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2016-02-05 00:34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粟 芳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民族地区高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粟芳*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基于对广西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测试与评估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试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大学英课程教学体系,促进高校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多元化课程体系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广西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省区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国际区域合作枢纽之一。广西经济不断发展加大了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低、无法适应涉外工作基本需求以及外语人才库的储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日益显露。这些问题暴露了广西的高等教育中英语教育的弊端,大学英语课程急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以能培养出国际化人才,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个体差距大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扩招,不同地域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学生在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上明显低于一般学生。另一方面,部分来自重点中学或者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高中阶段就已有部分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调查广西几所高校近几届的高考入学成绩了解到,大约三分之一的新生已经达到大学英语2级及以上的水平,然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远远达不到预备级水平。

(二)重基础、轻应用,应试教育为目标

调查发现,广西大部分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英语课和英语选修课三大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两年四学期,第1-4学期均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基本只注重基础英语教学,基础阶段之后能够开出的选修课寥寥无几,而专业英语阅读课教学也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流于形式。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多的语言基础课程加上应试教学,造成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知识捉襟见肘,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根据郑丽萍的问卷调查发现:“78%的单位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差,尽管学生持有英语证书,比如:CET-4或CET-6;54%的单位提到,有一些毕业生能够说一些流利的英语,但是英语交际能力较弱”(郑丽萍,2010)。

(三)师资不足,大班教学

大学英语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每班三十人比较合适。然而,由于师资不足等原仍然有不少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以获取四级证书为目的因,大部分学校的大学英语基本都是60-70人的大班授课。课堂上教师很难开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这样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另外,碍于设备等原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在大学英语学习总学分中不低于3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建议,在广西大部分高校仍无法落实到位。

三、发达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实践经验

国内英语教学专家纷纷为促进英语教育发展献言献策。胡庚申早在1998年就曾指出,“如果我们仍然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学时里继续‘打基础’,就必然使大学外语教学‘滞后’”(胡庚申,1998)。蔡基刚对大学英语教学无限止打基础,迟迟不与专业结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融合到一起已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趋势。”(蔡基刚,2007)

国内许多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目标、专业特点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清华大学从2001年就已经实现了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的衔接,他们的做法是在为新生开出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同时还开出写作、翻译、口语等提高应用能力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中山大学实施大学英语改革后,大学英语学分压缩到12学分,大学英语设置课程为“9+3”模式。其中9学分为《大学英语》课程,3学分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用专业带动英语学习,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引入英语讲授专业课。2013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中提出建议:“……英语水平低于大学英语一级水平的可先学通用英语。大部分学生直接进入通用学术英语学习。”(《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2013)

发达地区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然而,广西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个体英语水平差异大,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立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是开展大学英语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测试评估、教师培训等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满足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这一现实的要求。

(二)针对性和时代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目的已经从“单纯追求升学和通过考试向增强职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等多元化需求转变。”(蔡蔚,张文霞2004)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将英语学习与学生所学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的新形势,补充文化知识,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基础。

(三)实践性与多元化原则

大学英语程设置要要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材,以体现教学的层次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传播、学术交流、专业学习的能力。

五、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广西民族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分级教学真正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新生入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开展新生入学英语分级测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改变传统教学中不同水平学生采用相同教学模式的做法。针对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内容模块化,目标多元化

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培养理念,实施“通用英语+拓展英语+专业英语”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通用英语板块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技能。拓展英语板块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素养。例如,在英语拓展板块有针对性地将英语学习同广西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中的经贸文化活动相结合,开设交际口语、翻译、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实用英语写作以及东盟文化与旅游等课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英语板块的课程即是通过专业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资料阅读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弹性课程设置,在通用英语板块,循序渐进分为ABC不同等级,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分级授课,基础好、经考试达到更高一级水平的学生不需要受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所束缚,可以提前结束通用英语课程的学习,进入后续的拓展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学习。

(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改进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课堂活动的协商者、合作者及心理支持者。教师开展小组讨论、辩论、英语演讲、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学、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教学模式。此外,充分利用外教和留学生这些资源,邀请他们与学生结对子,让学生有更多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多种类的评估方式

1.考核内容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综合技能,一样都不能少。

2.从学生获取的学习进步过程来给学生进行评估,打破了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特权,平时成绩、英语口试、期末考试在综合成绩计算中平分秋色。

3.跳级制与重修制。即普通级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可升级到高一级别的班级学习,凡是达不到要求的需要重新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

4.凝练方向,提高师资水平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成立了翻译组、写作组、文化组、多媒体课件制作组、第二课堂活动组等等,凝练专业方向,以团队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合作研究来促进教学改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同的能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使教师的知识和个性特点都得到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潜力真正得到发挥,同时优化了资源配置。

六、东盟合作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高等院校只有改革、创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据此,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适当压缩基础英语学时,增加拓展英语课程学时

考虑到不同学校生源的差别,二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实施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或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辅的模式。一本重点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应该压缩通用英语课时,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或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充分应利用地缘优势,设置与东盟国家有关联的一些针对性课程,例如:东盟文化与礼仪、东盟旅游、东盟商务、东盟法律等等课程,以培养适应中国—东盟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三)鼓励学生投身服务实践

广西高校应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个大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和服务这些国际型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开拓国际视野。

七、结语

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操作性强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丽萍.社会对各专业人才英语交际能力需求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胡庚申.“双外”教学法: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4]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7.39.

[5]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蔡蔚,张文霞.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清华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作者简介:粟芳(1965-),女,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11-02

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5043);广西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课题(GXSLXM15-09)。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