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树 薛 伟 董喜斌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40)
中美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对比分析
林文树薛伟董喜斌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要: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其特点和特色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中得到启迪。以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为例,无论是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反映的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中美两国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基于对比分析积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比较教育;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国;美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尤其迫切。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课程教学,从而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而且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的教学过程方面也拥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与美国大学先进的本科教学密不可分。而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还存在一些盲点,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1]。
因此,笔者基于对美国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调研,通过对比分析,对中美两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尤其是系统分析了美国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期推动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森林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为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2]。
一、中美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对比分析
(一)教学内容
高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选择的教材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映。
1.教学计划
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规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等构成,且具有很大弹性,能够适应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同时,本科教学计划还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低年级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计划、高年级学生主修的专业课程计划以及其他学生任意选修的课程计划[3]。
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OSU)为例,学校在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我负责、自主选择课程,所以学生是不划分年级、班级的。但是,学校规定:低年级学生要学习为高年级学生提供的课程,必须先修满低年级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例如,学校规定,低年级学生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最低要达到2.25,否则不能学习高年级课程。而对任意选修课程的学习,学校不作具体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此外,学校规定,学生只要按照各自专业的毕业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并取得学位。
与美国大学实施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不同,我国高校由于实施的是单一学制,并对学生进行班级和年级的统一划分与管理,所以实施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要修读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不仅规定了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课程学分、课时分配以及课程开设的时间和顺序等,而且对本科生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课外社会实践等也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对学期、学年、假期等进行了明确的时间安排。因此,学生只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安排进行选课,而且全班学生基本上只能选择同样的课程,并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内容。这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个性化。
2.教学大纲
在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教学大纲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每门课程都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参考资料、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课程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方法,以及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上课时间和答疑时间等。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任课教师会将教学大纲发给学生,或者在此之前通过校内的邮箱将教学大纲发给每位选课的学生。因为在美国的大学,任课教师在学生选课的同时就会得到其邮箱地址。同时,任课教师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授课,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进行预习和复习。此外,学生在选择所要修读的课程之前,就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平台获得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从而事先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课程的教学时间是否与自己所选的其他课程冲突等。
在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和代码、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大纲说明、教材和参考书,以及课程教学的结构和要求、教学学时分配表等。但是,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大纲在使用上与美国大学有着较大的不同。通常,大多数任课教师不会将自己撰写的课程教学大纲发给学生,学校的公共资源平台也不会为学生提供所开设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这就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在选择所要修读的课程时根本不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修读课程时也不知道应该提前预习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哪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或者是必须通过课外学习来获取的。
3.教材
教材是指供教师上课使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在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都会为学生列出2~3本专业书籍作为教材,此外还会列出一系列的课程教学参考书、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相关的网络资源等。因此,美国的大学生在修读每门课程时都要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阅读大量的资料,因为如果不阅读这些资料,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就很难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更不要说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了。
在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每门课程基本上只有一本教材,而且相关的参考书很少,甚至没有。在我国,由于高校教材主要是供教师教学使用的,而且教材内容通常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所以课程教学会受到教材的引导[4]。而对学生来说,只能是将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学课件拷贝回去,然后按照课件的内容进行学习、复习和准备考试。这导致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生对教学课件以外的知识了解得很少,对森林工程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更是匮乏。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5]。在不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中美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大学虽然也是采取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讨论式、互动式和跳跃式等。通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会面面俱到,讲解得较快且并不详尽,将很多知识点留给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去了解和掌握;但是,教师会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提问。例如,在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更注重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至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则取决于学生在课后的努力程度[6]。
同时,在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会停下来讲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如果还存在疑惑,任课教师会通过邮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教师的讲解、提出挑战性问题,并与教师就学习内容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的讨论式课堂讲授,学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或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课程教学涉及的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和全面[7]。
而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接收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和课本永远是对的,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更不用说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讲解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有时甚至会反复讲解,总是担心因某个知识点没有讲解到位而使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
