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文学上的第一位老师
——川端康成

2016-02-04 12:16王晓宁段盛杰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川端康成余华

王晓宁 段盛杰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余华文学上的第一位老师

——川端康成

王晓宁*段盛杰*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余华早期的小说,代表了80年代先锋小说对于生存状态探索方面的成就。余华创作中的冷漠风格来自于法国新小说派和卡夫卡等作家的影响,贴切而富有创造力的细节描写和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均受益于川端康成。

关键词:余华;川端康成;小人物;细节描写;语言简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以一个“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的。这种先锋性的创作,和他的性格、经历以及西方作家的影响紧密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迎来了与世界文学交融的契机,外国文学作品大量被翻译并引入国内,余华就是在这一文学背景下走入文坛的。川端康成、卡夫卡、格里耶、马尔克斯、福克纳、海明威等,都在他写作的道路上解放了他。余华这样形容文学创作上的影响和借鉴:“植物需要阳光的照耀并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阳光,而是始终要以植物的方式去茁壮成长。”①

一、相似的生活经历

余华的作品,特别是早期的作品,深受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阅读了川端康成的所有中文译著,他在书中写到:“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②这两位亚洲作家在成长经历和创作道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幸福的童年;充满忧伤的青少年时期;在社会转型期走上创作道路;都曾在创作初期狂热地模仿西方文学等。但余华的创作中多了暴力和血腥。

川端康成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当时正值日本经济萧条。在他两岁后的九年中,爸爸、妈妈、奶奶和姐姐接连去世,之后他一直在乡下与几乎失明的爷爷相依为命。从七岁到十五岁,川端康成在对祖父茫然面孔的无言注视中生活,贫乏的生活和女性的缺失促生了他畸形的想象力以及对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少女的迷恋。青年川端康成在日本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型时期开始创作,毅然选择了新感觉派,只服从于个人情感,远离尖锐的社会主题,人在边缘的失落感也历练出敏锐细腻的观察力。余华出生时中国正遭受自然灾害,父母常常不在家,唯一可以为伴的就是哥哥。图书馆枯燥的书籍、充斥着暴力的大字报和父亲手术服上的斑斑血迹是少年余华想象的沃土,余华作品中对冷酷和暴力的宣泄也根植于此。余华开始创作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八十年代大量外国文学被翻译并引入中国,使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时代的大潮中彼此碰撞交融,一批青年人开始了追赶世界文学浪潮的起步。

余华有着与川端相同的情结,那就是由于童年时代极度匮乏的情感需求导致的神经质和执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的感情缺失,会使人变得异常敏感。弗洛伊德认为:“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③然而,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余华与川端的实质性区别:川端的忧郁敏感来自于与日渐衰老的祖父相依为伴的生活,而余华的古怪无奈源于长期对哥哥强权欺压的屈服。正是因为这一区别,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女性的狂热迷恋和赞美,而余华却执着于对暴力死亡的畅想和渲染。

二、小人物的卑贱美

相同的情结使川端康成和余华自然而然的将目光集中到小人物的身上。余华说他也想拥有托尔斯泰的眼界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恢弘气势。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仅仅因为家里来客人,不是他而是父亲去开门时就伤心大哭的敏感脆弱的孩子,是一个在“迪斯科培训班”的通知前陶醉的乡下青年教师。④正是由于余华本质上的感今怀昔和生活经历方面的欠缺,才导致他狂热的追随起川端康成。

余华和川端康成的成长环境和自身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创作内容,即描写他们熟悉的社会底层人物题材。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十六岁的日记》、《致父母的信等就是描写曾经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伊豆的舞女》、《雪国》等代表作品都是描写艺妓、女侍者等挣扎在社会底层妇女的命运。

在川端康成的影响下,余华的创作也远离时代主旋律,反映小人物的故事。《老师》中那个一生只教数数和拼音字母歌的老师,临终前还在复述教了一辈子的东西,反映了小人物身上朴实单纯的美。《十八岁出门远行》,描写一位少年初次离家远行的故事,一连串莫名的奇遇,将他的旅途推向梦境般的离奇与慌恐。《小站》是余华在创作陷入困境时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创作的转折点。余华当时感到沿着川端康成的路难以再走下去,是卡夫卡及时解救了他。《现实一种》里,他让一对兄弟、嫂子、弟媳因一场意外而互相残杀,通篇以轻松冷漠的笔触和明丽的色彩来展现暴力的过程。他凌迟着读者,眼睁睁看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悲剧。《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延续了远离时代主旋律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创作路径。《活着》以一位名叫福贵饱经甘苦的老人为主轴,叙述社会的变迁和福贵一家的故事。《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身上有种种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缺点和可笑之处,但是对于家庭子女的奉献精神展现出一个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虽然在对女性的刻画方面川端康成比余华更加丝丝入扣,富有人情味。然而,余华中后期创作的思想性和反抗精神是川端康成的创作中所缺少的。

