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特色研究

2016-02-03 10:44朱星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北京100024
北方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多样化

朱星辰(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部,北京 100024)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特色研究

朱星辰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部,北京 100024)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以及零散化的样貌特征,从而印证了中国传统音乐类型的多元化。本文将重点论述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特色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而分析其形成某种特征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传统音乐;记谱体系;多样化

一、音高精确的依附性与音值记录的相对模糊性

大多数中国传统音乐乐谱中,如果是音位谱,那么音高则具备精准程度,但是这个精确程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谱字自身很难将音高固定在一个恒定的频率上,需要另外两种要素之中的至少一种帮助音高进行绝对精确的定位:第一是定调,标注出调式、调名,然后代表某一个音的律高就明确了,音高就由相对变成绝对。第二是乐谱所对应的乐器本身就已经将音高有所限定了,所以原本表现相对音高的谱字,对应到某一种乐器上,就成了绝对音高。绝大多数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的音值描述较为模糊,只有一定模式的节奏类型,但是具体所要达到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频率却没有用精确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甚至不标明音值,没有节奏标记。

二、音位谱与奏法谱并存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几乎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表示音高的音位谱,二是表示演奏方法的奏法谱,两者数目等量齐观。而后来又出现了音位和奏法同时出现的乐谱形式,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对演奏方法的重视。推论其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中国传统音乐所应用的主流乐器音域有限,如果说明奏法,音高也就跟着确定了,这样,奏法是能够行使相当一部分音高的功能的。

第二,奏法谱从《碣石调﹒幽兰》开始起,就以古琴为主线,而古琴多数为文人所应用,他们更倾向于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来描述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而不是用一个简单、固定的文字或符号来表述音高。

第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作品演奏方法复杂而多样,不同的奏法会带来不同的声音效果与意境,音高却仅仅是固定下来的有限要素,这样描述奏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旋律记录的轮廓化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各式乐谱中,很多乐谱只记录旋律轮廓,即骨干音,很少会记录旋律的细枝末节。不论文字谱的文字谱字、数字谱的数字谱字,还是符号乐谱的符号图形谱字,其谱字本身都有一定的规律,一个谱字代表一个音高,高低八度的变化也能形成相应的规律。谱字数量是有限的,在表达方式上是足以“穷尽”的。

然而,谱字以外的旋律细节却非常复杂,通常不记,依靠领悟以及口传心授,在表演的时候增加了灵活性,也成为表演派别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原因可能为:

1.中国声乐体系的带腔性特征

从字面上来看,腔本身就是带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即兴形式,不同于西方已经固定化了的装饰音。即兴的带腔性为腔本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松散的乐音环境。腔在即兴中被带出,一步步演化,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沉积,某些腔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模式,然后在这种风格模式内部再进行小的变体。带腔性的声乐体系还导致了乐谱谱面上直观的视觉特色:

词到哪里,谱字行到哪里,腔再跟到哪里。谱式的走向由词来决定,一个字,一组词,对应很多个谱字与腔的符号。从谱面整体效果考察,找到了词或字,就能找到谱字,找到具体的音位和唱法。这恰恰同西方乐谱以音为主导,字或词组跟着音走的谱式正好相反。带腔性也带来了死曲活唱的表演方式。有了词作为依托,在唱的时候,基本已经不受谱字本身间断的影响,忽略了西方谱式中的小节线,词和句的意思表达完了,才能间歇。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乐谱本身还留下了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节拍则更为清晰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乐谱“活”的一面。

2.中国音乐织体的横向性思维

横向性的音乐织体思维对于旋律的重视远远大于和声,在中国传统音乐乐谱谱面上的表现形式必然形成旋律细节繁琐的趋势。由于旋律自身繁复的变化也是横向的,恰好契合了中国音乐织体本身的特征。

3.中国传统音乐众多乐谱与文学关系密切

乐谱配合相应的唱词,加上汉语语音语调的四声,腔的变化就要依着字来走,使得乐谱谱字本身的韵味丰富起来。汉语四声从一个固定的音高开始就出现了细节化的趋势,不仅仅丰富了词本身的韵味,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谱面上所体现的音乐旋律线条,完全不受任何复调、声部等因素限制。

在功能层面上,可能在一定的程度纠正倒字现象的发生,这也是一个“腔”很多时候会有多种不同表现方法的原因之一。洛地在《词乐曲唱》字腔一节中描述了曲唱平上去入四声字腔,不同的字具有特定的腔格,其中,平声字腔格具有平稳悠长的特点,分阴平和阳平,前者由高转低,后者相反;上声字的腔格声音低沉,腔格较长,起伏变化比较大,常以嚯腔和顿腔的形式出现;去声字腔格先上升后下降,出口强而有力,入声字腔格仅仅在南曲中才出现,常用在断腔中,字短急收[1]。

四、乐谱与乐器、律制和调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互统一

某些记谱法是专门为某一乐器来进行记录的,如古琴谱,一个谱字所包含的不仅仅包括音高,还包括了指法,工尺谱中标明的小宫调或正宫调反映的则是乐谱与律制之间的关系。按谱取音,就是根据谱字的标注,在相应的乐器中运用相应的生律方法来演奏这种乐谱。而在传统的记谱法中,往往还会含有某些宫调理论,因此中国传统乐谱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某一样具体实物或事物而存在的乐谱。

结论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种分类,表层现象十分复杂,很少有一种乐谱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推论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古代交通欠发达,对乐谱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十分困难。

第二,中国传统音乐自身就分为宫廷、民间、宗教、文人等诸多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各自形成了独自的逻辑思维方式,在发明乐谱时,就会出现多种可能性。

第三,没有一种乐谱能够完备到可以替代其他乐谱的地步,都各自存在相当的缺陷,解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改造不完备的乐谱,让乐谱进化,如文字谱到减字谱、半字谱到工尺谱;二是发明新的乐谱替代原有的乐谱。这样一来,乐谱的种类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参考文献

[1]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143页.

作者简介:朱星辰,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多样化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土与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