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

2016-02-04 12:46:35谭居勋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整合信息技术

谭居勋

兴业高级中学,广西 玉林537800



浅论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

谭居勋

兴业高级中学,广西玉林537800

摘要:探讨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整合的方式,以及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如何推动高中美术教学改革,使之成为兴趣盎然、人人乐学、学有所得的课程,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抓手和切入点?这是摆在广大高中美术教师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本文试就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是指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在于实现数字化学习,包括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在于:

(一)有助于更好地达成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给高中美术课定出了多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如对“美术鉴赏”模块的成就标准规定:

“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其中,有知识、技能目标,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还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依靠常规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几张挂图进行教学,显然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难以达成上述各项教学目标。而将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的呈现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疑启思;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分享海量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电脑设计软件,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设计技能训练;利用网络,可以展示和传播自己的习作,开展评价与交流。“课标”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甚至直接明确提出:“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国际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和学习心得。”

(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高中美术课时很有限,而学习内容很多,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声响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视觉、听觉,甚至触觉(虚拟技术)协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教师“教”的方面说,直观性加强了,示范讲解的难度降低了;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多感官参与,感受性加强了,信息加工的效率提高了。互联网大量的美术资源和信息,打破了教科书的局限,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学习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和重复性,教学内容得以优化。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使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美术课堂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进行答疑、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学习,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更加灵活机动。数字化学习的这些特点,不止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也极大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三)有助于革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活动方式。尽管新课改已经开展多年,但“灌输式”教学依然是现在高中教学方式的主流。究其原因,尽管有“升学率”压力,教学资源不足以实施小班化教学等客观因素,但陈旧的教学理念是“灌输式”教学盛行的主因。传统的教学观不是把知识看作是人与环境交互的产物,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而是把知识看作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客观真理”,认为只要记住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应对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尽多尽快地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传递知识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盲目多、快、早,就形成了“灌输式”教学。

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接触得到的信息,学生通过互联网同样能够获取,甚至能接触到教师不曾接触到的信息;学生也会知道教科书的说法、教师的观点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说;课堂上学到的或学不到的知识,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渠道也能学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这样,通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能否会倒逼教学方式的变革?倒逼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知识构建的帮助者、平等对话的交往者和人格完善的引导者?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试目以待。

二、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

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核心是实现美术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包括数字化的美术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美术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美术学习方式。从目前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Learning about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如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引入美术知识,把填色、绘图、图文编排作为学生的作业练习,再如在选修模块“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中,学习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FrontPage、Dreamweaver等电脑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 Learning from IT,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在这种方式中,最常见的情形是:教师通过互联网搜索和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克服纸质教科书的内容局限,制作更加生动的美术教学课件;用多媒体设备或者网络创设情境,呈现学习内容;教师布置课后练习或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或课外利用网络完成相应的自主探究学习任务,如提供中外美术馆或博物馆的网址,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参观,并写出自己的观感,或者欣赏著名的美术作品,检索相应的参考文献,对作品进行评论。等等。

(三) Learning with IT,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2]。这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更加全面深入的整合方式。目前,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和专业网站(如美术教学资源网http: / /www.msjxzy.com/,我爱画画网http: / /www.woaihuahua.com/等)获取美术学习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自学或在线学习,掌握相关美术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创作素材,然后运用相应软件进行创作实践,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社区和论坛、聊天软件等通信工具参与讨论与交流,可以通过网络、自媒体上传自己的作品,或者设计网页、开设网站举办自己的、班级的或学校的画展。

将来,随着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进一步深入,美术教学的各个要素将会逐步实现数字化,从而完全实现数字化学习。

三、促进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

课程整合意味着两个以上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产生变革,其过程意味着对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者必须拥有多元化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才能胜任此项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校本课程的发展,高中美术教师不应仅仅作为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当前,应着力对高中美术教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学习掌握信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主建构“的教学思想,从知识的发布者、灌输者转变到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来,改变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否则,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结果有可能只是从“口灌”到“电灌”的转变,没有真正体现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各中学以及美术教师要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管理和专业发展的依据,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自修提升信息素养[3]。

3、人文素养。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内容涉及艺术、历史、文学、哲学等众多人文学科,而高中美术教师普遍在绘画技能方面较强,在人文理论方面较弱,存在“强技能,弱理论”的知识结构,必须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做好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这项创造性工作。

(二)加强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建设是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物质基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等,功能上不仅能满足数字教育资源的呈现,同时还能实现人机的交互。其硬件包括多媒体电脑、网络设备、投影仪、白板、扫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实物投影仪、彩色打印机等,其软件包括办公、即时交流、音视频编辑等通用软件和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Flash、3Dmax、AutoCAD、FrontPage、Dreamweaver等艺术设计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各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学校软硬件设施投入,逐步建设和完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三)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终极目标是构建数字化的美术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很显然,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提高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认知和自主探究的工具,适应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04).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9).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OL].http: /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6991/201406/170123.html,2016-03-17.

中图分类号:G633.955;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71-02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02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