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工具看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

2016-06-14 07:37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陈 园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从生产工具看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

陈园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本文从生产工具入手,通过对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进行功能分类和数量统计,指出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以渔猎经济为主,手工业、畜牧业、农业、采集经济为辅,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强。

【关键词】嫩江流域;生产工具;渔猎经济;经济形态

嫩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这里成为古代人类的理想聚居地。自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对这一区域进行考古工作,几十年间发现了大量夏至战国时期的遗存,与此同时,围绕这些发现所进行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目前,关于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及经济形态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朱永刚先生在《从肇源白金宝遗址看松嫩平原的青铜时代》一文中提到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三期遗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以渔猎型生业为主的,但未详细论证。涉及生产工具研究的也主要是对个别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对生产工具的功能、分类及各类生产工具的总体数量及比重等未进行详细探讨。同时,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别,以往研究缺少对这一情况的关注。因此,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生产工具为研究对象,对生产工具进行功能分类,并分别对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的总体数量及比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在此基础上考察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嫩江流域已发现的夏至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主要见于以字井屯遗址等。出土有夏至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墓葬主要有:讷河二克浅墓地早期墓葬、讷河库勒浅墓地早期墓葬、讷河大谷堆墓地、富裕小登科墓葬、平洋墓葬下遗址、黑龙江肇源白金宝遗址、小拉哈遗址、扶余北长岗子遗址、大安大架山遗址、望海屯遗址、肇东七棵树遗址、吉林镇赉坦途西岗子遗址、乾安后入、狼坨子墓葬、大安东山头墓葬、黑龙江林甸牛尾巴岗墓葬、松原后土木墓葬等。

一、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分类及功能

据已发表的资料统计,嫩江流域共出土夏至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900余件,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铲、镰、网坠、鱼镖、镞、弹丸、刀、锥、锛、凿、纺轮等多种器类。按生产工具的质地划分,可分为石质、骨质、蚌质、陶质、角质、铜质六种。其中石质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石斧、石镞、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石楔、石杵、石球、磨石、磨棒、砺石等;骨质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骨镞、骨鱼镖、骨铲、骨矛、骨锥、骨刀、骨凿等;蚌质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蚌刀、蚌镰、蚌镞、蚌诱鱼器等;陶制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陶纺轮、陶网坠、陶弹丸等;角质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角锤、角矛、角锥等;铜质生产工具主要类型有:铜刀、铜锥等。

由于古代社会生活中生产工具的分工不甚严格,一物多用、专器兼作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些生产工具可适用于多种生产领域。如石刀既可以用于收割农作物,也可以用来采集植物块根,亦可用作手工工具。石镞既是一种重要的狩猎工具,亦可被当作武器使用。因此,本文暂时参考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形制以及传统的工具分类方法,按照其主要功能的不同大致将这些生产工具分为以下四类:

(一)农业生产工具

主要包括石斧、石铲、石杵、石刀、石磨棒、磨石、蚌镰、骨铲等。

石斧,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既可以用来伐林造田用于农业生产,也可用来防身和加工木材,本文将其列入农具范畴加以讨论。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出土的石斧多双面直刃且多出土于遗址中。石铲,是一种常用的中耕农具,主要用于松土和除草。此外,在小拉哈遗址中还出土有两件骨铲,其功能应与石铲相似,但由于骨铲在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所以出土数量相对较少。蚌镰和石刀主要用于收割农作物。

石杵、磨石、石磨棒都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粮食加工工具。石杵主要用于对谷物等粮食类作物进行去皮加工,多与石臼配套使用,白金宝遗址中只发现了石杵未见石臼,可能是直接在地上对粮食进行去皮加工。石磨棒多与石磨盘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剥落稻壳。而磨石则主要用于磨碎谷粒。

(二)渔猎工具

主要包括骨镞、石镞、石球、陶弹丸、骨矛、蚌镞、蚌刀、陶网坠、骨鱼镖、蚌诱鱼器等。徐良高先生曾提出“在北方游牧渔猎文化区:生产工具与兵器合二为一,兵器也是生产工具,包括镞、弓弭、矛、剑、鱼镖及锥、骨柄铜锥、纺轮等。”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出土的大量骨镞、骨弭、骨矛等器物,在当时可能也是既能作为兵器又可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使用。

骨镞、石镞、蚌镞、铜镞主要用于远距离射杀猎物,也可能被当作武器使用。其中,骨镞是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出土数量最多的狩猎工具。目前出土的骨镞多采用动物肢骨制成,一般通体磨制,镞身可分为圆锥形、三棱形、菱形、柳叶形等。骨弭、陶弹丸多与骨镞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射杀远处或天上飞行的猎物,这些工具的配合使用扩大了狩猎的范围。此外,《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一书中将蚌刀也列入渔猎工具,本文采用了这一分类观点。

(三)手工业生产工具

主要包括骨锥、石锛、石凿、石楔、角锤、砺石、骨刀、铜刀、陶纺轮、骨纺轮等。石锛、石凿、石楔是常用的木材加工工具。有学者认为石锛、石凿与石斧均可视为农业生产工具,但目前已发现的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石锛、石凿整体器形较小,器身长仅5—6厘米,作为农具并不合适,因此本文将其归类为木材加工工具,主要用于对木材进行平整加工或制造其他生产工具。

骨刀,主要用于对猎物进行加工或制作其他生产工具,是一种手工业生产工具。铜刀则是一种常用于制范和修饰铜器的手工业生产工具。此外,还有一种较原始的手工业加工工具——砺石,其主要功用为在其上加水用以打磨石器。

