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魏丹宁 李 玉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健身气功竞赛规则的导向性研究
李萌*魏丹宁李玉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开展一系列健身气功竞赛活动重点不是竞赛,而是以健身气功竞赛规则为导向标,利用竞赛形式促进健身气功发展。回顾健身气功竞赛规则演变历程,分析制定者、裁判员、运动员与健身气功规则的导向性,为制定健身气功规则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
关键词: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导向标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自身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外,健身气功规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正确的导向将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而健身气功的竞赛规则会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竞赛规则与制定者、裁判员、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回顾健身气功竞赛规则演变历程,分析制定者、裁判员、运动员与健身气功规则的导向性,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健身气功规则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健身气功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
一、健身气功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召集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创编了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分别为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健身气功﹒八段锦。这四套健身气功经过科学验证,具有很好的价值,为健身气功展示交流的习练者提供了比较规范的交流项目。第二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正式设立为第97个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赋予了健身气功竞技的内涵。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借鉴其它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和方法并结合自身最近几年举办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的经验,于2007年4月制定下发了《健身气功竞赛规则(试行)》。同年,在北京同时举行了国际健身气功学术研究会和第二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在这个时候健身气功的等级考核也已经开始进行。2008年在原先创编的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的基础上创编出了四套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在其中增加了难度动作。2008年健身气功走进了第4届世界大众体育运动会,并作为竞赛项目。2010年健身气功首次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亮相,此次健身气功比赛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全程赛事都采用了竞赛功法。2012年9月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发布,新规则在没有改变演练水平评判标准的前提下,对难度动作的要求、动作完成情况评判标准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二、健身气功竞赛规则与制定者
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则时,他们的出发点会影响运动项目发展的方向,作为把关人尤其重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是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够进入传播的渠道。健身气功竞赛规则的把关人即制定者。在技术上要对健身气功活动把好关,选择什么样的功法作为健身气功的竞赛项目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去组织并制定出相应的竞赛规则,促使健身气功活动得到良性的开展与传播。在思想上,还应该充分了解练功群众需求和思想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规则传播文明思想,使得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具有正向的导向性。
三、健身气功竞赛规则与裁判员
从项群理论来看,健身气功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出难、美性运动。从竞技比赛评判角度看,健身气功可以归属主观性评分的项目,此类项目是由身体不同的动作的连接构建出整套动作,所有的肢体动作都可以通过动作规格进行具体的量化评判。对于表现力、意念、节奏、劲力等评判想要量化则相对较难,以定性评判为主。因此健身气功竞赛评分规则借鉴了武术套路、艺术体操这一类项目的评分规则,以切块打分的形式进行。健身气功竞赛满分为十分,包括动作规格五分和演示水平五分。动作规格主要评判运动员演练时的动作、呼吸、神态、平衡等是否符合动作要求,从而达到每个动作对身体各部分的锻炼效果。演示水平主要是对运动员在演练中的意念、神韵、音乐等与动作融合贯通的评分。裁判员执裁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但是面对意念、呼吸、功力等评判难以具体量化,也可能过于注重动作规格、难度动作,弱化健身气功本质特征。裁判员是否合理定性和定量评判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
四、健身气功竞赛规则与运动员
竞技规则的改变给比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创编出了四套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并且增加了难度动作。新的规则提升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对加强运动员动作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健身气功将调身、调息、调心作为练功三要素,随着比赛难度的提高,运动员有可能淡化健身气功本质的追求。运动员很可能由于过多注重难度动作而弱化了对功法本身的认识,在演练规程中出现气息不稳、心绪不宁等现象。整套比赛下来只剩下肢体动作,展现出的也只能是缺少灵魂的健身气功。在比赛中不同运动员对动作技术、节奏的处理等都有所不同。运动员对新健身气功规则的认识伴随的是运动员对规则原理的重新理解、动作技术的不同处理。以健身气功规则为导向标,促进运动员用新的视角审视和调整动作赛出优异成绩。
五、结语
竞赛如同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这个杠杆,把握好杠杆的正确方向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开展一系列健身气功竞赛活动重点不是竞赛,而是以健身气功竞赛规则为导向标,利用竞赛形式引领大家共同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3-25.
[2]张云崖,王林,虞定海.健身气功推广普及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6):29-32.
[3]张峰.健身气功概念探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52-157.
作者简介:李萌(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