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平*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121000
浅析“新闻标签”现象中刻板成见与社会偏见产生的三大机制
郭金平*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了解信息的手段从传统的看电视读报纸转移到了以互联技术为支撑的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平台,移动化和社交化使得信息发布和接触变得便捷。受众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身兼二职,不仅是信息的传声筒也是信息的接收器,技术的发展,角色的多样,媒介接触能力的增强,受众对信息获取速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信息更新数量呈指数函数趋势急剧增长,受众对信息接收的在地、在场和在线性使注意力逐渐变成稀缺资源,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性事件更容易被报道被传播,为了展现更好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舆论调控能力,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选择使用一些形式新颖而且意义丰富的关键词,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为了凸显新闻事件的主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些形象生动、概括性很强、特征鲜明、通俗幽默且包含大量信息的“标签式”词语不断涌现,这些特征鲜明地关键词就是本文所说的“新闻标签”,而这样的“标签化”现象正是传播学“刻板成见”理论的经典表现。本文通过对新闻报道中“新闻标签”现象的分析,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刻板成见导致的群体偏见,解读其相互作用的三大机制:形成机制、作用机制、破坏机制。
关键词:新闻标签;刻板成见;社会偏见;形成机制;作用机制;破坏机制
(一)关于“新闻标签”现象
标签是标志目标对象的分类或内容的关键词。近年来这一词汇被广泛用到新闻传播中特别是网络新闻报道,它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凝练和提升,通过对事件精髓和核心的表达,来便于人们搜索和分享,如汶川地震中“可乐男孩”、“敬礼男孩”。“新闻标签”这一词汇目前没有正式而权威的定义,笔者认为新闻标签就是在新闻传播中用标签化的词汇对新闻事件加以概括和提炼的功能性关键词。
(二)关于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StereotypeThreat)也称作“定型化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某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且笼统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以偏概全、先入为主的个人情感倾向,与此同时可能伴随有偏见的产生。比如对“90”后群体的认知,会在自我接触形成成见的基础上经媒体报道进行强化而贴上“幼稚、另类、叛逆”的标签。
(三)关于社会偏见
偏见是人们依据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看法,其本质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的负性的预先判断[1]。社会偏见的标志是负性评价,它根源于刻板成见中的负性信念,一说起农民工,就将其作为“素质低下”的代名词;一看到“富二代”就是玩世不恭,靠关系。社会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成见,并且有过度类化的倾向,比如“买得起苹果手机的多是些有钱人,有钱人的子女多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在“新闻标签”盛行的媒介环境里,人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受到媒介或者自身认识的影响,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或事物进行归类,从而形成类别化的产物——刻板成见。其形成机制如下:
(一)“新闻标签”反映的社会真实助力
由于社会群体的多样性、认识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复杂因素,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包含“标签化”的新闻,特别是负面新闻,比如:阶层分化、社会不公、部分官员进行权力寻租、部分富人为富不仁……这些负面案例的曝光,是很多人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相信每一个新出现人物和事件都是一类人和一类问题的代表,于是先入为主形成刻板成见,而刻板成见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作用是隐性发生,人们便轻易相信符合自己认知“基模”的负面事件,随着这些明显带有“标签化”“类别化”公共事件报道增多,群体偏见出现。
(二)“刻板成见”机制下人们的惰性思维作祟
刻板成见下人们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呈现简约化和直觉化加工的特征,在自身经验和媒体的双重报道中形成固有潜在观念。而媒体为了迎合受众,刻意选择将复杂的新闻事件概括为“标签化”的能够代表事件主题的关键词,比如“周一见”、“XX门”事件,都是将复杂的新闻事件简化为标签词汇。虽然这样在编码的过程中方便了传播也便捷了接收,但是却给受众的解码过程埋下了偏见解读的隐患。
(三)“社会偏见”思维作为归因
“XX后”、“XX代”、“XX族”等标签式的报道,有将人们捆绑批判或者集体类化的倾向,在这种标签式的现象作用机制下,一旦某一个体或者某一单类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在经过社交化媒体的病毒式转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的传播机制会使得个体事件所属的群体也遭到偏见待遇。刻板成见基础之上的标签式舆论是社会偏见的最大成因。
在以上归因的形成机制下,人们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基模理解信息,虽然看起来将理解过程简化,快速高效,但是由于刻板成见及其伴随的偏见基因会使得过度概括的情况出现,一个标签所涵盖某一群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一味用“新闻标签”求简猎奇以偏概全,会产生不好的社会效应。
(一)“新闻标签”与刻板成见相互作用