三、细腻、简洁的叙事风格

余华和川端康成都是情感饱满细腻的作家,在写作风格上也有显著的共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细节描写

丰满细腻的细节描写是川端康成和余华的小说的一个代表性特征。以《雪国》为例,在美丽的银河和冲天的火光的映衬下描写叶子的死:“僵直的身体从空中落下来,显得很柔和,但那姿势,像木偶一样没有挣扎,没有生命,无拘无束的,似乎超出生死之外。”⑤字里行间洋溢着川端的细腻与玄妙。余华的细节描写同样出色,只是更多了一些幽默元素,如《兄弟》中对于大大小小五个屁股的描写。“在川端康成做我导师的五、六年,我学会了如何去表现细部。”②川端康成对物体生动的感知深深影响了余华。与川端康成唯美、清丽、典雅的文风迥然不同,余华更多的将触角伸向了人性罪恶、丑陋、凶残的一面。同样是通过细节书写死亡,川端康成笔下叶子的死是那么的柔和、优美、超脱,它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灵魂的变形和升华。而余华的死亡描写则是另一番景象,他直面死亡,用冷漠暴力的的眼光忘情的描绘着血腥的场景。余华“高度主观主义视点与叙述者超然、冷漠、客观之眼的奇特的合并而产生的特殊张力”⑥,正是他卡夫卡式冷漠的叙述风格和川端康成式主观感受表现客观事物相融合的结果。

(二)“简单”的语言

余华和川端康成都曾经在刚踏上创作道路时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然而两位作家的文学语言却继承了东方文学的简洁传统,在简单之中蕴涵了美妙的语感和深藏其后的意味。如川端康成的小说《千只鹤》,就是运用了简洁的文字委婉地描写了人物的行为。余华使用简单的语言来制造感觉的延宕以造成陌生化效果。清晰理性的思维脉络借助恰如其分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不隐晦的表达出来。像牙医一样把客观事物中包含的确定性意义全部拔除,只剩下血肉模糊的牙床。《四月三日事件》中,余华描写少年的手碰到一把钥匙,作者放弃了直接描写少年对钥匙产生了认知,而是选择描写少年手部体验到的冷漠金属感,并追随这一感觉描述了他内心的变化,少年对于金属钥匙的认识经历了层层推进的内心活动,制造出一种特殊的陌生化效果。

从本质上看,余华与川端康成有着明显的不同。川端康成的作品用哀伤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现实,而余华的作品表现了愤怒以及随之产生的抗争意识和抗争行为。

四、结论

余华在对众多外国作家的学习模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笔下的人物,经常是被剥去了思想、价值、甚至智力,只剩下赤裸裸的人性、兽性和极端的感觉世界。在《我能否相信自己》里,余华如数家珍似的搬出了福克纳、契诃夫、海明威、格里耶、三岛由纪夫、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等世界文坛的大家们。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认真琢磨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构建、写作方法以及带给他的领悟与感动。川端康成的细腻简洁,卡夫卡对现实生活的扭曲变形,法国新小说派现实和虚幻之间的交错,博尔赫斯的语言迷宫,皆是塑造余华叙事风格的精神导师。这些大师的身影,被余华穿上中国的外衣,出现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中。余华除了向这些大师学习文学技巧外,更像一位痴迷的收藏家,一次又一次,拿着放大镜,发掘字与字之间的精妙之处。

[注释]

①余华.余华作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97.

②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2,252.

③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44.

④余华.我的一点点[J].北京文学,1985(5):79.

⑤川端康成.雪国[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35.

⑥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J].文学评论,1996(6):99.

** 作者简介:王晓宁(1984-),女,河北大城人,硕士研究生,燕山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文化管理研究;段盛杰(1988-),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燕山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119-02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川端康成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读与写(节选)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扩展阅读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