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欣 李娜
后海先河 椎轮大辂
——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上海音院出版社奖”颁奖大会述评
■谈欣 李娜
20 16年11月4日至7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上海音院出版社奖”评奖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及青年学子共计29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届年会分为三个部分八个议题进行。学会换届选举是此次年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员选举公开唱票及严格监审的程序,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50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一届学会会长:洛秦;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荃有;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冯长春、王清雷、郑祖襄;副会长:李方元、陶亚兵、修海林、徐元勇、郑锦扬、赵为民。年会第二个部分是对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参赛论文进行评审,并在开幕式宣读论文评奖结果及评委会点评。第三个部分是围绕中国古代史料的挖掘与整体、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跨学科研究及专题研究等议题129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学术发言。
此次年会参会论文质量普遍较高,亮点纷呈。治学观、治学法、治学方向等学科发展构想不断提上日程。围绕人、图、物及文献史料展开思辨、跨学科和新拓展的研究。除此之外,区域音乐史、近现代音乐家贡献等专题研究纷来沓至。通过学术报告、会场研讨等多种形式,展开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新蓝图。
中国音乐史学起源已久,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史文论、音乐思想是该学科之滥觞。古代音乐史料、音乐家、乐器、机构、谱法、作品、词汇成为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文献学、古汉语学是研究中国音乐史学的方法与手段。后海先河、椎轮大辂,中国音乐史学前辈学者在追根述源、不断完善本学科知识体系方面不断前行,以望完善治学方法、治学思路、治学方向等学科建设。
(一)反思中国音乐史研究治学观
刘再生《问题的史学和史学的问题——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强调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对于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每一个细节皆要问一个“为什么”,研究者不可抱有人云亦云或屈从与意识形态压力的史学研究态度。刘再生举例总结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及研究者必备的“六个性”:即敏感性、主动性、创意性、批判性、坚韧性、长期性。本着对后人负责任的态度研究历史,从史料学至史学观到方法论都要有问题意识,唯有这样才可作出一部“可信”之史。
(二)开拓中国音乐史研究新视野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其关注及研究较之古代音乐史部分还略显薄弱,尤其容易忽略一些边角或是被传统意识束缚的史料。梁茂春《短论“音乐史的边角研究”》认为相对史学研究“中心”“主流”的“边角”的历史事件、人物是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值得研究者们关注。“音乐史边角研究”是音乐历史主流之外的“小径”和“深处”话题,有待更多的研究者挖掘与整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边角”必须在了解和熟悉“主流音乐史”的情况和前提下进行。梁茂春指出学习“音乐史的边角”有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在学过、读过、掌握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基础上再做。在具体方法上,还应特别注重“口述史”的方法,“史失而求诸口”。于润洋教授提倡的“扩大学科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互相渗透,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值得史学研究者思索和吸纳。
