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宏
奶业发展亟待构建更紧密命运共同体
焦 宏
在消费不畅,市场信心不足,库存加大,国际市场奶价走低等一系列叠加因素下,奶农和乳企虽然是一个产业链上的共同体,但建立的利益关系不紧密,导致多了倒、少了抢的局面不断发生。虽然当前市场供求矛盾凸显,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乳企要严格遵守契约精神,更要眼光放远,切实建立与奶农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养殖和加工共赢。
据报道,上半年我国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上市乳企年中报表也不好看,整体业绩出现下滑。市场消费不畅,奶价过低,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等,是当前困扰正在振兴发展中的民族奶业的阵痛。
近年来,我国奶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三大奶业生产国。2015年,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2782万吨,全国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3%、99.5%;人均奶类消费量达到36公斤;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规模牧场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奶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48%,奶牛的单产大幅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其中9吨以上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5万个,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主要乳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奶业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我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奶业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
在我国奶业大发展中,除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强外,不断变化的市场也让处在生产端的奶农深受影响,倒奶杀牛的新闻不断。过去乳企在市场不好时,拒收的理由是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差;现在奶农的生产水平提高了,奶牛不再是吃秸秆,喝凉水,睡污泥,而是过上了吃“牧草之王”苜蓿,喝热水,睡卧床的好日子,奶牛的饲养环境提高了,奶的质量和品质也提高了,但奶农还是摆脱不了弱势的地位。一些牧场主说,原奶的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各大乳企纷纷争夺奶源,国内大的乳企都想与其签订供奶协议。而且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并没有规定上限,只规定了下限,恨不得产奶越多越好,甚至达不到下限量还要向乳企支付违约金,而对于上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合同一签10年,牧场不断加大投入,提高技术管理,最近几年鲜奶的自然增长量升得比较快。但是想不到的是,奶业市场不好时,乳企却直接限量,导致增加的鲜奶无法及时处理,给奶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乳企也是有苦难言,虽然不断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建设,但还是挡不住消费者购买国外乳制品的趋势,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供给侧和消费侧脱节了,尤其在奶业产业链上显得尤为突出。虽然,生产和加工之间签订了合同,甚至在奶源紧张时,合同中明确约定牧场每天不得交低于多少吨奶的限制,但奶业发展深层的矛盾没有解决。乳企和奶农之间是两个共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营主体,在消费不畅,市场信心不足,库存加大,国际市场奶价走低等一系列叠加因素下,奶农和乳企虽然是一个产业链上的共同体,但建立的利益关系不紧密,导致多了倒、少了抢的局面不断发生。虽然目前乳企自建和参股的奶源比重超过了20%,有现代牧业的“种养加一体化”和“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完成”的生产模式,有中鼎牧业创立的奶农乳企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奶农联合体,构建与奶农共进退的模式。但奶业产业链成本和风险最大的生产部分,仍然是奶农买来高价奶牛,生产奶的直接投入奶牛和饲养由奶农投资了,乳企做着加工、品牌、渠道和销售等轻资产环节,生产和加工虽有一纸合同约束,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薄薄的契约解决不了奶农和乳企的困境。
奶业发展事关国人的幸福生活,农民的就业增收,国家重要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保障,意义重大。刚刚召开的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发出宣言:以稳固奶源为己任,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广大奶农结成命运共同体,共担压力、共享成果,紧密协作、共同发展。对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意义重大。
应当看到,虽然当前市场供求矛盾凸显,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当前乳制品的饱和充其量是临时性饱和。去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在各类大宗食品中仍是较快的。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放开“二胎”政策等利好消息,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当前在奶业结构调整转型期,在奶农严格按照合同生产的情况下,乳企要严格遵守契约精神,更要眼光放远,在市场消费不振时,负起振兴民族乳业的责任,不能在国外奶粉价低时,限收国内牧场鲜奶,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切实建立与奶农的命运共同体,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只有奶农和乳企共同承担起责任,才能实现养殖和加工共赢生态圈的目标。
摘自《农民日报》2016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