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研究

2016-01-29 22:31:07王梦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丹参酮缬沙坦肌酐

王梦华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研究

王梦华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 对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即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周期为2周。2周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脏指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丹参酮;缬沙坦;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常见病,长期的高血压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如肾脏损害,高血压肾损害是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以及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疾病累及患者的小叶间动脉,导致其内膜增厚,和肾小球、肾小管的缺血[1],也可导致终末期肾病。据报道,1999年,我国高血压肾病占到终末期肾病的9.6%,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2]。本文试图探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纳入标准:全部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导致的肾损害,血清肌酐<350 μmol/L,均有蛋白尿,肾脏彩超示双侧肾动脉狭窄。按照完全随即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62.22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1.4年,血清肌酐135 μmol/L;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63.8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28年,血清肌酐133 μmol/L。两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实验。

1.2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60 mg,每日1次静脉点滴,治疗周期为2周。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发生后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脏功能开始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灌注增高,肾小球的滤过膜电荷选择选择屏障以及完整性受到破坏,小分子的白蛋白滤出增加,同时患者的小叶间动脉管壁硬化,继发肾实质的缺血,出现肾小管硬化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造成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加,血浆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导致血栓的形成,加重肾脏损害[3]。当前,临床上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来控制血压,减轻白蛋白,延缓病情的进展[4]。血清胱抑素C属于一种反应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同源性标志物,不受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胱抑素C可更好的反应肾脏的滤过率,研究发现,在肾脏损伤的早期胱抑素C就可升高[5]。丹参酮注射液是丹参的主要成分,可使血浆PAI-1的活性以及水平降低,升高t-PA的活性以及水平,可达到促进纤溶、抗凝,还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释放反应,增加肾脏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清除自由基,抗脂质的过氧化,减轻肾性蛋白尿,还可增强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及一氧化氮的释放,保护肾脏功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微循环、血小板聚集以及扩张血管,抗血栓的形成,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治疗。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纤溶活性有所改善是因为缬沙坦的作用,其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的心血管效应。本文研究表明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丹参酮联合缬沙坦可降低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尿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改善患者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利于患者的康复。

[1] 任文艳,孟慧,沈闻文.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及药物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7-19.

[2]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工作组.1999年度全国透析移植登记报告[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2):77-78.

[3] 哈木拉提·吾甫尔,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热娜古丽·艾则孜,等.2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4):241-243.

[4] Hou FF,Zhang X.Renoprotection of Optimal Antiproteinuric Doses(ROAD)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benazepril and losartan in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J].J Am Soc Nephrol,2007,18(6):1889-1898.

[5] 梁红峰,姚锦绣,谭国据,等.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及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2012,27(6):845-847.

[6] Lin R,Wang WR,Liu JT,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tanshinone ⅡA 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injured by hydrogen peroxide and its mechanism [J].Ethnopharmacol,2006,108(2):217 -222.

R544.1

B

1671-8194(2016)28-0202-01

猜你喜欢
丹参酮缬沙坦肌酐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Medicinal Plant(2020年2期)2020-05-14 12:11:26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45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09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判断肾功能的可靠旨标血肌酐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8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