为了吸睛,媒介会选择受众普遍感兴趣的事件标签,把相同特质的某些新闻事件形象按照一定的社会文化规则,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重复展示在受众面前,此时刻板成见形成于人脑中,并开始在人们日常信息处理过程发挥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刻板成见的保守性、僵化性、无意识性,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对抗相反信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为特征的行为,反过来会制约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和效果。
(二)“新闻标签”中刻板成见的消极作用
“新闻标签”中多数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刻板成见,且因刻板成见是媒体和受众的惰性思维,以及社会偏见作为归因所产生的,所以刻板成见更多的是起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在标签式舆论的发展进程中会以明显而快速的方式愈演愈烈。[2]在讲求点击率的今天,各种强弱两派对比的“新闻标签”经常出现的报道中,乍一看标题,阶层对比越明显,刻板成见的作用机制实施越快。比如认为官二代”应该被狠狠批判,“农民工”值得被同情,而“医患纠纷”这样的新闻字眼,会让人们第一时间想“没有医德”、“收红包”、“为医不仁”,然后带着证实的心态或者无限愤怒选择点开新闻去阅读。
(三)“新闻标签”要优于正面新闻
当下“新闻标签”多为负面新闻,比如“官二代”仗势欺人、“城管”执法不当、医生收取“红包”,“网红”多傍大款。当某一负面新闻被媒体当做典型事件报道,之后这些群体就会被轻易贴上负面标签,某一群体的愤懑情绪在“感染”机制的作用下,会蔓延到整个社会,一旦新闻报道中出现类似事件,受众会在刻板成见作用下选择支持典型事件中的受害方,一定程度上“从众效应”会随之产生“丑化”被贴标签的一方的行为。本质上,贴标签的行为是公众对既得利益者不满的表现,借着新闻报道的典型事件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但这样恶性循环,会推动“新闻标签”的盛行。
(四)避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新闻标签”反映了社会事件的典型案例,受众对其有广泛的认知,容易触发人们的心理接近性激起共鸣。不仅如此,追求“眼球经济”的今天,媒体报道新闻不会选择常见的、普通事件,它满足不了看客的猎奇心理,不满足新闻选择的价值标准,而且往往会因为不吸睛,而淹没在成百上千的新闻当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新闻标签”由于认知度的广泛性,一旦发布很容易成为事件的意见领袖,为了避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标签新闻”成为媒体的主动选择,而使用越多刻板成见的作用就越突出,偏见越容易发生,反之亦然。
以“根源于刻板成见中的负性信念、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其认知成分是刻板成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为特征的社会偏见,是“新闻标签”中刻板成见的破坏机制的最大表现,其破坏机制表现如下:
(一)标签化的信息环境,人人都是偏见的受害者
在以刻板成见为基础的“标签化”的思维方式下,人们一看到宝马肇事,就联想到“富二代”;一看到专横嚣张,就联想到“官二代”;一提到城管,就想起暴力执法;一提到拆迁,就想起强拆豪取;一提到官员,就认为必有腐败……人们越来越习惯了从标签推论身份,从身份推论真相,从推论的真相作出判断,从推论的判断提出意见。在社会标签的日益强化下,一个平常的事件一旦被贴上了身份的标签,就可能演变成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表面上看,社会的标签化扭曲,是个体类型化刻板思维习惯在作怪,是大众传媒的炒作和“标签新闻”在强化。然而,在本质上,是先有无数的偏见存在,继而类型化为标签,标签化再反作用于类型化和新的偏见。
(二)偏见式舆论螺旋式发展让公众失去理智,激发社会对立情绪
带有刻板成见机制的“新闻标签”成为某个新闻事件中的意见领袖,舆论场当中,即使有持不同观点的人,也会逐渐沦为“沉默的螺旋”。比如在药家鑫一案中,公众乃至媒体的一致批判,使得一些为药家鑫声讨的人或者仅仅持论公正的人为之噤声,当批判和讨伐的声音占主流,某一种舆论导向成为意见领袖之后,在传播过程中便会引起“偏激共振”,让公众失去理性,就会在选择注意力作用下将注意力转移到更能吸引自己的标签上,而忽视事实本身。这不仅不利于事情本身的解决,更容易激起社会对立情绪。而且在刻板成见的作用下,这种对立情绪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随着在媒体的不断渲染和放大,还会不断地膨胀。
(三)偏见式舆论的传播,影响司法公正
具有较强群众基础的标签式甚至偏见式舆论,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民意表达方便快捷,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几乎都会引起全民热议,由于人情使然,多数观点都携带浓厚的主观色彩,没有基于法理的道德情感解读,影响了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四)形成片面化的判断,产生认知偏差
刻板成见由于本身的顽固性,不仅容易犯思想僵化、以偏概全的错误,从而会误导新闻传播,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偏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由新闻传播过程中刻板成见先入为主,标签式舆论推波助澜的结果。比如宁波“PX事件”。宁波PX事件与大连PX、什邡钼铜、启东排污事件的套路如出一辙——要建某一大型重化工项目,项目遭到民意反对,博弈数日,事件升级,地方政府做出妥协,项目下马或暂时终止。往前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厦门PX事件也是一个“双输”的结局。PX项目美国有,德国有,日韩都有,而为什么在我国成了一个如此“敏感”的项目?这就是人们潜意识里的僵化思想在作祟,认为只要是此类项目,必定是有害于健康的,是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的做法。
“新闻标签”传播过程中的刻板成见与群体偏见,是各种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标签化舆论的传播会导致刻板成见,刻板成见又产生引发公众对立情绪的偏见。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被扩大化或者扭曲而引发,媒体报道,政府失声,公众躁动,本能够合理解决的事件被戴上标签后,人们开始先战队,后声讨,大多时候众声喧哗,主流意见会被拉扯偏离正确方向,偏离性意见和情绪聚集宣泄,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吴柳林,王成飞.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J].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郭文婧.摒弃标签化社会更和谐[N].法制日报,2013-04-08.
*作者简介:郭金平(1990-),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5-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