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璐
摘 要:语用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全面解释了如何使用某种语言。本文试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文学翻译是一个具有意识突显度的动态顺应过程,顺应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学翻译。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文学翻译;《霍乱时期的爱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耶夫·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全面解释了如何使用某种语言。他认为语言的运用是基于不同的意识突显性而对语言进行不断的选择,以达到语言顺应的过程。《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作品,讲述了一对恋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小说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爱情,作者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部作品也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很多学者和读者都将其视为最吸引人的爱情小说。本文的例证均源自这部作品的两个中译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耶夫·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他们用该理论研究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影视字幕翻译、翻译策略等。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分析英文和中文语料,分析西语语料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语用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文学翻译的新视角,因此本人试图运用该理论分析拉美文学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我选择了两个中译本进行分析与对比,一部是2012年出版的杨玲译本,另一部则是1987年出版的蒋宗曹和姜风光译本。通过对比两个译本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语境相关因素、语言结构要素、翻译过程中的动态顺应和翻译过程中的意识突显度。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文学翻译是一个具有意识突显度的动态顺应过程,顺应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学翻译。
一、对语境相关因素的顺应
语境相关因素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又可以细分为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篇内连接、互文性、话语序列等不同方面。语言包括成语、俗语等,属于社交世界的范畴,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顺应语言的例子:
La mayoría de los socios tomaban aquellas disputas como los pleitos matrimoniales, en los que ambas partes tienen la razón. (356)
大部分股东把这种争论视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杨: 306)
大部分股东认为,那种争执是夫妻官司——各有各的道理。(蒋、姜: 271)
在西班牙语中,习语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汉语里的谚语、成语、俗语等。在这句话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每一方都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作出任何让步和妥协。第一个译本使用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俗语;第二个译本采用了问答形式的歇后语。两种方式灵活多变,均准确传达了作者的意图,顺应了译语的语言。正所谓语言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在两种语言中寻求一个平衡。当有多种方式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译者应该反复斟酌对比,选出最贴切、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以给予读者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因此,篇内连接是译者在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顺应篇内连接的例子:
No era para quejarse, sin embargo, si los mismos europeos estaban dando una vez más el mal ejemplo de una guerra bárbara, cuando nosotros empezábamos a vivir en paz despúes de nueve guerras civiles en medio siglo, que bien contadas podían ser una sola: siempre la misma. (255)
不过,这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就连欧洲人自己也又一次做了坏榜样,正进行着野蛮的战争,而我们倒已经在连绵半世纪的九次内战后,开始过上太平日子了。仔细算算,其实那九次内战完全可以视作一次:自始至终不过是同一场战争。(杨: 218)
然而,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欧洲人现在不是正在又一次进行野蛮战争吗?我们在半个世纪内经过九次内战以后却开始过上太平日子了。九场内战,说到底,只是一场,始终是那一场。(蒋、姜: 192)
篇内连接主要分为两种:连词的使用和从句的使用。上述例子中,有连词和从句的使用。例如:sin embargo(然而) 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同时也有条件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出现。
虽然原文只有一句话,译文却又几句话,译者根据从句来断句,因为从句也是成分完整的独立句子。在中文中,没有像西语那样的从句关系及位置,因为汉语句子的从属关系不靠从句来判断,而是通过连词和逻辑来判断的。
二、对语言结构要素的顺应
语言结构要素包括语言、语码、风格、语音、词、句子、命题等。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词汇、句式、文章结构的选择和涉及来体现个人风格。我们来看一个顺应风格的例子:
No le había sido fácil recobrar ese dominio desde que oyó el grito de Digna Pardo en el patio, y encontró al anciano de su vida agonizando en el lodazal. (70)
自从听见蒂戈娜·帕尔多在院子里的喊叫声,看见心爱的老头儿在泥水里垂死挣扎,到如今她能恢复如此自控的状态实属不易。(杨: 53)
自从她听到帕尔多在院子里喊叫,看见老头儿在泥地上奄奄一息地挣扎以来,现在能恢复到控制自如的状态委实不易。(蒋、姜: 49)
两个译本都将“el anciano(老人)”翻译为“老头儿”,而书面语应为“老伴儿”。这种通俗易懂的翻译有助于拉近读者和文章的距离,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有个人的风格,但前提必须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变动,贴近原文,不可以肆意改变原文的风格。
三、翻译中动态性的顺应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首先,词语和句式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其次,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是为了特定的语用目的,因此,语言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使用者、目的来反应。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因为语言携带着信息。动态性包括时间和对语境和结构的动态顺应。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词汇和使用者的语用目的都是发生改变。由于语言在语境中产生,在结构中反应,翻译也应该顺应文化背景和原语的结构。我们来看一个对语境和结构动态顺应的例子:
Qué será lo que tiene la bella en París, que siempre que va regresa a parir.(293)
美人在巴黎究竟有何秘密,每每回来都喜得贵子。(杨: 251)
美人去巴黎,
巴黎有点啥?
腹中空空去,
回来就生娃。(蒋、姜: 221)
在结构上,第一个译本更加贴合原文,句尾的韵律也相符,“密”和“子”都押i的韵。第二个译本将原文用绝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古代中国很流行的诗词形式。两句话的末尾分别押韵,“啥”和“娃”都押a的韵。原文出自一首城市里流传的民谣,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易于流传。因此,我认为第二个译本的翻译更加贴切。
四、顺应意识突显度
下面先来看一个例子:
En cambio, la prudencia de Florentino Ariza tuvo una recompensa inesperada: ella extendió la mano en la oscuridad, le acarició el vientre, los flancos, el pubis casi lampi?o. Dijo: <
此刻,弗罗伦蒂诺·阿里萨的谨慎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她在黑暗中伸出手去,抚摸着他的小腹,他身体的两侧,以及他那几乎已经没有毛发的耻骨。她说:“你的皮肤就像婴儿一样。”接着,她迈出了最后一步:她寻找着它,发现它并不在那里,她继续无望地找着,终于找到了那个手无寸铁的东西。
“它死了。”他说。(杨: 391)
这段描写了弗罗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明娜·达萨之间性爱的场面,而这在中国是一个有些避讳的话题,因此,80年代的译本省略了这部分的翻译,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意识。然而,杨玲却将这部分翻译了出来,这也是顺应了当今的社会意识。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意识突显度,以达到最完美的翻译。
五、结论
本文主要从语境相关因素、语言结构要素、翻译过程中的动态顺应和翻译过程中的意识突显度这四个方面分析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两个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语用顺应论对文学翻译有极强的解释力,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首次尝试用该理论分析西语作品,具有一定创新性。
参考文献:
[1]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2]Jef Verschueren, Para Entender la Pragmática[M].Madrid: Gredos, 2002.
[3]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杨玲译. 《霍乱时期的爱情》[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2.
[4]加西亚·马尔克斯著,蒋宗曹、姜风光译.《霍乱时期的爱情》[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钱冠连,霍永寿.《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