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文/ Wang Tingwen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运动战思想
王廷文/ Wang Tingwen
在中国,运动战这种作战形式最远可以追溯到《孙子兵法》诞生以前的春秋时期。《孙子兵法》不但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战争战略和战争中的各种问题,而且还包含有大量关于运动战的战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运动战的著作,而就其中的战术来讲,完全就是一部运动战应用宝典,完全可为运动战所适用。
运动战 孙子兵法
关于运动战,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系统提出该作战策略及具体要义的人是毛泽东。“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是毛泽东在红军反围剿的时候说的一副对联里的下联。该联句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即我们经常提到的游击战“十六字诀”。上联是讲游击战,下联讲的就是运动战。这些都是毛泽东总结出的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争策略。毛泽东给运动战下的定义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进行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进攻战的作战形式。这种作战,也包括起辅助作用的运动防御和阵地攻防。毛泽东对运动战特别青睐,情有独钟,他把运动战作为歼灭敌人的主要作战形式,在他的军事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①其实,在中国,运动战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已经萌生并得到初步阐发。
运动战是一种军事作战方式,一般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主动移动己方兵力调动和包围敌方,并最终以局部地域的优势兵力消灭敌人,速战速决。其实在中国,运动战这种作战形式远可以追溯到《孙子兵法》诞生以前的春秋时期。城濮之战就是较早的典型之一。晋军在决战前“退避三舍”,决战时又诱惑调动楚军,在运动中创造了大败楚军的条件。孙子总结前人的作战经验,加之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完成兵法十三篇传至后世,被后世奉为圭臬,誉为“兵学圣祖”。《孙子兵法》不但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战争战略和战争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包含有大量的战术和战法。《孙子兵法》所谈战术中,最主要、最集中的论题之一就是运动战。仅就《孙子兵法·虚实》举例:孙子主张要深入敌后去,“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要求长距离地调动敌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强调时刻掌控战场上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时刻关注战场上敌我双方强弱虚实的转换,“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最终要达成的战略目的是,“避实而击虚”“自保而全胜”(《形篇》)。
《孙子兵法》虽然没有提出“运动战”一词,但其运动战思想为许多军事专家所青睐,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孙子兵法》运动战的核心,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在长征中,毛泽东意识到,要扭转红军被动的地位,就要人为地造成局部优势的主动地位。在四渡赤水中,毛泽东灵活地运用当时的战况及地形,伪装诱敌,声东击西,配合各种形式的作战方式,同时把对敌军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起来,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使红军由战略被动逐渐转化为战略主动。
《孙子兵法·虚实》形容运动战:“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真正能将运动战运用到极致的人,他就是神,而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无论在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还是在三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都把运动战术运用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编写了大量运动战的故事。例如,诸葛亮初出茅庐协助刘备指挥的博望坡之战,就很典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惇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诸葛亮巧施诱敌之计,通过运动战将曹军引至博望坡,用火攻之,大败曹军。书中赞诸葛亮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相比诸葛亮,毛泽东的运动战战术更加巧妙复杂,而且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阐述。
毛泽东的运动战思想,得益于《孙子兵法》的学习,是从《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继承过来的。但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是他根据现代战争的情况对其进行了改进,并上升到了艺术的地步,绝不是照抄照搬那样的简单。还是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打仗的事,怎么照书本去打?”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给人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孙武出生在齐国,《孙子兵法》是孙武由齐奔吴之前完成的,是泱泱大国的雄奇支撑起了《孙子兵法》的博大。春秋初期,齐桓公在贤相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代替周天子征伐天下,一举确立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可以说孙武出生前齐国的战争,几乎都是远征敌国在敌国土地上进行的战争,换句话说,都是战略进攻型的战争。从战争局部的表象来看,既有两军对垒的正面交锋,也有争土夺地的阵地进攻,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打的都是运动战。公元前506年,孙武辅佐吴王阖闾,率领三万吴军,千里奔袭,绕到楚国的侧后方,直捣楚国的都城郢城。抵达汉水东岸后,孙武并没有选择渡河强攻,而是一步步诱使楚军主力东渡汉水,诱敌至预先设伏的柏举地区,一举击溃了楚军的主力。随后孙武率军猛追溃逃的楚军,先后在清发水、雍澨等地与楚军连打三场恶仗,二十万楚军至此全军覆没。孙武指挥吴军顺势包围郢都,楚昭王仓皇弃城外逃。至此,孙武率领吴军11天行军700余里,五战五捷,一举攻陷郢都,取得了伐楚战争的最后胜利。按照毛泽东给运动战下的定义: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进行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进攻战的作战形式。你能说这不是我们习惯意义上的运动战吗?你能说这不是《孙子兵法》指导下的运动战的胜利吗?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运动战的著作。不谈《孙子兵法》宏阔战争谋略的战略思想,仅就其中的战术部分而言,完全就是一部运动战实用宝典,完全可为运动战所适用。
