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然 王 静 余晓燕 刘 卫 叶红芳 叶 梅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陈皮的研究进展
李欣然王 静余晓燕刘 卫叶红芳叶 梅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是一种常用中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陈皮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通过查阅近3年的相关文献,对陈皮的鉴别、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陈皮的质量检验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陈皮;鉴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橘柑皮经阴干或通风干燥,长期存放而成陈皮。中医理论认为陈皮气味清香,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从地域上来看,广东、福建、湖南、四川、浙江等多个省份均有出产,但是其成分、含量、功效有所差别。近年来,科研单位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发现陈皮的新成分、简便快捷的检验方法及优化工艺。
1.1气味:陈皮气味清香,因其富含诸多挥发性成分。陈林等[1]应用电子鼻技术、采用DFA(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发现不同样品在空间上区分为不同区域,相互区分较好。因此可以区分广陈皮和其他陈皮样品。但采用独立建模分析(SIMCA)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均不能区分广陈皮和其他陈皮药材。杨诗龙等[2]依据电子鼻技术,建立反向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可对不同品种来源和储藏年限陈皮进行快速鉴别研究。
1.2道地性:《中国药典》中,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3],其中“广陈皮”为公认的道地药材。巩珺等[4]通过对不同产地和品种的陈皮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和比较,建立广陈皮的一致性模型,可用于市场广陈皮的快速检测鉴别。DNA条形码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5]。杨桂玲等[6]通过识别tmH-psbA序列上的陈皮DNA条形码可鉴别广陈皮。
1.3指纹图谱:甄汉深等[7]认为中药是一个由多成分、多因素组成的复杂体系,其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因种源、地域、气候、采收期以及加工方法有较大的差异。 若只控制单一组分,则不能保证陈皮的功效和质量。
李嘉等[8]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0批陈皮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选取25个特征峰,发现其峰位与比例关系对陈皮的鉴别具有专属性。同时表明不同产地陈皮饮片中挥发油的成分相对稳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售陈皮饮片的质量相对稳定。封宇飞等[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3批陈皮饮片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发现陈皮的质量相差较大。高俊丽等[10]应用硅胶GF254高效预制薄层板建立广陈皮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发现不同商品来源广陈皮黄酮类成分相差较大,并认为广陈皮不可与同属药用植物归为一类。
2.1挥发性成分:萜烯类化合物是陈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高婷婷等[1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D-柠檬烯、2-崖柏烯和α-蒎烯等含量较高。以上成分均由顶空固相微萃取同时蒸馏萃取得到。周国海等[12]优化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从陈皮中提取挥发油,并经GC-MS分析发现挥发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十八碳-9-烯酸,亚麻酸和硬脂酸。欧小群等[13]将陈皮与其近缘品种的挥发油进行对比,发现在共有成分中,柠檬烯占有较大比例,但广陈皮的柠檬烯相对百分含量是所有果皮中最低的。同时发现只有广陈皮的挥发油中含有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
2.2黄酮类成分: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在陈皮中以糖苷或苷元形式存在。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有Natsudaidai、NO-biletin、3,5,6,7,8,3',4'-heptamethonyflavone[14]和5,6,7,8,3',4'-六甲氧基黄酮[15]。游元元等[16]认为川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会受其生长环境、遗传因素和种植方式的影响,所以多个指标更能有效地控制陈皮的质量。
2.3脂溶性成分:夏伦祝等[17]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10批陈皮样品的27种共有脂溶性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特征成分,并利用Excel2003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
2.4水提物化学成分:唐维等[18]首次从陈皮中分离得到6,8-Di-C-β-葡糖基芹菜苷和麦芽糖。
2.5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苏学军等[19]认为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提取陈皮中的总黄酮可降低生产成本。吴昊等[2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有机溶剂提取陈皮黄酮的工艺。刘韶等[21]认为D101型大孔树脂对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类吸附最好。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此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及亚麻酸甲酯[22]。
此外,马琳等[23]总结陈皮中不同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出32个化学成分。该法省时、高效、简便。
陈皮的“陈”是有限度的。不同储藏期的广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但在含量上大有不同[24]。徐杨帆等[25]采用加速试验原理设计,用HPLC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含量,发现陈放约3个月(相当于常温陈放约10个月)含量达到极值,效果最佳。
不同产地的陈皮中8-羟基-3,5,6,7,3',4'-六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质量分数差别较小[26],但多糖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大红柑中多糖含量最高[27]。不同“陈”度的陈皮黄酮类组分含量不同,5年、3年陈皮高于1、2年的陈皮和新鲜陈皮[28]。
禤雪梅[29]认为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超声仪器进行超声提取的橙皮苷含量较高。用70%乙醇回流可以提取陈皮中的陈皮素和橙皮苷[30]。吴霞等[31]认为乙腈-0.5%乙酸水系统可明显改善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分离效果且乙酸浓度对样品分离影响不大。陈帅等[32]认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及橘红素含量,回流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率相当,但超声法更简便省时。
叶晓岚等[33]将陈皮经50%甲醇于70 ℃回流提取,以乙腈为流动相的有机相等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广陈皮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综上所述,陈皮含有多种成分,而对陈皮的鉴别和含量测定不应仅是检测橙皮苷,可以利用指纹图谱对陈皮进行更全面的检验,这样更能保证陈皮的质量。但现在关于陈皮指纹图谱的文献较少,检验方法也不够简便和完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DNA条形码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鉴定方法,可以尝试广泛应用于鉴定和检验贵重且易混淆的中药材。
[1]陈林,胡媛,刘友平,等.电子鼻在陈皮“气味”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4,5(3):6-8.
