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孙子兵法》辨析国共两党对军队的领导

2016-02-02 00:06ZhaoZhuo
孙子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子兵法孙中山

赵 卓/ Zhao Zhuo

运用《孙子兵法》辨析国共两党对军队的领导

赵 卓/ Zhao Zhuo

建立党的军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政党政治下党军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本文在《孙子兵法》的视野下梳理总结了孙中山及其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实践探索成果,以供借鉴。

孙子兵法 国共两党 党对军队的领导

建立党的军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政党政治下党军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本文在《孙子兵法》的视野下梳理总结了孙中山及其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实践探索成果。

一、政党政治下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实质是军权与政权的高度统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启了政党政治时代。然而,新兴资产阶级政党对于政党政治下政党、政权与军队关系的规律缺乏深刻认知,在创立民国的过程中,受“革命军兴、革命党消”错误思想的影响,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致使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篡夺,革命军沦为军阀手中的工具,中国陷入军阀混战之中。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吸取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学习借鉴苏俄红军建设的经验,在中国开创了“党军”实践。1923年10月,孙中山在国民党党务会议讲话中,首次使用“党军”一词。孙中山说:“本党之基础未固。党之基础何在?在于军队。俄国革命党能以一百英里之地,应十八面之敌,三数年间,卒将内乱外患次第戡定者,因军队全属党人故也。……设无此庞大之党军,苏俄之势力必无今日之盛。故党宣传功夫,此后应即从军队着手,庶可以立统一之基础,愿各同志注意此着。”①党与军是什么关系?当时国民党的阐释是:“办党者为理,办兵者为力。力以抵抗罪恶,镇压反革命,补理之所不及。故党与兵实相依为命,兵出于党,无党即无兵;党赖乎兵,无兵即无党;国建于党,无党即无国。②将党比作理,军比作力,力只是用来补理之不足,这种认识并不科学,军队应该是为党理想目标奋斗的工具。但认为党与军队相依为命之关系,对党掌握军队重要性的认识是到位的。

在我军历史上,最早提出“党的绝对领导”的是毛泽东同志。他结合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势众向党要兵权的实例,提醒全党“不要争个人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并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等著名论断。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对当时李文林领导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有很高的评价。他在信中说:“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③。而“绝对领导”第一次在我党我军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是在1932年9月21日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的训令》中。《训令》指出:“红军中的政治委员与政治机关,要通过顺利地进行一切工作来保障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④。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键在于“绝对”二字。这两个字反映了军事领导工作的特殊要求和独有特点,也体现了这一制度的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一是党对军队领导地位的权威性;二是党对军队领导主体的唯一性;三是党对军队领导内容的全面性。

在军队与阶级、政党、国家的关系中,阶级是基础,国家是中心,政党是核心,军队是工具。阶级通过政党来代表,国家通过政党来执政,军队依靠政党来领导,军队不可能脱离阶级、国家、政党而走“非政治化”道路。当今世界的政党政治有一党制、两党制等多种类型,政党对军队的领导掌控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间接领导和直接领导两种方式。但执政党领导军队是维护其政权的根本保证,是中外政党与军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普遍规律。军权是政权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政权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的坚强后盾,谁掌握了军队,谁就能执掌政权。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⑤而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国家所以稳定,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轨道,这很重要。”⑥

二、令民与上同意——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基础是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孙子把“道”作为从战略层面筹划战争的“五事”之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计篇》)。“道”的实质,主要指战争的政治因素、正义性质,战争是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官兵和人民的赞成和拥护。这里的“民”,指的是士兵;而“上”则指国君,现在可以引申为指党和国家。军队听谁指挥、跟谁走,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全体官兵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每一名官兵在政治上合格。“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军队的行动只有符合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官兵就可以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孙子同时反复强调:“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与众相得”(《行军篇》),“齐勇如一,政之道也”(《九地篇》)。

孙中山在建立党军的实践探索中认为革命所以迟迟没有成功,就是由于“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成立革命军,革命事业便可成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关于革命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孙中山提出:“今日之后,当划一国民革命之新时代。……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孙中山的这一建军思想,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军队来自国民,二是军队代表国民利益,为国民服务。关于革命军领导权问题,孙中山指出:“现在为了完成我们的革命的使命,所以我们才下定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在孙中山看来,组建革命军队与革命的使命、国民党的使命是一致的,是达成革命目的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孙中山指出,“吾党改组唯一之目的,在乎不单独倚靠兵力,要倚靠吾党本身力量。所谓吾党本身力量,即人民之心力是也。吾党从今以后要以人民之心力为吾党之力量,要用人民之心力以奋斗。人民之心力与兵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两者之间,究竟应以何者为基础?应以何者为最足靠?自然当以人民之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⑦