(四)多用途生产工具

主要包括石刮削器、石尖状器、骨剔刮器等。

刮削器是一种较原始的打制石器,可用于切割植物的纤维及野兽的肉,采集果实,还可用于对木器进行加工等。尖状器和剔刮器的功能与刮削器类似,可用于渔猎、采集、手工业等多种生产领域。因此,本文将此类生产工具称为多用途生产工具。

二、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数量分析

生产工具的数量、种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形式。本文下面就从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的数量入手来探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

首先,从生产工具的质地看,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有骨、陶、石、蚌、角、铜六种质地,共499件,各质地生产工具的数量见表1。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有骨、陶、石、铜四种质地,共401件,各质地生产工具的数量见表2。

表1 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中出土生产工具统计表

表2 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生产工具统计表

徐良高先生曾提出“中原地区青铜时代石骨蚌木质生产工具数量较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而青铜农具则不曾被广泛使用。”根据表1、表2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情况也与中原地区相似。无论是遗址还是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都主要是骨质、石质的,其中骨质生产工具数量最多,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铜质生产工具的数量极少。

其次,结合前文的生产工具功能分类,从生产工具的种类上分析,该区域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渔猎、农业、手工业、采集等经济类型。通过对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数量进行统计,得出该区域遗址和墓葬中各类生产工具所占比例如下(图1、图2):

图1 遗址中各类生产工具所占比例 

图2 墓葬中各类生产工具所占比例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遗址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中,渔猎工具所占比例最大,约占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总数的46%。其次是与各类器物加工活动相关的手工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所占比例极小,表明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农业可能并不发达。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墓葬中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数量相差悬殊。其中渔猎工具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了其他各类生产工具之和,其次是手工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所占比例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综合上述图表来看,无论是遗址还是墓葬中出土的渔猎工具均在各类生产工具中占重大比例,其所对应的经济形态——渔猎经济应是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先民们日常生产中最主要的经济形式。相反,农业生产工具在各类生产工具中所占比例极小,其所对应的农业经济可能并不发达。

此外,通过对该区域生产工具进行数量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遗址与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别。总的来说,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数量和种类均多于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多与日常生产有关,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如骨镞、铜镞、铜锥、铜刀等可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同时,在这些生产工具中,如镞、斧、刀、锥、矛等器类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发现,且无论是遗址还是墓葬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工具均为骨镞。另外,还有一些生产工具只发现于遗址或墓葬中,例如骨弭和骨针只在墓葬中有少量发现,在遗址中并未发现。铲、镰、杵、锤、弹丸、石球等生产工具只在遗址中有所发现,墓葬中未有出土。

三、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经济形态分析

马克思曾说:“要判别己经灭亡的社会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很重要;划分经济时期的事情,不是生产了什么,而是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生产工具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尺度,而且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通过上述对生产工具的分析,我们大致可推知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主要的经济形态如下:

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主要以渔猎经济为主。根据前文对生产工具的数量统计,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中共出土231件渔猎工具,墓葬中共出土346件渔猎工具,合计571件,约占全部生产工具的63%。渔猎工具不仅数量如此丰富,而且种类多样,有网坠、鱼镖、骨镞、石镞、弹丸、石球等,大多磨制精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渔猎活动。同时,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捕鱼技术也已相当成熟,捕鱼工具制作精良。如该区域已发现的25件陶网坠,多打磨光滑,器形规整,制作水平较高。

同时,可能是受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热条件不足等的影响,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此前,陈全家先生曾在《嫩江流域青铜时代生业方式研究》一文中指出“由于该地区在发掘过程中未发现有农作物的种子,而且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缺乏原始农业产生的有利条件”,由此判定该区域在青铜时代农业经济尚未产生,并将该区域已发现的石斧、石铲等工具认作采集工具,指出其所代表的采集经济在嫩江流域生业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看法,根据对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出土物的研究发现,该区域这一时期曾发现有少量农作物种子,如肇源白金宝遗址中就发现有农作物稷的种子,且农业生产工具石铲、蚌镰等数量虽少,却仍在各类生产工具中占有一定比重。由此可见,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只是农业发展水平低,并非还未产生农业经济。

手工业生产也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前文可知,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生产工具包括锛、凿、锤、锥、刀、砺石等,种类丰富,用途广泛,既可以用来加工木材,也可用于石器、陶器、骨器、铜器等器物的修饰加工。同时,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制陶水平也已渐趋成熟,制陶工艺水平较高,仅白金宝遗址就出土有陶器近600件,包括有鬲、罐、钵、杯、壶、盆、碗、瓮等多种器形。此外,当时的纺织手工业以及青铜冶铸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陶纺轮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白金宝遗址中还发现有制作铜刀、铜锥所用的陶范和石范,说明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此外,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还存在少量的采集经济,先民们可能还使用较原始的石刮削器、石尖状器等工具来采集果实。并且,结合该区域一些遗址和墓葬中的动物骨骼遗存材料可分析推知,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畜牧业也占有一定地位,如白金宝遗址中就发现有牛、猪、鹿、狗等动物的骨骼遗存,说明当时已经进行家畜饲养。

四、结束语

通过对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生产工具进行功能分类和数量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以渔猎经济为主,手工业、农业、畜牧业、采集经济为辅。其中,渔猎经济十分发达,手工业和畜牧业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采集经济活动较少。总体来说,嫩江流域夏至战国时期的经济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较强。

参考文献:

[1]朱永刚.从肇源白金宝遗址看松嫩平原的青铜时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2]陈全家.嫩江流域青铜时代生业方式研究[J].华夏考古,2011(2).

[3]张忠培.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白云翔.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之考古学再观察[J].农业考古,1989(1).

[5]白云翔.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J].农业考古,2002(3).

[6]徐良高.略论中国古代骨牙角蚌器[J].文博,1994(1).

[7]徐良高.中国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J].三代考古(五),2013:169-182.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园,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