《孙子兵法》首篇《计篇》有“诡道十二法”,讲的实际就是运动战状态下的作战策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意思是说,用兵作战讲究的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作战却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却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要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时刻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想办法撩拨他发怒从而使其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要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试想一下,军队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可以产生如此多的变化,才能有如此多的“诡道”变诈之术,才能做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孙子兵法·作战》讲,“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用再次从国内征集兵员,不用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武器装备从敌国那里取得,粮食从敌人手里夺取,这样军队的给养就充足了。这是比较典型的运动战中的军队后勤补给和保障方式。因为运动战没有稳固的后方,几乎所有的物资给养和补给都需要就地来解决。
《孙子兵法·军争》讲两军相争,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更是讲的运动战。“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意思是说,两军相争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对己不利变为对己有利。而这种转换,只有在运动战中才能实现。由于我迂回前进,又对敌诱之以利,使敌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发虽后,却能先于敌人到达战地。孙子后面“军争为利,军争为危”,进一步阐述了运动战的“利”与“危”。“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五十里而争利”“三十里而争利”,都是在讲运动战,强调要充分考虑到运动战中的“利”与“危”、“速”与“胜”。关于运动战中贯彻的作战原则,孙子强调:“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意思是说,按照战场形势的变化,部队行动迅速时,要像狂风飞旋;部队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略地时,要像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不动;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孙子兵法》后半部分的《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等篇章,其中的战术、战法也都与运动战有关,都非常适合运动战。《行军篇》讲运动战中“处军、相敌”的原则;《地形篇》讲运动战中各种地形的处置方法;《九地篇》讲述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及如何根据作战环境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这些无疑都是运动战中的实用宝典,拿过来就能用的好东西。至于最后一篇《用间篇》,对于运动战来讲更是至关重要。长征中,正是我军的情报做得好,才确保了长征的胜利。情报工作做得好,就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敌军的兵力部署、火力强弱、内部矛盾,就能更好地调动敌人,集中局部地区的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保密工作做得好,就能更好地伪装自己,迷惑敌人,声东击西,各个击破敌人。《孙子兵法》中的运动战作战原则和方式方法,在那场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一一得到了验证。反过来,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在《孙子兵法》和毛泽东运动战军事思想的指导下,最终取得了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辗转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而在这场人类史诗般的战略转移中,与战略转移相匹配的战术上的运动战,《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的运动战,无疑就成了制胜的关键和胜利的密钥。
注释
①《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孟祥才)
Review of the Mobile Warfare Thinking in The Art of War
In China, the operation pattern of mobile warfare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en The Art of War had not come into being yet. The Art of War not only makes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interpretation of warring strategies and various kinds of issues in the warfare, but also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tactics concerning mobile warfare. Somehow, The Art of War is a book on mobile warfare. As far as the tactics are concerned, The Art of War is a treasured book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warfare,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mobile warfare.
Mobile Warfare; The Art of War
2016-8-23
王廷文,广饶孙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