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探析

2016-02-05 04:47贾白帆
山西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党员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

贾白帆**2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探析

贾白帆**2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在高等教育体制深入变革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办学定位的重新确立,这直接影响到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发展取向。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和“互联网+”背景下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凸显了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

针对近年经济社会深刻变化、产业结构升级、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教育部等部委于2015年10月份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也于当年7月份公布了41所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从发展定位、学科专业、服务面向、教学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因此,应用型高校党建工作尤其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的提出则描绘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其中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中,强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包括党员如何加强党章的学习,如何提高党性修养等等。

中组部于2014年5月底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提出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要求高校在党建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需要广大大学生为之努力奋斗、开拓创新。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和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决定了将来中国梦的底色与成色。结合十六字方针,高校需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并能够在党建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才俊。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经济社会与国外深度交融,“互联网+”的战略让地球村触手可及,西方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以多种形式海量输入,一些与中国主流价值观违背的、腐朽的价值观难免混杂其中,而高校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如果对一些东西不加分辨地加以吸收,不但会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也会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损失。如何应对国内外长期的、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占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高地”,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成为摆在思政工作者、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特点

“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既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是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当然使命”。[1]无论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与教学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更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因此,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最鲜明的特色。应用型院校的定位决定在对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不能单纯地“读读报,开开会”,从而流于空洞的说教,而要紧密地联系当下热点,把理论知识、上级文件精神因时因地制宜地贯穿到形式多样的党员组织活动中去。

(二)地域性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红色足迹,建国后这些足迹往往成为宝贵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与其所在地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开设的专业多面向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校企之间也都开展广泛合作,党员教育可以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鲜活性。

(三)灵活性与创新性

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大学生党员教育应避免长期以来空洞的说教灌输,这样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成比例,而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区域资源、时事热点、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多维度、多侧面、多平台地提升党员教育的参与度和水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由于对自身办学定位不清晰、传统沿袭等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党员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党员方面

1.党员意识不强,主动性不足

很多党员在自身的学习、各类竞赛、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但缺乏服务意识,不能主动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时能够认真执行、按时保质完成,但部分党员存在避重就轻、畏难等情绪,在组织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仍存在欠缺。

2.入党动机存在问题

受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以后就业、考公务员等可以带来便利,但本身对党章、党的性质宗旨、党的理论知识不甚了解,对共产主义将信将疑,缺乏深度的理念认同。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入党之前努力干,入党之后松一半”,入党前后表现有较大差别,发展后对党组织若即若离,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对交给的任务敷衍了事等;

(二)高校教育主体方面

1.硬件配套设施不足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状况,每每上级文件下来,从学校党委到二级学院及各职能部门,再到各党支部都讲认真学习贯彻,然而很多党委、支部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往往是和教学会议室一起交叉使用;学生党员没有“党员之家”活动空间,或者空间不足,开展活动像是“打游击”;不少规章制度因为没有相应的硬件支撑而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这样的党员教育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专职党建干部队伍不足

据调查,大部分应用型高校从事党员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校党委书记为代表的党委会成员、二级分院、各职能部门党委成员以及学校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员;第二部分是各分院、部门的思政辅导员兼职学生支部书记;第三部分是思政教师队伍。其中辅导员队伍是党员教育工作具体落实责任人,他们事务性工作繁杂,身兼多职而精力有限,在党员教育方面勉强应付而力不从心,工作的创新性和精细化程度打了折扣;

3.党员教育活动经费欠缺

相比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教育经费明显不足,学校党校的拨款不够讲课老师的课时费,差额部分则由各分党校所在学院党建活动经费中补足差额。理论课教师都由本校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担任,理论功底和实践工作案例的丰富毋庸置疑,然而邀请地方乃至全国知名党建教育专家成为不可能;理论课程如此,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如此,一年中学生党员几乎没有外出交流学习、参观红色文化景点的机会,无法亲身体验红色文化足迹等等。

(三)体制机制方面

1.学生党员教育教材陈旧、内容缺乏更新,依然沿袭传统的说教灌输法,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积极性也就没有释放;

2.教育手段、方法亟待更新。青年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反映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就是乐于接受网络资讯,而很多时候党员教育所谓的信息化就是把书本的东西放到PPT上,纸质的东西放到网络上,但其说教灌输的本质并无改变;

3.党员教育连续性不足,前紧后松问题较为突出。从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阶段,校党委一把手等主要领导担任党员之家核心成员,分院各部门党委也都高度重视,因此做得比较规范,取得的效果也不错;学生预备党员考察期内也有预备党员培训班,但学生成为正式党员之后,一方面高年级学生临近毕业,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毕业实习等上,另一方面党委也缺乏足够的抓手和奖罚措施,这也是学生党员表现“前紧后松”的重要原因,不少学生党员游离党组织之外,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

总的来说,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性不足,理论结合实际方面仍然有待进步,学生党员培训内容、形式都迫切需要提升。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党员教育工作问题解决对策

(一)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员意识

从学生党员自身来讲,第一,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觉悟,认识到入党不仅是一种荣耀,更多意味着服务、奉献和担当精神,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冲突时,应自觉服从大局,并帮助、引导周围同学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增强党员意识,入党前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入党后也不能放松要求,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思想上真正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1.着力提升硬件设施。做到一个二级党委一个党员之家活动室,建章立制,安排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值班,用于党员会议、活动组织、提升进修甚至专业学习,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使得党组织生活走上良性轨道,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让党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2.在现有党建队伍基础上,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组织员。改变目前党员教育工作兼职状态,做到术业有专攻,让党务工作者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安安心心搞党建,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如何改进学生党员教育上来,党员教育工作必能有显著改变;

3.加大党员教育活动经费投入。设立论坛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让学生党员接收到时下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时事热点;组织学生党员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借鉴经验,共同提升;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比如嘉兴南湖是党的诞生地,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开展“红色一日游”、入党宣誓等活动,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先进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和感召力等。

(三)加快体制机制调整

首先,采购或组织专家编纂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读本,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其次,改变单一理论说教灌输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信息化学习平台,利用视频等网络电子资源,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改善师生互动,使学生党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次,年青大学生党员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QQ、微信、微博、BBS等新媒体平台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获取资讯、进行交流,而网络上的资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难免对党员思想造成负面影响,可通过建立QQ、微信群、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抢占意识形态“高地”,与时俱进,务求实效;最后,加强党员教育过程监督,根据党员发展流程建立开发平台,把学生党员信息电子化,把每个发展步骤的个人学习、考核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对个人实施动态化跟踪督导,提高党员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控性。

(四)引导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特点是宽基础、重实践,并有踏实肯干、勤奋上进等优点,因此,在党员教育工作中不能事事代劳,要有意识引导先进分子在现有组织内发挥主动作用,比如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寓中设立公寓支部,拓展党员教育的阵地,扩大影响力;发动集体智慧,围绕地方、行业热点组织开展支部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党员结合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师生、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加强支部之间、兄弟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党员骨干担任学生支部副书记、委员等,多给他们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2]罗金艳.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基本思路[J].前沿,2012(19).

[3]朱常宝,蔡可佩.改革高校党员教育体制实现党员教育工作创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李秋夫,张立红.当前高校党员教育的特点与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5]邹斌,金文斌.大学生党员教育现实生活化的转变——基于大学生公寓党支部建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6]白永生.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的路径选择及应重视的几个方面[J].高教论坛,2012(1).

*作者简介:贾白帆(1987-),男,山西临汾人,法学硕士,嘉兴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06-02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