毛泽东吸取了孙中山提出的革命军队是“国民之武力”的思想,指出,“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⑧这一论述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战的。在此之后,毛泽东又为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⑨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赞赏和肯定了孙中山建军指导思想,“八路军、新四军正是因为实行了这种方针,成为‘国民之武力’,就是说,成了人民的军队,所以能打胜仗。”⑩由此可见,孙中山关于革命军队是“国民之武力”与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最高价值取向,而党领导下的军队则是人民的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唯一宗旨。党、国家、军队除了人民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这种人民利益指向的高度一致性,构成了党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军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法理基础。我们这个军队之所以“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其根本点,就在于它始终保持了党性、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前提是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孙子曾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行军篇》)的治军思想,主张用政治道义教化士卒,用军纪军法规范士卒,就必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他认识到“文”与“武”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并认为应将“文”置于治军的首位,主张“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行军篇》)先用“文”的手段使士卒亲附,然后再去施行惩罚,反对那种未使士卒亲附就对其施行惩罚的做法。在这里,“文”的内涵可以从广义上延伸为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在我国历史上,一旦文武关系混乱,就会出现军阀干政,国家陷于长期的纷争和内乱。

孙中山吸取利用军阀革命而屡次失败的教训,主张建立党军,用革命理论武装官兵。他认为,只有注重用三民主义革命精神武装军队,才能真正建成一支有理想、有目标、有革命精神的新型革命军队。这是军队的“灵魂”。孙中山所说的主义,即三民主义。他指出:“革命之精神与道德,皆由此三民主义而出。”在回忆辛亥革命时指出:当时在武昌的军队是清朝训练的,但是“因为没有起义之先,他们受过了我们的宣传,明白了我们的主义,才为主义去革命。”因此,孙中山坚信:“精神能振作不能振作的道理,便是在于信仰主义的真确不真确。”“明白了主义之后,他们的精神,自然同七十二烈士一样,他们的能力,必定同俄国士兵一样。”为了恢复十几万军人的革命精神,孙中山要求他们必须“都明白主义、信仰主义,能够替主义去牺牲,造成一个完全人格”。而孙中山创立的黄埔军校开设的政治课程,主要也是阐明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原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在中国实现新三民主义而献身。就连军校校歌的核心词句也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缔造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矢勤矢勇,贯彻始终”。可以说,在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黄埔实际上是传播推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中心,是组建国民革命军和准备北伐战争的战略基地。

三民主义不仅是国民党、军队初期的共同价值基础,也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鲜明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众所周知,共产党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也有相同之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比较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异同。指出相同部分就是“两个主义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的基本纲领。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个政治原则,同共产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这些相同,并由于三民主义见之实行,就有两个主义两个政党的统一战线。”但同时,毛泽东也分析指出了两个主义的不同之处。一是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相同。二是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三是宇宙观的不同。四是革命彻底性的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当革命进入不同阶段后,两个主义最终使两党、两军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

四、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党对军队的领导的保证是一系列制度机制

孙子曰:“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计篇》)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是一个特殊集体,必须要有特殊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也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最早论述。《孙子》指出:“齐勇若一,政之道也。”(《九地篇》)他认为,三军临敌,能奋勇作战,在于统军得法。只要军队制度完善,政令严明,“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军争篇》)孙子虽未对如何落实政治建军有直接阐述,但对将领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计篇》中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信”作为衡量将领称职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不仅指将领的威信,也包括了将领的政治素质。在《地形篇》中,孙子把将领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概括为“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孙中山吸取古人智慧,注重用三民主义革命精神武装军队,把军人精神分为“智、仁、勇三者”。为保证军队“党化”,他还仿照苏俄建立一系列根本制度,在国民党建立了军队政工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以宣传为重,用三民主义统一官兵的思想;建立党代表制度,赋予各级党代表决策命令的副署权;在军队设立各个层级的党组织,有政治委员制度、党代表制度和政治指导员制度;特别重要的是在军队内部设立政治部,建立各级党委、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体系,组织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挥了政党的组织动员效能。毛泽东在讲到1924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制度的军队”问题时指出:“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一九二七年以后的红军以致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蒋介石到台湾后,在国民党残余军队中实行政工改制,并总结说:“过去大陆上遭受的失败,可以说是政工人员没有具备应有的条件,这就是我们军队失去了灵魂的一个惨痛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的建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彻底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8月南昌起义,我们党创建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同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首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新型军事领导制度理论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我军的根本制度。从此,中国军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军队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成为人民解放的坚强工具。目前,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构成了我国基本军事制度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坚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各级党委始终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团以上单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等等。正如习主席指出,我军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才能过上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

注释

①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68.

②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43.

③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④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271.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7.

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97.

⑦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30.

⑧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

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9.

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3.

(责任编辑:周亨祥)

Applying The Art of War to Differentiating and Analyz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Kuomintang on the Armies

Establishing the arm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necessary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universal ru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army in the world party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rt of War ,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made by Su Yat-sen and Kuomintang as well 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leadership on the armies.

The Art of War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Kuominta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on the Army

2016-9-5

赵卓,女,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生。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子兵法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子兵法》组歌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