[2]杨诗龙,王瑾,汪云伟,等.基于电子鼻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陈皮鉴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112-114.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32.
[4]巩珺,杨立伟,张军.基于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技术快速检测广陈皮道地性[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23-24.
[5]高秋,马金星.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草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前景[J].种子,2015,34(8):53-56.
[6]杨桂玲,陈晓妮.广陈皮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2):72-73.
[7]甄汉深,范秀春,丘琴,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一些问题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8):1960.
[8]李嘉,张贇贇,姜平川,等.陈皮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南药学,2015,13(3):231-233.
[9]封宇飞,张宏武,邹忠梅,等.陈皮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24):28-31.
[10]高俊丽,邵艳华.广陈皮及其近缘种药用植物的HPTLC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0):1020-1025.
[11]高婷婷,杨绍祥,刘玉平,等.陈皮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J].食品科学,2014,35(16):114-119.
[12]周国海,苗建银,刘飞,等.陈皮挥发油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及特性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2):2931-2936.
[13]欧小群,王瑾,李鹏,等.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J].中成药,2015,37(2):364-370.
[14]钱士辉,陈廉.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1998,21(6):301-302.
[15]高文艳.陈皮有效成分在呼吸系统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85-386.
[16]游元元,李晨,张丹,等.不同品种川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比较[J].食品科学,2013,34(2):212-216.
[17]夏伦祝,罗欣,韩燕全.陈皮脂溶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房,2014,25(35):3317-3320.
[18]唐维,叶勇树,王国才,等.广陈皮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4):31-33.
[19]苏学军,郑琳,钱明月.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提取陈皮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40(5):18-21.
[20]吴昊,宗志敏,张赣道.响应面法优化陈皮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5-13987.
[21]刘韶,阳秀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10):1562-1567.
[22]黄景晟,张帅,刘飞,等.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8):1961-1966.
[23]马琳,黄小方.U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陈皮化学成分[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33-36.
[24]王坚,陈鸿平,刘友平,等.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831-2834.
[25]徐杨帆,王凯,黄章倍,等.采用加速试验设计研究“六陈”中药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J].海峡药学,2014,26(1):21.
[26]杨洁,孙婷,姚华,等.RP-HPLC-DAD法测定陈皮中3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质量分数[J].吉林大学学报(理用学版),2014,52(2):348-352.
[27]韦媛媛,韦宾,周吴萍,等.不同品种陈皮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47-3048.
[28]董红梅.用HPLC检测不同成药时间陈皮中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J].西部中医药,2012,25(7):17-19.
[29]禤雪梅.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药材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J].北方药学,2015,12(2):9-10.
[30]仇雪.陈皮中陈皮素和橙皮苷含量测定[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19-20.
[31]吴霞,叶勇树,王国才,等.HPLC法测定陈皮水提物中三种活性成分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24-27.
[32]陈帅,罗森,袁崇均,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J].四川中医,2015,33(7):104-106.
[33]叶晓岚,宋粉云,范国荣,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广陈皮药材中的11种化学成分[J].色谱,2015,.33(4):423-427.
R282.710.3;R282.710.5
A
1671-8194(2016)24-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