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透视及资助模式构建

2016-02-05 12:57张健儿
山西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构建

张健儿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广东 广州 511483



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透视及资助模式构建

张健儿*1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广东广州511483

摘要:促进家境困难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本承载。本文正是基于此,从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境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障碍或困境出发,分析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基本基心理特征,以实现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家境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模式,进而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关键词: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资助模式;构建

中国高校的扩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接受大学教育,然而,由于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现实,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着相当部分的家境贫困大学生。数据显示,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20%—30%。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要完成大学学业终将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已日益成为家境困难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突出现象,严重影响这一群体的成长成才。对此,高校学生助学工作必须分析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坚持从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对接他们心理特点的资助模式,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实现其成长成才。

一、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审视

基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家境困难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不一,一部分能够迎难而上,让自己变得出色。而另一部分则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他们学业的完成甚至健全人格的形成,亟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自尊与自卑的交织

自尊强烈与内心自卑的相互交织是家境困难大学生最为典型的心理特征。一方面,由于家境贫寒,他们不得不在物质生活中“节衣缩食”,而当前不良消费现象在大学中的“盛行”,导致家境困难大学生感觉“低人一等”,引发其强烈的自卑心理,出现不上进、不乐观、不交往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为了掩盖其内心的自卑,家境困难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体现为出不甘人后、爱出风头、争强好胜的行为,以赢得朋辈的尊重。

(二)自强与自弃的分化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有的孩子在面临家境困难时,体现出强烈的逆境发展的潜质,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力争上游、自立自强,以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精神来实现自我的发展。这种自强的心理特征在家境困难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实现了健康的成长。然而,由于成长环境、生活遭遇和性格的差异,部分家境困难大学生却表现出自暴自弃、自我消沉的心理情绪,导致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不求上进、封闭自我、不善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为其成长成才蒙上阴影。

(三)自闭与沟通的冲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身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特征意蕴着人必须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发展。对此,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家境困难,生活拮据,心理上对于被歧视的担忧,导致家境困难大学生出现自我孤立、沉默寡言的自闭倾向,但是,他们又渴望通过与人沟通来获得认同、肯定和尊重,此种自闭与沟通的冲突,给他们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压抑和焦虑,长此以往,必定会对其人格健康成长产生难以料想的影响。

二、立足健康成长,构建多元化的家境困难大学生资助模式

当前,对家境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存在资助体系不完善、资助力度不足、资助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家境困难大学生的隐私被暴露,原本脆弱的心灵遭到创伤。对此,必须从如何实现家境困难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视角出发,建构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的多元化资助模式,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经济资助是解决家境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最直接的方式,需要不断扩大受益面,完善助学申请的基本程序,以足额、按时发放的形式来保证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加大“奖、贷、助”的资金资助力度,激活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积极改进经济资助的形式,从如何保护其隐私、自尊心和自卑心理着眼,避免工作失当对其带来自尊心伤害抑或心理梗阻,实施奖助学金申请资料保密化的原则,通过非公开的方式进行评审,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的经济资助环境,促其抛开心理压力,实现健康成长。

(二)以精神资助为保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要经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建构家境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实行班主任、辅导员单向联系家境困难大学生的工作模式,开展网上网下的心理辅导形式,避免他们因为家境困难而自暴自弃,用贴心的话语给予他们精神食粮,用鼓励的话语给予他们精神动力,使其能正确调节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树立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以能力资助为抓手,建构能力提升的有效通道

事实上,家境困难大学生不仅仅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问题,还面临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感恩能力等基本可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能力困难”问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优化能力资助体系,使他们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正是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需要从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三个平台入手,对家境困难大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心理辅导、技能培训、职业生涯教育和感恩教育,形成针对家境困难大学生的能力资助育人体系,生成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生动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家境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体现出矛盾性的心理特征,需要我们在落实国家助学政策时深刻考虑他们的心理特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建构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等多元化的家境困难大学生资助模式,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付金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矫正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1.

[2]黄永斌.社会支持视阈下的贫困大学生多维资助方式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0-104.

*作者简介:张健儿(1982-),女,汉族,本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科员,从事资助管理和资助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238-01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构建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抓住幼儿心理特征 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