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萌**2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新时期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的路径探索
赵萌**2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改革春风刮起以后,高校对思政教学的体制不断的实施改革策略,使其实效性最大程度的彰显出来,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思政教学课程在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期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不够强,本文就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实现的路径进行探析,旨在强化思政课程的针对性,体现思政课程的实效性[2]。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程;针对性;路径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新时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确立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地位,它可以协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1]。其实新时期提提倡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这样大学生就会更为深入的认识就业知识,把握准确的就业方向,同时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就业技能。本文作者对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浅析,并联系教学针对性的重要意义,列举一些强化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的可行路径,希望与高校思政教师一起分享。
一、浅析新时期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对大学生未来就业知识的讲解不够全面。这一现状主要是由思政授教教师缺乏大学生就业观,因此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重点对理论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条令进行讲解。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对社会焦点过分的关注,他们深刻的了解了我国人民之间以及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但是学生迫切想知道与就业相关的知识的心理诉求并没有满足,这样与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岗实习的职业素养的有关知识学生就了解的比较片面。有的高校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对这方面的内容讲解的较少,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对该方面的知识的讲解。这样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局面,表面上似乎完成了思政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质它严重的缺乏针对性,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差,大学生甚至会对思政课程产生抵触反感的心理,阻碍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脚步。
(二)缺乏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教师墨守成规,习惯了“讲授式”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思政课堂中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将思政知识强行的灌输进学生的大脑中。此时学生想要提问、发言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换句话说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创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以及锻炼。总之由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盲目的将理论知识输送给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此时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的被削弱。
(三)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没有被有效的培养出来。在计算机技术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然而高校的许多授课教师并不能娴熟的对互联网进行操控,也不能高效的解决互联网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当学生遇到与互联网教学有关的问题时,对教师发出疑问,教师吞吞吐吐,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只懂得思政教材上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不能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知识。因此说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没有被有效的培养时,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会在心里认为思政学科没有现实意义,而出现厌学的不良情绪。
二、探究新时期下强化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的路径[3]
(一)教师始终要铭记“爱的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的爱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使学生切身的感悟到教师对教学职业的热爱,对自己的关爱,对教育事业以及祖国政策的钟爱。当高校思政教师坚持“爱的教育”这一理念去开展教学工作时,就会明确思政学科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明晰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这样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提前做好一套完整的职业规划。坚持“爱的教育”的教学宗旨,教师就应该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诉求以及愿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社会事例开展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工作,此时的高新思政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有所感悟,对思政知识的渴望以及兴致就被唤起了,当然思政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体现出来。
(二)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强化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构建创新意识以后,教师就应该对其进行实践应用,敢于在教学方式、手段、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创新改革。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例如互动式教学方法,游戏竞争教学方法等。要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清楚在思政教学课堂上自己需要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以及解决什么,这样学生在对思政知识进行学习时就不会盲目,而是系统规范的。当然要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全面的掌握某一思政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高校思政教学开的宗旨是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探究他们想知道,想了解的思政知识。
三、结束语
思政课程教学是对人类灵魂的感化与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强化的路径有很多,例如通过师生互换角色使教学课堂更具活力。在教育改革大纲的指引下,思政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当思政教学具有针对性之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培养以及锻炼,此时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当然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会有飞跃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R].2005.
[2]周慧杰,速继明.试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3]张玲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12.
**作者简介:赵萌(1988-),女,回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