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2016-02-02 08:19
南都学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隐性政治思想

高 芳 放

(南阳理工学院 宣传部,河南 南阳 473000)



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高 芳 放

(南阳理工学院 宣传部,河南 南阳 473000)

隐性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之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隐含性、教育途径的非封闭性和教育结果的持续性。隐性教育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了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高校应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善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拓展隐性教育新途径;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得到统一;注重榜样的示范力,引导青年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隐性教育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社会架构变动显著,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中,各种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对传统文化的甄别与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接受与传播,对个体性格的张扬和与大众思想的融合,加之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对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的冲击交织在一起,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空前丰富而复杂的成长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使得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德育方法。通过教育工作实践发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符合现代教育规律,能够极大限度地隐藏教育者的意图,尊重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人为本,通过轻松、愉悦、迂回、内隐的教育过程,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教育既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高校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也能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一、隐性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的内容无须在课堂中讲授和灌输,其蕴藏在优秀的教师、课堂讲授、办学理念、榜样带动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领悟出生活的价值和真谛[1],从而端正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谨慎审视人生。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过程对青年学生产生不知不觉的影响,它的教育内容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方式是没有固定框架的,教育效果是长期、有效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教育方式的隐蔽性。隐性教育的目的、内容隐蔽在一定形式的活动和载体中,以间接、内隐、暗示、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大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2],将有关教育信息渗透给受教育者,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和教育效果。

二是教育过程的渗透性。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全部过程中,隐性教育始终存在,对他们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全方位的渗透作用,并经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隐性教育重在营造一种好的道德氛围,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底蕴、教育者的言传身教、网络新媒体的应用等因素承载教育目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取得教育效果[2]。

三是教育方式的自主性。隐性教育的过程是民主平等的,受教育者在开放的环境中与教育者进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1],不容易感觉到自己处于被教育的氛围中。隐性教育的环境常常能够令青年学生倍感轻松、心情愉悦,在没有过多精神压力的条件下对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更加乐于接受,并自觉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获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主体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从而避免传统教育中简单、直接的灌输方式给青年学生造成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更容易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四是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同化、接受和顺应的过程。隐性教育之所以区别于显性教育,主要在于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悟力和内化作用,从而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思想观念。所以,隐性教育所产生的效果要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和苍白说教更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3]。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调整自我认知导向,对教育内容进行不断地吸收和内化,融合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并逐步发展完善,实现自我教育。

五是资源的广泛性。隐性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潜存于课内、课外、教室、宿舍和校园中,不受课时、教学场所的限制,可以发生在诸多不同的环境中。此外,隐性教育存在于青年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高校的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都属于隐性教育资源的范畴。青年学生在接受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学习之余,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参加文体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自己的价值观得以树立、检验和强化。

二、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表现,是与传统德育模式互补、灵活多样、效果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非实体文化范畴,如校容、校貌、校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其思想和品格、引领其道德和行为等方面,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有效地避免受教育者的排斥和抵触,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目前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强烈的张扬个性、彰显自我的特点,平等、自由、民主意识浓厚,针对这种明显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表现特征,隐性教育摒弃了对受教育者的直接说教、硬性灌输,而是把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蕴含到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感知、领会,使其各种积极和愉悦的情感都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状态,并且从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情绪。而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师生平等、共同参与、自由沟通的交流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进来的积极性,使其在沟通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引导,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有效的教育,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调适、自我管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隐性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引导作用,激励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和锻炼其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通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导向,陶冶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理性、科学的认知,从而使其实现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乃至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积极影响,且对其长远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三)可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友善、团结、奋进的优秀品格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是隐性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学生们心情舒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们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其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唤起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激励其在求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对学生们的思想、志趣、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自觉地融入集体之中,促进和谐整体的形成。

(四)通过情感的陶冶和凝聚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学生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隐性教育过程的各种预先设定的体验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联系得以沟通和实现。隐性教育不仅关注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取,更关注其情感的培养,使其在既定的思想指导下,更好地发挥其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在接受隐性教育的过程中,伴随着亲身经历的各种成功——失败——努力——再成功的体验,青年学生能够获得非常宝贵、直观和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情感活动也会变得异常丰富和活跃。这种体验的获得,有助于他们改善心态、升华心灵、陶冶情操、善待他人和社会,从而能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出色地完成教育者既定的各项任务,达到教育目的。

三、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现途径

(一)创建优质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通过一系列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感染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促使高校青年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之一。