本届会议古代音乐史论文约占提交论文总数的65%,整体上看,较往届年会论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上均有提升。首先,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有音乐文献、音乐考古、音乐图像、音乐形态、音乐美学,论题涉及宗教、美学、器乐、图像等等;其次,研究方法有新突破,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方法运用于史学研究,并形成系列成果;再次,研究视角有新拓展,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辨、区域音乐史的关注不断走入视野。
(一)跨学科
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在学科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凝练出来的,方法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影响、结合、转化的动态过程。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地理学、音乐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断扩充音乐研究的规模,队伍蔚为壮观。代表文章有《北宋都城汴京的音乐文化与声音景观研究》(黄艺鸥)该文以人类学声音景观理论(soundscape)为研究视角,试图勾勒出北宋都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市民音乐的声音景观以及不同阶层音乐的文化属性及身份认同。另外,如《宋代演艺市场的市场结构及营销策略—对宋代“音乐经济”现象的个案分析》(钱慧)、《从吹律听风到候气应律》(薛冬艳)、《中国巫乐文化观研究》(陈思)、《晋南地区保存的宋金杂剧乐队图像研究》(高兴牛嘉)、《〈红楼梦〉及续书中的清代城市音乐传播》(张诗杨)等,分别从经济学、候气法、社会学、文化学、图像学、传播学等角度对中国音乐历史中的现象、乐律、图像及史料进行分析及研究。
(二)勤思辨
思辨即辨认,对所考史料来龙去脉和相关事项求得真理是中国音乐史研究者上下求索的始终。所读史料内容是否真实?前人研究成果是否可信?在研究过程中,用反思精神进行探究和研读显得难能可贵。《也谈海昏侯墓编钟——与〈试论海昏侯墓的乐钟制度〉一文商榷》(王清雷)该文通过对出土文物海昏侯墓编钟的细致分析得出的结论质疑前人研究成果中的部分观点;又如《再论宋代音乐研究的特征分析与反思——〈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洛秦)一文从宏观上对前期宋代音乐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推进宋代音乐的研究;再如刘勇的《再谈文献之对于史学的重要性兼论“文字霸权”说》一文反思、强调史学研究中文字史料的重要性;另外还有《〈中国历代乐书要籍精诠〉的修纂》(修海林)、《对陈旸〈乐书〉的再认识》(陆晓彤)、《是短箫铙歌还是?——以萧亢达〈汉乐四品〉为底本的汉乐第四品辨析》(王洪军)、《朱载堉异径管律理论验证的再验证——与刘存侠先生商榷》(史凯敏)、《中国古代笛箫类乐器名实问题研究中的歧义与焦点》(万博)等。这些文章打破一般史料即史实、人云即是的观念,带着独立思考、科学反叛精神进行学术研究与反思。
(三)立区域
区域音乐史已成为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地域范围涉及更加广泛,研究内容也宽泛了许多,从音乐家、音乐创作、音乐活动等方面谈音乐文化、音乐社团及音乐事项等。《契丹——辽铜镜上的音乐史料》(陈秉义)、《契丹(辽)箜篌在辽宁的遗存》(原媛)两位研究者着眼于中国古代北方契丹—辽区域中音乐文物铜镜以及辽塔上的音乐图像进行音乐图片资料的研究,弥补以往对这些区域音乐史认识的不足。《嘉道年间秦淮女乐研究——以捧花生两部画舫类著作为例》(陈怡静)、《论明清文人秦淮游乐中的昆曲表演及其影响》(陈颖)就明清时期秦淮区域女乐进行研究,对她们的生平、活动及与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和解读。《晋南地域保存的宋金杂剧乐队图像研究》(高兴、牛嘉)、《白居易试问之夷夏音乐考论》(郭悦琦)、《汪烜礼乐思想探论——徽州区域音乐史视角》(袁建军)等文都属于这类研究。
(四)新发现
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一些学者面对常见史料展示了他们新的阐释及成果,提出了新的学术动态信息。《建构“音乐”:〈乐记·乐本〉篇之音乐性研究》(李方元)一文聚焦早期音乐理论成果《乐记·乐本》篇,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他从音乐性的角度探究《乐本》中蕴含的“音乐理论”特色及其“音乐性”意涵;《朱载堉的乐学思想是七平均律创造的根本动力——“朱载堉的乐学思想及其平均律创造”之一〈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之路〉》(杨善武)该文通过律学中自然之理之“音”与人为律学之“数”的关系研究,明确了“音数二者不能以一例论之”加之不同朝代的音乐世纪考察,揭示了朱载堉新法密率是根据“自然之理”,经过“以数求合于声”的不断探索,找到平均律的计算法则;《我国古代乐人身份地位与乐户制度形成研究》(陈伊笛)文章指出我国古代乐人身份地位的变迁与良贱身份制度的形成具有着关联性,从先秦掌管礼乐的音乐职官到秦汉时期人们观念中的贱民再到北朝法典化的贱户乐户,其身份的范畴也是经历着由窄到宽再到窄的一个变迁过程。《十二音位的五度相生——曾侯乙编钟上层一组钮钟的乐学内涵》(宋克宾)、《〈点石斋画报〉中音乐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李俊)、《朝会 殿宇 乐声——论宋初和岘改乐与圣宋气象的塑造》(杨成秀)等文章也属此类研究。
