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芸睿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
许芸睿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其法律素质高低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探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途径极为有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相应对策对学生法律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公民”、“学生工作者”三重社会角色[1],与大学生们关系密切,其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尤其身处法治时代,在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中法治素养缺一不可,因而强化辅导员的法律意识,为其法律素养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不断健全法律规范成为整个社会的行动指南。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该与时俱进紧抓时代潮流,为构建法治社会打下良好基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多,熟悉运用法律法规能妥善处理好学生事件,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积极影响。
依法治校就需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方式,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尊崇法律、信赖法律的良性育人环境[2]。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意法律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知情权、隐私权的,最大限度防范法律风险,也符合法治校园的内在要求。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知识匮乏
法律素养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及法律知识技能的运用程度。作为高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全日制大学生毕业招聘而来的,法律专业的学生相当少,原来在校为学习专业课程而忙碌,有的是在选修课程中学习法律,系统学习少,尤其理科学生的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由学校走向学校,并未进行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造成当前高校辅导员中由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法律知识不熟悉,在现实中运用就显得“捉襟见肘”。
(二)法律信仰缺失
信仰是对某一种价值观的强烈认同与信服,法律信仰就是社会主体对于法律规范本身及法律所创造的价值的一种信服与认同感,并在此为信念下自觉指导自己的行为[3]。属于一种内心的召唤,构建法治校园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自觉去遵守去维护,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思想会混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摇辅导员对法律信仰的热情,少数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违纪事件“从重从快”,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
(三)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的法律情感与法律观点的总和,涉及到对法的作用、本质的看法、对法的评价、对现行法律的态度,对自己的义务与权力的认识等[4]。实际生活中有些辅导员在引导和教育学生中,不注意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例如学生的人身权、受教育权等。不能够一视同仁,对经济条件差或者学习不好的感到厌烦、不负责任,而对于经济条件好,学习优秀的很热情、很上心,差别对待就违背了平等理念。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辅导员凭借个人主观意识处理学生纠纷时候,随意用自由裁量的权利。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
(一)国家角度
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并相继推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教育法》等,然而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相关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事例、问题等涉及的较少,需要不断细化、完善法规,为进一步提升的辅导员法律素养而夯实基础。
(二)学校角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高校辅导员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培训法律知识,让高校辅导员在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增加阅历,扩展知识面。此外,高校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校的发展需求,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规章、细则,在辅导员考核中也明确加入法治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提供有力保障。
(三)辅导员角度
时代在发展,高校辅导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很多的辅导员法制观念不强,需要在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之外,有计划的去多学习一些法律常识,对自己对学生都是有帮助的,能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去懂法、知法、守法,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享有的权利,让法律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法治体系日臻成熟与完善,依法治国理念已经成为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法律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熟悉运用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依法治校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阳,李庆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9-130,132.
[2]黄志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马万财.浅谈新时期提高高校辅导员综合素养[J].科教导刊,2009(7):29-30.
[4]吴玉静.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提升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7(10):120-1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5-0300-01
作者简介:许芸睿(1982-),女,云南个旧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