在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教学技术手段之外,还引入了虚拟仿真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森林工程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使一些实验实习受到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的限制。例如,木材生产作业存在高危险性,森林采伐具有不可逆性而且采伐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等,都导致森林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开展有效的野外实验实训受到限制。为此,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行了探索与开发,例如将三维采伐、集材模拟器等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同时,美国大学的教师非常注重通过网络邮件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例如,教师会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邮箱提交作业;还会将课程介绍、自己的个人资料等放在网络共享平台上,供学生查阅。此外,美国大学的教师还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例如将森林工程专业的野外实践等视频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课程教学形象生动起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教学手段运用方面与美国大学基本类似,都采用了集动画、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但是,我国高校在发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更多的服务方面,与美国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高校应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与校园计算机联网,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后习题、参考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公开,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以及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
(四)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发展程度,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8]。中美大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有所不同。
美国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随机课堂测验(quiz)、课后作业(assignment)、期中考试(mid-term exam)、期末考试(final exam)相结合的方式。①期中、期末考试一般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等方式。考试的形式和内容都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强调要有分析过程,而尽量避免使学生死记硬背。②在课后作业要求方面,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书以及从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同时,美国大学鼓励学生组成小组一起讨论作业,但作业不能抄袭,而且要求在作业上注明合作者的名字。③通常情况下,随机课堂测验和期中考试的试卷以及课后作业经过教师评阅后,会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返回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美国大学的课程考试基本上不会存在抄袭现象,如果发现抄袭或作弊行为,课程成绩就会是零分,而且学生的诚信记录会受到负面影响。此外,如果专业课程有实验课,美国大学一般规定实验报告的成绩也要记入课程的总评成绩。
与美国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考核相比,我国高校森林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较少在课堂上进行随机课堂测验以及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形式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试卷采用标准化的试题,评分仍以严格的标准答案为准;在课程的总评成绩中,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成绩和学生出勤率占30%。通常情况下,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考试内容大都是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即使学生平时不上课,考前只要复印其他同学的笔记、再认真背读笔记,就照样可以拿高分。这种课程考核方式导致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考前突击备考”的现象。这对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9]。
(五)导师制的实施
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为每个学生都安排了导师。通常,导师会把自己的电话和邮箱地址告诉学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与导师商讨,只要事先与导师预约(make appointment),导师就会在办公室等候。学生在学习或每学期的选课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得到指导和帮助。导师也会及时、准确地告诉学生教学方面的信息,并监督学生的学习以及帮助学生就业等。此外,美国大学教师上完课以后,一般都在自己的办公室备课和进行科学研究,他们会安排专门的时间用于回答学生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会在办公室门上贴出办公时间(office hours)表。在办公时间内,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到办公室向教师请教。美国大学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使学生在与导师的沟通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启发[10]。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也开始尝试实施导师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2013年开始在森林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学术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产生一些个人的想法,也可以主动与导师交流以寻求帮助。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除了上课平常很少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甚至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认识教师、教师不认识学生的状况。
二、对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启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美两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更富有鲜明的特色,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符合需要的林业工程类创新型实用人才也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办学的成功。因此,笔者认为应积极借鉴美国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
首先,我国高校应根据森林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在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同时,要确保所开设的课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其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应将森林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校园网上公布;同时,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将课程教学大纲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
第三,任课教师应为每门课程推荐2~3种教材,并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信息,以及为学生指定课后阅读材料。
最后,任课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
(二)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逐步改变以往课堂讲授过全、过细的状况,只在课堂上讲授主要知识点,使课堂教学尽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略过但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其次应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与探讨式相结合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
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在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开展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等,为学生真实再现实验室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实验场景,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能够有直观、形象甚至立体的认识。这不仅可以增加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此外,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国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平台、手机微信等现代化信息交流媒介,在师生之间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四)课程考核方式
只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全面的专业课程考核,才能达到检查、评定和反馈教学效果以及激励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将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学程,避免只通过一次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成绩所导致的死记硬背、考完就忘的弊端;同时,积极探索课程论文、课程作业、课堂随机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从而使课程考核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考察,更注重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导师制的实施
我国高校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大力推进导师制的实施,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本科生选派责任意识强的教师担任导师。导师要对本科生每学期的选课进行指导,并负责监督学生平时的学习。这不仅可以使专业教师更加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而且也便于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从而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可以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随时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得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而且通过与导师的讨论,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概况和前沿知识。
资助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构建融合中美特色的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10094;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森林工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10585。
参考文献
[1]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1):68-75.
[2]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2):106-111.
[3]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EB/OL].(2014-03-18)[2014-08-05].http://jwc.njtech.edu.cn/view.asp?id=4463&class=73.
[4]谭羽非.试析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49-51.
[5]余祖晨.中美教学方法对比研究及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8-89.
[6]江捷,王铁流.中美两国高校电信专业教学的比较分析[J].教学研究,2012,35(5):45-49.
[7]陈紫云.中美课堂教学差异之比较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117-119.
[8]苏德荣,尹淑霞.借鉴美国经验 改革我国大学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75-78.
[9]苏丽艳.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及启示[J].石油教育,2010(3):56-58.
[10]黄继元,白志红.中美两国大学教学方法比较研究[J].云南高教研究,1997,57(2):110-113.
(责任编辑柳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