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门神》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2016-02-01 02:46:2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动画艺术再创造传统文化

张 梦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浅析《小门神》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张梦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给动画创作带来了崭新的艺术形态和价值,回顾中国动画艺术的辉煌时期,许多在国际中获奖的优秀动画片都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自经济改革来动画片《小门神》再次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本文浅析《小门神》中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更好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动画创作中提供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再创造;动画艺术

前言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中国作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四大文明古国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因此中国动画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创作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道路。60年代中期,动画家们根据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创作了许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动画片如《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等,并在国际动画舞台上诞生了“中国学派”,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大闹天宫》中人物脸部借鉴京剧脸谱,服装汲取中国壁画等元素、同时将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民间皮影等融合在一起;《猪八戒吃西瓜》则更是突破创新,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简单而丰富、粗狂而精巧、生动又传神的艺术表现特征应用于猪八戒吃西瓜的表情和动作表现中,使其惟妙惟肖。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水平提高,目前国产动画片开始再次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创作,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小门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坚持民族化艺术创作对本土动画创作带来崭新的价值形态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融合

(一)民间故事传说的融合

民间故事是人类应用想象或幻想以物质形态把生活中不可能的事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这些故事是中国人民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语言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虚构。民间故事赞美正直、勤劳、善良的人,惩罚懒惰、自私、贪婪的人,讽刺剥削者和压迫者,揭露封建理教和伦理观念给民众带来的痛苦。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祝英台与梁山伯》等不仅表达了民众对男女自由恋爱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封建势力束缚的憎恨,鼓舞敢于对封建势力挑战的勇气。

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中国成语典故等都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鹬蚌相争》出自于寓言故事,《女娲补天》出自于成语典故,《哪吒闹海》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这些中国传统故事创作成为动画片。《小门神》中关于“年”的传说也是借鉴了民间故事,“年”的凶猛以及“年”害怕红色和鞭炮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影片中将“年”的传说作为创作题材,体现了浓厚的中国元素。

民间故事之所以成为动画创作的源泉,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都不一样,故事情节也不同,这些正符合了动画片的“想象”特征。创作者可以对人物进行设计、场景创作任意发挥,不受到任何约束。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艺术形式很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类,因此民间故事直接成为动画创作借鉴的对象,对民族动画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皮影

皮影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河,传统的皮影是在舞台上搭好一块白布,幕布后用灯光照着,操作者利用光的投影将影人呈现给观众,影人离光源越近,幕布上的影子越模糊,反之越清楚。而《小门神》利用3D数字技术光特效与传统皮影相融合,给舞台中间放光源,四周暗淡,让人的视觉集中在舞台中间,注入传统皮影艺术灵魂,生动地还原皮影艺术的视觉感。现代技术将皮影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且将皮影美术风格用于《小门神》开端使整部影片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小门神》将皮影艺术表现得酣畅淋漓,为我们日后发展和创新皮影艺术提供了基础和保证,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会给皮影艺术添加更多的现代元素。

(三)年画

年画作为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一直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年画是一种寓意吉祥的物质形式,有去灾辟邪、祈福迎祥之意,是绘画的载体,也是民间特有的工艺品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并不断发展,年画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社会的人和神的崇拜与信仰,从早期的桃符、苇索到神茶、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钟馗等,都是人们对神的一种崇拜!影片《小门神》主要描述了门神郁垒和神茶俩兄弟来到人间,遇到小雨后发生的一系列惊险故事。门神郁垒和神茶就来自民间年画,将年画上的人物还原。《小门神》将年画的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美契合,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现力,表达出民众的审美取向,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特性。动画中大量参考年画中的服装服饰,借鉴年画的“装饰性”特征来创新出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年画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

二、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属于一种视觉文化符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财富。如龙、凤依然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艺术造型之一,已然成为各民族的代表符号。诸如此类的元素在《小门神》中有很多被融入其中。财神爷手上的金玉宝、郁垒衣服上的云纹等都属于传统艺术造型。云纹经过上下几千年的发展,每个时期都融入各自时期的风格,用在手持长剑的郁垒身上,透出无限魅力。一方面显示出云纹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将人物的形象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影片带来了很好的铺垫。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突破

目前,我国动画市场并不景气,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如果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瑰宝融入到现代动画艺术创作中,将会给中国的动画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会加快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动画艺术中,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创作题材上,打响创作题材是动画片创作的第一步。目前中国市场动画反响不大,究其原因,与创作者缺乏创意和文化内涵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首先要熟悉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越多越深入,动画剧本的创作和启发越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九色鹿》等都是从创作题材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我们需要大力开发民族文化,将剪纸、水墨、戏剧等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合到动画艺术表现上,力求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动画创作的主题。同时我们要多借鉴和学习老一辈的艺术创作风格,要文化内容、画面创作并重。任何一个动画创作如果没有一个丰富的文化内容,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只重形式而轻内容,这样的创作都将是失败的。

从造型手法上,目前已经有很多动画作品已经开始注重在造型手法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如装饰性手法创作出来的《大闹天空》,孙悟空的服饰大量的吸取了中国壁画与戏曲服饰,从而创作出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用简约的造型手法创作出来的《三个和尚》,人物造型仅几笔勾勒,却气韵生动、神情具现,可谓妙笔生花,具有中国工笔画的表现力。

四、结语

动画创作中的“中国学派”是老一辈创作家留给我们的荣耀。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观念里正在慢慢变淡,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几千年的积淀,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将中国学派传承下去并走向世界。面对日美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应该积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融入、继承、弘扬和创新我们新民族文化的特征,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地位,使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创新,让未来世界动画艺术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楠.民族文化-中国动画创作的基石[J].电影文学,2008(14).

[2]沈珉.中国传统皮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43).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54).

[4]徐玉琼.论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在中国动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0).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梦(1993-),江苏省淮安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艺术。

猜你喜欢
动画艺术再创造传统文化
新语境下的动画艺术理论浅谈
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 08:25:26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2:00
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09:05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04:33
广告翻译探微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35:49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2:16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