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萍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214153
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陈春萍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往往不够牢固,在复习课的阶段更应注重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本文从精讲精练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注重评价反馈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数学复习;有效性
由于生源质量等因素,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往往较为薄弱,数学成绩普遍不能尽如人意,并且没能形成数学知识的合理思维模式,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数学复习是对已掌握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阐述提升中职院校学生数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为其他的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本人的实践探索,尝试以下几种方式展开复习,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
(一)精讲精练策略
由于学时安排等原因,中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复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对于一名数学教师,则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密切接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尽可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增强数学复习的效果。由于复习课主要是回顾和总结以往讲授的内容,因此更要将学生本身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在学生存在疑难的时候及时提供解答和辅导,并鼓励学生能够在题目之中找到数学的规律,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理解方法,最终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数学知识包含了很多的题型,在复习的时候不建议教师将大量的题目提供给学生,教师应该精选典型案例,以精讲精练的模式,为学生条分缕析地理清数学概念。
教师在进行备课、选取例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为题目的难度设立一个梯度,使学生能够尽量由浅入深的理解知识、吸收知识。学习心理学理论能够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本身就遵循着由浅及深的规律,存在着一个客观的过程。并且课堂教学属于群体性的学习,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知识结构均不尽相同,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在进行题目的准备时,一方面应保证足够的题目数量当,另一方面也应使题目的难度紧扣大纲,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题目难易的配置上,一方面考虑到部分尖子生的需求和水平,同时还应对后进的学生进行兼顾,从而尽可能使课堂上的所有学生均可以在复习课上得到收获,既使优等生能够更上一层楼,也使后进学生能够跟得上进度。在选择例题与练习题的时候应该结合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有效分类,从而尽可能体现出一个知识点在所有方面的运用过程,使学生在解答完例题之后可以举一反三,逐渐在认知中构建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授课教师在对例题进行阐释的时候,也应结合题目与题型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在习题表面的问题之下发现其本事,并且通过讨论和探究的方式为一类题型找出多种解答方案,使知识融会贯通。
(二)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而有效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并且使之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不应该再因循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言堂,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学习到数学理念和数学思维,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能够以合理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以熟练的手法去解决问题,这些均与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密切相关。
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引导和赞许学生的质疑精神,多维度最大程度地赋予复习课“新”与“活”的内涵。疑是思之始,学之初。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才能进一步唤醒其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去探究和分析,最终在大家的合作和教师的辅导之下得到问题的解答方法。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为学生设置疑问点,使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逐步去寻找答案。也应允许学生将生疑的地方以提问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学生的疑问不只靠教师来回答,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论坛辩论等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换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发展至关键之处的时候,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达到思维的新高度,用这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在复习课上探索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总结数学知识点的规律,学生会在思考和探析中越来越理顺自身对于数学概念和解题思路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增长了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上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讨论的空间,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题目,可以以专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毕之后每一个小组派人汇总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则起到监控管理的作用,并且以总结的形式来对于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给出问题的实质。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将更多的兴趣投入在数学复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注重评价反馈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所掌握的知识不够牢固,就会在解题的过程中犯错误。在复习课阶段,通常这些错误会出现在教师提问环节、学生作业环节以及模拟考试环节中。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犯错的类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数学知识引起的犯错,比如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没能对定义与定理理解透彻等;第二种是在逻辑思考的过程之中犯错,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生了思维障碍使答题错误;第三种是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方法没选对而导致错误,例如仅靠印象解题,未能全面考虑给出的各种条件等。这些错误就是授课教师应重视的反馈信息,教师应通过对错误的分析来针对性地备课。为了降低错误的发生,教师应该在复习课上重点讲解一些易犯错误的概念,通过对比和演示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避免进一步犯错,提升复习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黄香.中职数学复习课教学之新策略—“说”错题[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09).
[2]张海洋.提高中职数学高考复习课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 (1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