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2016-02-05 04:47贾云燕
山西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高校

贾云燕**2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贾云燕**2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遵循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当今的时代特征,才能最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是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时效性的重要文件。文件进一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活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主要内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政治课也应该适应互联网、新媒体等新的传播手段、交流手段,加强高效的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注意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宣传、教育的核心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新形势下应该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理想、信念的树立,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体现的是本课程的教育功能。[1]应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当今社会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彰显,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所以应该把知识讲授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把学生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将系统化章节教学与模块式专题教育相结合。政治课教学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与精神实质的统一性,并通过系统、科学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它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并且最终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2]

互联网以其快速、便捷、传播方便、自主交流等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师生欢迎,也已经成为学生获得资讯的主要手段。这对于高校思政课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一言堂”的挑战。应该认真分析研究新技术条件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主动将互联网这一新型载体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也要注意网络的负面效应,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中心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应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出来。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关心时事、关心民情、关心自己生活的社会,关注自己的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收听的被动者,教师也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者,忽视学生的独立发展的需要,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自我意识的展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必定会打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还会产生对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的逆反心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较多的关心的是大学生“两课”成绩水平,但是现实中,分数无法衡量一个人真实的道德水准。学生的精神生活、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得不到关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构建、宣传、判断等方面着力发展,弘扬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不断贴近社会现实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与学”不均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因而必须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形式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特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使用相应的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和实践方面应该做到知行合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现在有些大学生理论知识较为丰富,政治课学习只停留在口头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去应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现实缺乏必要的关心。因此,高校政治课必须是开发的,在课堂内容也要贴近学生实际,在形式上也要形成“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

四、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要构建“实践教学”的模式

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现实,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分析判断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从根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政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课的比例应该达到百分之二十,学校应该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参观学习或是进行社会调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使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增强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能力,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观念认识、经费投入、活动模式和学生覆盖率方面还不到位,实践教学活动有被弱化、淡化、简化和泛化的趋势。高校思政课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成为一种信念,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坚定的“中国梦”的践行者。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宣传者必须确立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思政课必须关注当今时代特征,也要关心大学生的特点,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结合,才能正真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融合,大学生才能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熊任翔.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的意义湘潮月刊[J].2012(4).

[2]陈嫦娥.大学生理性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中国成人研究[J].2009(24).

**作者简介:贾云燕(1975-),女,硕士,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02-01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