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05 00:34吴鸿雁詹粉玲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

吴鸿雁 詹粉玲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鸿雁詹粉玲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住房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各国的责任和追求的目标[1]。随着近年来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一再加大。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总结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房地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近年来住房价格的一路攀升,百姓购房负担不断加重,尤其是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更是不堪重负。因此,社会各界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要求和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一、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

像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也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有四种类型: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2]。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成为了中央关注和战略实施的重点。2007年,国务院宣布将投资计划中的90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3]。但是据乐观统计,目前我国实际纳入保障房范围的城镇家庭只占应纳入保障房范围的25%左右,缺口依然很大。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解决保障性住房所存在的问题并使其得到很好地发展是我国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不足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家、政府对其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太多和国家财政承受着巨大压力等的原因,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一直处于缺乏的状态。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失误,使得资金落实率很低。

(二)保障性住房相关制度不明确,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一些具体的法律、行政法规还尚未出台,短期性的规范性文件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不够权威、执行力差、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不够严谨等。对于一些保障的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尤其是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住房保障的对象不明确

由于保障管理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和各地区保障标准差异的原因,一些“非低收入者”也被纳入了住房保障的范围。而那些真正需要保障的低收入者被排挤在范围之外,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再加上政府对购买对象和住房户型的宽泛态度,使得“经济了富人,穷人无力购买”的情形一再出现[4]。这极大地违背了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初衷。

(四)保障性住房市场供给少,住房配套太狭隘

对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最高的收益才是其最大的目标。比如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开发保障性住房的回报率仅有3%,而房地产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就高达10%;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房地产开发商更愿意开发商品房等其他房型,而不是开发廉租房。这就导致保障型住房的市场供给太少,住房配套设置也倾向于那些中高收入购房者的需求,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可选择性少之又少。

三、关于解决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丰富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方式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巨大而紧急的工程,仅仅依靠压力巨大的国家财政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只有不断丰富保障性住房的筹集方式才是明智之举。这就需要中央在提高对保障性住房投资比例的同时,也要强制地方人大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适当比例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要充分鼓励和利用社会各界企业、团体和组织积极参与到住房资金的筹集中来,满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

首先,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一套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同时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文件的内容,尤其是住房保障的标准、水平、对象和来源等都要做详细明确的规定。其次,地方政府在坚持中央规定的基础上,适当的结合本地的发展现状和需要保障的人口数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进地方性的住房保障法规。最后,建立与住房保障相应的政府专门机构,管理住房保障的投资基金等。建立问责机制,把保障性住房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中,对于徇私的人员绝不手软。

(三)建立明确的对象评估标准

为了减少保障机构管理人员徇私和一些购房者“搭便车”的现象,政府要对保障性住房建立明确的对象评估机制。第一,地方政府要在国家规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本地的实际,对于保障对象进行层层严格审查;第二,尝试建立申请担保机制,即每个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家庭都需要有指定的担保人来担保该家庭收入的真实性[5],当然担保人要明白担保就意味着责任。第三,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收入申报制度[6],把个人申报的良好信誉纳入管理机构的信誉档案,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调查,减少那些有“隐性收入”的高收入者浑水摸鱼的现象。

(四)鼓励企业增加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和相关配套设施

首先,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其次,对企业进行社会公益服务的知识宣传,使其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最后,紧紧跟随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步伐,鼓励企业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户型格局的种类和相关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1]陈安兰.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2(5).

[2]陈阳.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

[3]赵天奕.政府保障性住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5).

[4]陈酉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0(11).

[5]王晓明.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住房,2009(1).

[6]张瑞雪.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J].河南建材,2009(61).

中图分类号:D922.1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74-01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
分析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的作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