1.要大力挖掘高校的物质文化资源,使青年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高校的物质文化资源不仅是简单的物质的存在,还是一所学校传统文化和办学历史的积淀,会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高校的物质文化资源通过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仪器设备、学生活动场所等诸多方面来体现,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规划、综合考虑整体布局,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要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思想深度和厚度。学生身处其中,就能在优美环境的熏陶下受到生动直观的教育。除此之外,高校的建筑群要力争布局合理有致、格调高雅明快,尽可能充分地展现学校的办学主旨、文化底蕴和精神魅力,力争成为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的无声力量[4]。

2.要大力挖掘高校的精神文化资源,使青年学生的品位得以提升。高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高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理念、办学思想、校风校训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本质和精神面貌,体现了师生的共同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从不同层面来影响、带动、改变和塑造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有效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追求真理,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注意大力挖掘这一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引导和影响,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确保取得的效果能够更加持久。

(二)善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拓展隐性教育新途径

网络的普及、移动APP客户端的大量应用,为青年学生及时、大量地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平台,他们通过各类信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但也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迷失,甚至影响其健康成长。如何运用好这些载体,让它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其正面引导力,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至关重要。

1.建立以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观引导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站,吸引青年学生主动浏览,积极参与网络互动交流,引导网络舆论正确导向。网站的板块设置要丰富多样、科学合理,贴近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尽量覆盖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聚焦社会热点。网站的表现形式要力求新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为契机,组织专题讨论、网络投票活动,还可以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目的性明确的网上引导,使青年学生在浏览网站的同时接受熏陶,从而达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2.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在青年学生中的普及性强、接受程度高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利用O2O模式,有序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线上活动中,教育者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和青年学生进行沟通,避免了面对面交谈的尴尬和不便,交流过程轻松,受教育者易接受;同时将思想教育延展至线下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中,使教育效果得以相互呼应和巩固。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得到统一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利于巩固和补充学校的教育内容,远远优于单纯的说教,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设计好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修养水平,理解生活的意义及人生的价值。

1.将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高校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在寒暑假等集中假期开展,而且应该结合教学实习、新生军训、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等各类课内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通过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常化,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

2.科学设定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设定应涵盖科技服务、爱心救助、扶贫解困和法律援助等要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短期实践行为和长期合作联系互为补充,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合作能力。

3.根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结合本校不同的专业设置,通过有计划地建立一批能够长期合作、确保发挥效用的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使其成为高校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重要渠道,以及德育工作者实施隐性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注重榜样的培养挖掘,引导青年学生自我教育

基于青年学生群体从众性的特点,比起枯燥、呆板的说教,来自身边的榜样对他们的示范与暗示作用更为明显,也更有影响力。榜样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可以极大地鼓舞青年学生,使其不由自主地向榜样靠拢,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统一于榜样的标准中。

1.要做好对青年学生身边榜样的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寻找、发现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可以与他们共同思考、一同探索、同步奋进的榜样,引领他们快乐地实现人生理想。比起看不见摸不着的英雄人物,来自青年学生身边的榜样更亲切、更真实、更有借鉴意义,他们才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榜样。

2.要做好校园先进典型的培养与扶持。作为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必定有着一些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质,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对他们做好培养工作,只有持续地、深入地对高校青年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引导、鼓励、鞭策、发掘,才能树立更多更好的典型,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3.要做好对青年学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要善于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和力量加强对青年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尽量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的过程要贴近实际,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学生感受,以真实生动的事迹和情节来打动和感染受教育者;另外宣传工作要循序渐进,科学推进,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那样,反而有可能违背隐性教育的初衷。

(五)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隐性教育的作用

1.加强师德示范效应。学深为师,品正为范。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为青年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能,也承担着通过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影响青年学生的重要职责,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吸引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折服学生、以优雅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就能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外,教师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彰显理论本身的理性魅力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行为举止,使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效。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拥有不同内心世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特点,善于用理解、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和包容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体现亲其师则重其道的教育理念,以便更有效地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尊重感。要真诚主动地关爱学生,及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贴近学生的心灵。

3.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除了要从教学技能上给予培养和指导外,还要对他们如何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并且要定期跟踪、督导、反馈,进行动态培养。有些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还是能够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的,但在职业道德和育人工作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应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其在教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使其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道德素质、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1]韩泽春.隐性教育模式观照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5).

[2]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3]杨红星.高校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路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4]张伟强,夏冬晴.论高校德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责任编辑:张天景]

2016-05-20

河南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控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1427。

高芳放(1973—),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2-6320(2016)05-0097-04

猜你喜欢
隐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想与“剑”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