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特优病房,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薛慧子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特优病房,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其SDS评分为(40.2 ±5.2)分,SAS评分为(50.1±5.5)分;对照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其SDS评分为(49.7±6.7)分,SAS评分为(57.5±5.0)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结束时其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冠心病;抑郁;焦虑;系统护理
临床研究指出,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异常,伴有一定的抑郁/焦虑心理障碍,对临床治疗造成不利影响[1]。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患者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本次研究为探讨如何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并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现将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共46例,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4.2±8.3)岁;其SAS评分为(62.7±5.9)分,SDS评分为(52.9±7.1)分;对照组共46例,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5.1±8.9)岁;其SAS评分为(63.2±6.3)分,SDS评分为(53.4±7.5)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具体如下:①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患者心理情绪的稳定,以严肃、稳重、沉着的态度有序实施抢救活动;②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从情绪感染、动作表达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直接影响;③对患者进行宣教,向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以提高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④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在治疗期间其能够给予治疗工作高度的配合;⑤对于存在依赖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方法、目的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⑥保证病室内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休息充足。
1.3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并对组间评分结果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其SDS评分为(40.2± 5.2)分,SAS评分为(50.1±5.5)分;对照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其SDS评分为(49.7±6.7)分,SAS评分为(57.5±5.0)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结束时其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均指出,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研究显示,以冠心病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均无法摆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处于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或愤怒、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会引起免疫功能、内分泌、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等。有报道指出,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其普遍存在较高的猝死和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多种护理模式均得以应用。同常规护理相比,系统护理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系统护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护理人员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积极热情的态度给予患者充足的安慰;②护理人员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识;③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帮助患者缓解孤独感;④加强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促使其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尽量避免周围仪器声音对患者的影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一定时期的系统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在护理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同常规护理相比,系统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生理环境和良好的心理指导,能够有效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 李曦铭,李婷婷,丛洪良,等.抑郁对冠心病行再血管化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99-103.
[2] 宋翠侠,柴树花.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62-2463.
[3] 解存,丛洪良,李曦铭,等.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5(4):412-415.
1671-8194(2016)21-0210-01
R473.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