本届年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关注自鸦片战争以来每个时代的音乐人物、音乐事项、音乐作品及本体。论题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中西音乐交流、社团乐团活动、音乐家贡献、工农革命歌曲、沦陷区音乐生活、抗战音乐创作等。
(一)围绕人
中国近现代史,自1840年以来至今有170多年的历史,它有别于世界近现代史,基本是以人为叙述主体的历史。本年会围绕人展开研究的文章占整个近现代音乐史的40%左右,这其中又多集中于人物的作品以其贡献的研究,比如《钱君匋的艺术歌集〈深巷中〉初步探索》(孙如雪)、《邱望湘的初中音乐〈和声学初步〉分析研究》(孙琪天)、《邱望湘歌曲创作研究》(吴远华)、《云南当代音乐创作的开拓者之一——关庄作品评述》。当然也不乏音乐思想的研究,如《音乐教育家宋寿昌研究》(蒋立平)、《论郭乃安的音乐思想》(杨甜)、《朱英其人其事及其贡献——朱英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十年间对国乐表演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思考》(肖阳)等,均以人为中心对其生平、作品及音乐贡献展开讨论。
(二)论本体
中国音乐史学不同于一般史学之处是突出音乐,与古代音乐史研究多“无声”相比,近现代音乐史便是音乐的“有声性”研究,因此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中不可忽略也不可或缺音乐本体。《知微见著——俞玉姿的学术精髓》(李岩)强调研究中要注入俞玉姿先生的学术研究精髓即注重细节,该文从黎锦晖《毛毛雨》前奏音乐本体上分析该曲调的爵士乐风格,同时认定它不是黄色歌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上海20世纪20—40年代时代曲作品研究现状述评》(李音蓓)则围绕以往音乐史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时代曲为中心,对其“音响”与“谱例”进行对比,从音乐本体上发现、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广州音乐在天津的百年发展回顾》(刘瑾)一文对百年来广东音乐在天津发展情况做了梳理,在音乐性上看广东音乐在天津的历史及未来。此类文章还有《从“二郎山”到“大渡河”看时乐濛民族音乐语言运用》(黄鑫垚)、《沈秉廉与他的儿童歌曲研究》(陈瑞瑞)、陈啸空与儿童歌曲〈小花猫〉分析与研究》(焦音),等等。实际,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已离不开音乐本体,这有助于深入、直观的认识近现代各时期音乐的风格。
(三)察边角
历史中的“中心”与“边角”是互为转换的,并非人为定位,关注长期被忽视或批判的“边角”史料,有利于全面客观认清史实。《“春峰乐会”研究》(杨和平)一文对“春峰乐会”组织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及研究。《一份极为珍贵的北京近代音乐史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姚思源教授与他保存的音乐会节目单》(孟维平)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姚思源教授1076份音乐会节目单进行梳理与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如《也谈知情歌曲的产生》(张娟)、《沦陷时期哈尔滨放送音乐活动研究》(王岩)、《1937—1938:武汉抗战时期音乐、演剧献金活动》(夏炼)等文章也均是关注于近现代音乐史“边角”的研究。
(四)谈专题
本届年会闪光点是围绕音乐学家冯文慈先生与夫人俞玉姿先生的生平及学术贡献的专题研讨。这场研讨可谓是史学人的一次精神洗礼,是老一辈学者给予后辈研究者的感动与力量。《理性求证 高屋建瓴——读冯文慈先生《中外音乐交流史》有感》(赵为民)、《古代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一代师表——深切怀念业师冯文慈先生》(王军)两文主要从冯先生的学术贡献及学术精神上进行论述,讲述了先生在治学上的严谨与独到之处。《冯文慈口述资料采编的设想与感悟》(陈荃有)从与冯文慈先生的情感上讲述了为先生写的《音乐学人冯文慈》成书的始终。《追忆南大校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俞玉姿先生》(李淑琴)、《知微见著——俞玉姿的学术精髓》(李岩)从俞先生的生平经历到学术精髓给予了深刻的追忆。
本届年会恰逢学会成立30年,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过往的30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未来音乐史学学科发展正如中国音乐史学新一届会长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提出面对“新挑战”“新征程”“新问题”展开新研究及“新发展”。
谈欣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在站博士后
李娜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