和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有些学生往往把它直译为:“The students very like this English teacher.”根据英语句子的语序,状语应该位于句末,正确的语序应该是“The students like this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
3.词汇方面
汉语和英语中的词语分为一一对应、一对多、缺省等。一一对应是指英语中和汉语中完全对等的词语,这类的词大部分都是专有名词,如moon(月亮)。一对多是指英语中的某些词汇在汉语中有多个意思,如aunt(姑姑、小姨、婶婶、伯母、舅妈)。缺省是指英语中有一些词语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这样的情况一般采用音译或者对等翻译。母语负迁移作用于词汇的一个突出例子是,口语中,中国学生通常she/he不分。例如Lily is my sister,he likes music.这是因为汉语中的他、她、它的读音相同,口语中没有区分。因此,在英语的口语表达着,中国学生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母语迁移作用有其双面性,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在语言学习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语言学习者要明白母语的迁移作用。
其次,语言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最后,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要有效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避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作用产生的前提是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根据母语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每一种母语迁移作用都有许多表现形式。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有多方面的,它来自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发展期因素、母语水平因素等。基于这些影响因素,作者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奇.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唐承贤.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5.
[3]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Ellis,R.(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作者简介:庞丹丹(1990-),女,汉,河北邢台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5-01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