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乐感培养策略研究

2016-02-02 16:28:57潘春梅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乐感音乐教学初中

潘春梅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福建 南安 362324)



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乐感培养策略研究

潘春梅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福建 南安 362324)

【摘要】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所谓乐感就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乐感包括音乐节奏感、旋律感、音高感等多个方面,因而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应该注重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乐感,这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新课改中明确点出初中音乐教学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就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音乐也逐渐成为初中教学的科目之一,但是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若想学好音乐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也要具备乐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提升学生乐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并不强,也不能有效把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

一、培养学生乐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在什么科目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就是素质教育是以情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教育则是灌输式教育,不关注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只关注讲授的知识的结果。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目标理念为教学原则,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第四单元神州音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我国不同地貌的图片介绍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形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然后再图文展示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如藏族、彝族、侗族等,其中可以播放一些民族歌曲来让同学直观感受民族歌曲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单元的学习。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要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止是上述例子中运用图片和视频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模式,不要知识采取传统的灌输知识式教学方法,这样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不要纯粹的认为学生记住了歌词,唱对了音调就是理解了知识。

比如在讲授八音之乐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ppt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乐器:云锣、唢呐、笙、二胡、磬等。然后播放一些这些使用时的音色。继而在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前为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你听过这首歌吗、请说说这段乐曲中都有哪些乐器演奏,随后学生在欣赏的时候便会带着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后在欣赏二泉映月之前,教师可以按照上述的教学过程,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乐器知识,如大锣、梆子等,然后让学生进行乐器音色的听力教学,随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欣赏阶段。从上述例子中,不难发现教师在创新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师生互动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改变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实现音乐综合应用能力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空洞的音乐知识理论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很好的达到提高学生的乐感水平的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乐感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乐感的理论知识再多也不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音乐是一场听觉盛宴,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听为主要训练手段,让学生在真正的音乐欣赏中提高自己的乐感水平。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讲授的再多,学生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而当学生在实践时,会很快发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听觉训练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乐感水平。

比如在上述的八音之乐的学习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二泉映月之前,完全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作者阿炳的身世,让学生在欣赏作品前对整个曲子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在欣赏二泉映月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曲子中的突然停顿之处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推断作者当时的情感和运用停顿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乐感水平还能深入理解曲子的深刻内涵。另外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曲子中感受到不同音乐旋律的特点,从而慢慢的培养出学生的乐感,并最终实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乐感的基础工作是加强学生的乐感知识训练

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应该先加强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一般教师采用的都是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所谓视唱练耳就是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由浅入深的讲授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视唱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训练,所以在实际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没必要做到用高标准要求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可以先进行节奏的培养训练,而后循序渐进的提高训练要求。比如在上述的春江花月夜的讲授过程中,在学生欣赏完曲子之后,教师可以就其中一小段旋律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的音乐知识。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

音乐一门体现人们真实生活情感的艺术,不仅能够给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更能陶冶情操,很多学生也很喜欢音乐。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学生的性格发展。所以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这不仅新课改教学理念深入推行的客观需要也是初中音乐体现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肖文鹏.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音乐时空,2015,22:171.

[2]严会.培养初中学生乐感的策略探究[J].音乐时空,2013,13:110.

[3]翟彦彩. 初中音乐教学乐感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3,23:106.

猜你喜欢
乐感音乐教学初中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跳跃的黑白键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40:29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00:02:19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2:35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6:40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09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