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云
观摩了几轮赛课,感觉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不够积极,在汇报展示中亮点不多。教师也深感无奈:“学生不会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怎样让学生展示亮点,说出精彩,好多教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本人稍作梳理,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敢说
学生不敢说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说不对、说不好,主要群体是学困生。策略一:团队考核。对学习小组进行考核时,要以“量”为起点,只有小组成员每人都发了言才算合格,借团队意识、集体荣誉之力“逼”这部分学生“动口”。策略二:消除顾虑。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让学困生明白:发言了就是进步,说错了没关系。策略三:难易有别。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学习的问题时指向性要明晰,要难易适度。小组交流时,容易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还可让学困生复述小组代表发言;因为有了组内交流讨论作铺垫,甚至有讨论记录作“讲稿”,所以在小组汇报环节也不妨让学困生先说,其他组员再补充。
二、让学生乐说
有想法但没有表达欲望,“金口难开”的,主要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怎么让他们愿说、乐说呢?策略一:话题交流。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爱好、特长,在语言训练活动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交流,然后趁热打铁,要求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交流时也应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策略二:表扬激励。接受他人的赞美,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是每个人都乐意的事情。对于这些非学困生来说,参与讨论、交流、汇报,只是“动动嘴皮”的事情,花小力气就能有大收获: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的赞美、教师的表扬,何乐而不为?
三、让学生会说
敢说、乐说是基本要求,能说、会说,说得感人,说得精彩才是終极目标。策略一:仿说入手。教师可出示填空式的提示语,让学生照样子说。如“我喜欢,因为……”“我们赞同的观点,我想补充的是……”“我们小组反对,理由是……”这样,学生就有了“说”的“样板”,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强了表达的逻辑性。策略二:活动练兵。课堂之外的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自主组织语言进行有序表达的重要途径。班级故事会、辩论赛、小记者采访、课前3分钟演讲等活动都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练兵场。策略三:示范引领。要说得精彩,除言之有理、有序外,还要能打动人。这就需借助文字和肢体语言的一些技巧,如运用多种句式,正确运用语气、语调、语速和重音,借助眼神、气势、表情等。
敢说、乐说、会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达成的目标。
编辑 韩 晓