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霞樊 静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710000
微信平台下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张明霞**樊静**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微信平台下进行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解决了大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要,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可行的思政教育模式。
关键词:微信;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西安培华学院校级课题资助项目:微信平台下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初探(PHKT2015072)。
自从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人们便通过文字、表情等即时讯息,与人分享图片、视频和音频文件,微信支持多人实时聊天,实时视频,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里观察别人,并被别人观察。微信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添加好友和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满足了人们对随机和跨空间同类的好奇、满足了倾诉和猎奇的心理,解决了人们生存感的压力、存在感的渴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这种交流平台交友,并使用这种交流工具解压。与传统媒介相比,很明显,微信具有快捷传播、渠道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些迎合了当代大学渴望了解周围世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必然可以担负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微信平台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仅比教科书和传统媒介要精练、简短,而且因为拉近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被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微信的实时功能,使得发布者和接收者能够无缝快捷对接,学生间的“评论”、“转发”、“收藏”,都能使双方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从而使得教育的效果大大提升。
为了了解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本人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回收了500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80%以上的学生在使用微信,60%左右的学生表示得到了他人的人文关怀,46.9%的学生表示得到过老师的心理方面的疏导,及时解决了心理方面的问题,高校教师也觉得通过微信平台有效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思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口。
(一)高校微信平台的人文关怀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关怀和帮组的,通常情况下,需要帮助的人不太喜欢将自己的这种需求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或者不太好意思当面向人诉求,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不愿向别人倾吐自己的需要,微信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微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进行无障碍沟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够在不见面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把真实的内心展现出来,其针对性和渗透性的优点可见一斑。
(二)高校微信平台心理疏导见成效
借助于微信平台的一些公众号,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子版心灵鸡汤,这些给人精神上极为丰富的营养。高校学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在学习、交友、恋爱等各方面都有因充满幻想而带来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导致心理方面的疾病。利用微信平台,即时将这些学生所需要心理慰藉通过美文和老师的真诚关爱传达出去,使信息更加丰富,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不再被动,使这种心理疏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与效果。
目前,使用微信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如何更好的进行下去有待于开拓更多的有效途径。
我校目前已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有的学生还对某些问题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学校及时予以回应和解决。在大好形势下,学生和老师都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途径来加强该教育模式。有人提出构建微信班级,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班级概念和集体概念。多年的思政教育经验告诉我,学生们如果没有集体概念,就会失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因此,如果构建了微信班级,那么让学生们会感到归属感,而且微信班级可以和现实中的班级进行虚实结合,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附:关于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1、您从何时开始使用微信( )
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最近
2、您平均每天使用微信在线的时长为()
A、6小时以上B、4-6小时C、2-4小时D、0-2小时
E、从不使用
3、请问您一般什么时间上微信?
A.上课时B.课间C.午休D.睡觉前
4、您会向微信上的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情吗? ()
A.会B.不会C.偶尔会D.看心情
5、您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朋友都在用B、节省短信、电话等的资费C、好奇
D、能结交附近好友E、打发时间F、其他
6、您最常使用微信的哪一个功能()
A.文字、语音聊天B.视频、图片传送
C.摇一摇、漂流瓶D.微博、邮件
7、微信是否使你的人际关系更紧密()
A.很大程度B.部分程度C.很少程度D.几乎没有
8、你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和已有朋友之间的互动多还是和陌生人的互动多()
A.已有朋友B.陌生人C.差不多
9、你觉得使用微信是否可以在情绪低落时得到别人的关怀()
A.可以B.有时候可以C.不可以
10、您会与您的思政课老师在微信里聊天吗? ()
A.会B.不会C.可能会D.看情况
[参考文献]
[1]杨国平.“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师范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2]王洪涛,徐艳红,朱志新.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8).
[3]吴轶瑛.新媒介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挑战与运用——以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职业教育,2015.09.
[4]韦媛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微信应用探讨.教育广角,2015.04.
作者简介:**张明霞(1977-),女,西安培华学院,讲师;樊静(1984-),西安培华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